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24):86-86
本期这道题是我以冒号为题创作的题目。关于上期留下的问题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2.
《围棋天地》2010,(3):180-183
如果问,什么是我最耗尽心智之作?当属本题。创作的时间是三天,而前后检验的时间可说难以估算。我记得有两个礼拜,我的脑子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想起这道题,不由自主地计算起来。后来我拿这道题给“聂道场”教练组拆解时,他们大呼:“兴华大哥你太‘躁进’了吧!这题能让人做得‘走火入魔’!”……因为题的空间过大,当天我们讨论了很长时间也没得出个结论。  相似文献   

3.
这道题的创作很是意外。可以说是很无意中摆出来的棋形,但是这道题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从定式的基础上创作死活。虽然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对我来说它的意义是重大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也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相似文献   

4.
精武俱乐部     
《精武》2006,(9)
俱乐部活动改版了!一、活动宗旨旨在促进编辑与读者、读者与作者及读者间的交流,丰富读者知识及提高创作能力。二、活动规则活动采取互动形式,凡积极参与活动的读者,均有机会获赠《精武》。三、获赠办法1.俱乐部每期出3道题,答案可从当期杂志中找出。答案写在调查表上,以信件邮寄方式答题,连续3期的3道题全部答对  相似文献   

5.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2):82-82
本期的题目是接续上期而作成的汉字题目。一开始的时候我想设计成数字,但由于数字需要的棋子太多,勉强想出来的棋形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想到上期所出的题目还可以旋转90度来看,从而以汉字“八”为题创作了这道题目。  相似文献   

6.
我的尝试     
本题是我“很久”以前出的题,说是很久,也不过三、四年吧。写这段前文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道题黑棋的下法与下边这道题的解法相互之间有融会贯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棋书鉴赏     
《棋艺(象棋版)》2014,(10):76-77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1册)(1-800题)》作者:周晓朴刘锦棋定价:30元页码:248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 本书分为四章(共计800题):第一章100道题(第1~100题),为一步杀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101~200题),为两步杀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20l~300题),为三步杀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301~800题),为一步杀至三步杀混杀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提供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唯一答案。  相似文献   

8.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20):82-82
印象中这是我2005年还在聂道的时候出的题目。记得那时我热衷于难题,觉得这道题实在是太简单,要点就在第一感上,没什么意思。不过孟泰龄对此题的评价认为还可以,实战性很强。现在回头再看,我当时对于创作的题目在难度上面的追求超过一切的想法,对我的计算确实有很大帮助;但也留下了些许遗憾,有很多觉得简单的题目我当初就直接不管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12):85-85
这道题是我刚进大学,接受入学教育时,老师在台上讲到“灵感”这个词的时候,灵感突发创作而成。说起这事的时候忽然发现,我创作的题里,很多都是没事的时候心里随便想一个形状,然后开始心算。大部分时候都能确定下棋形和基本变化,再在棋盘上做扩展。这应该就是我自己的创作方式吧。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10,(2):83-84
死活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一种从外面压缩眼位,另一种是钻入对方的肚子直接杀,两种方法要互相揣摩,灵活掌握。这道题的创作是个偶然,是我不经意间摆的图形,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20,(10)
正由北京画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之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 2020年8月26日至9月26日于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以"入木"为题,以黄永玉亲题手记为线索展开,精选其从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版画作品近200件,力图全面、完整地勾勒出这位艺术大师的版画发展叙事与创作面貌。  相似文献   

12.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23):80-80
对于创作死活题的棋手来说,撞题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今天的这道题就是如此。本题“原创”于2005年,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孙远老师在2000年就已经出过一道一模一样的题目,此外在韩国的某本死活题书上面(应该晚于《鬼手魔手》),我也见到过手法一样的相似题目。所以说,为了题目的创作,需要尽可能地多做题,才能避免这种略显尴尬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10):85-85
在我的创作之中,从实战性和具体的手段两方面综合看来,这道题算是上乘之作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道题是打劫,结果发现下法不成立。失望之时突然灵感一现,找到了真正的正解。除了正解能够净杀白棋外,其他的下法都找不到打劫的结局。这也算得上是本题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吧。  相似文献   

14.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1):94-94
这道题是早期模仿韩国死活题的时候创作的题目,当然现在的我已经不再于一·一这种奇怪的地方放棋子了。做死活题最基本、也是多数人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说来无非是为了实战中的计算力提高和培养对棋形的感觉;而像这样的题目更多的应该说是少数人的消遣罢,实战中的借鉴价值几乎为零。仅作消遣^_^  相似文献   

15.
全国各地以《清明上河图》为题临摹创作的各种材料的、不同工艺的各类工艺品不胜枚举。巨幅铜雕《清明上河图》,长750厘米、宽26.5厘米,由靳先生历经5年艰辛,呕心沥血制作完成。最大的樟木雕刻《清明上河图》由三块樟木独板合并完成,  相似文献   

16.
我的尝试     
作为死活题的一种,我对于对杀题的创作确实并不太擅长。本题也是出自我的实战。当然,每个人在创作死活题的时候各有所长。比如就我来说,也许更擅长于封闭型的死活题。换句话来解释的话,就是先将一块棋完全(或几乎完全)围住这样一种类型的死活题。对于出题人而言,特点是相对于验算来说,以先期的计算为主。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10,(6):91-92
2009年全国个人赛之前,有一天国少女队的队员们来聂道场下对抗赛,我看到了一盘张瞍和王祥云的实战,提炼出实战图形。我当时觉得这个形状很有趣,就拉着训练室的几个人一起创作出了问题图。创作时间大约是不到30分钟,只能说人多就是力量大。要是30分钟就创作出一道死活题,我觉得每天来10道可是相当舒服的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但凡有黄宾虹巨幅山水画出现在拍场上,都会成为一时焦点。而黄宾虹所绘四条屏则在市场上极其少见,尤其是其创作于晚年风格成熟期、以南北四方景致为题、布局又如此精致满密的就更为罕有。  相似文献   

19.
深度思维②     
尹航 《围棋天地》2020,(8):84-84
本题创作于2015年5月,是以字母A的形状为参照创作的题目。在创作字母文字题的时候,其实不少棋手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道合格的死活题,应该是没有让人感到生搬硬凑的突兀之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够将棋子精简到最少,才是死活题创作者应该有的态度。如果说为了凑成某个字母或文字而增添了太多没用的棋子,总让人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10,(18):77-78
这道题的灵感来自于几年前李世石和崔哲瀚的一盘对局。本来是想精简一下,做一个类似实战棋形的形状,不过后面改得却是越来越夸张了……最终形成了一个和实战棋形基本没什么关联的死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