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1):94-94
这道题是早期模仿韩国死活题的时候创作的题目,当然现在的我已经不再于一·一这种奇怪的地方放棋子了。做死活题最基本、也是多数人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说来无非是为了实战中的计算力提高和培养对棋形的感觉;而像这样的题目更多的应该说是少数人的消遣罢,实战中的借鉴价值几乎为零。仅作消遣^_^  相似文献   

2.
我的尝试     
作为死活题的一种,我对于对杀题的创作确实并不太擅长。本题也是出自我的实战。当然,每个人在创作死活题的时候各有所长。比如就我来说,也许更擅长于封闭型的死活题。换句话来解释的话,就是先将一块棋完全(或几乎完全)围住这样一种类型的死活题。对于出题人而言,特点是相对于验算来说,以先期的计算为主。  相似文献   

3.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11):94-94
印象中这是我两年多前创作状态不佳时作为调剂而出的小作品。像这种角上硬生生加上好几个不可能正常出现的棋子的题目,我还是不喜欢的。个人认为做死活题就是为了练习实战中出现死活问题时的棋感,而像这种棋型,虽然也可以说有“棋感”存在,终究属于另类的感觉,无法从中借鉴而在实战中加以运用吧。  相似文献   

4.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23):80-80
对于创作死活题的棋手来说,撞题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今天的这道题就是如此。本题“原创”于2005年,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孙远老师在2000年就已经出过一道一模一样的题目,此外在韩国的某本死活题书上面(应该晚于《鬼手魔手》),我也见到过手法一样的相似题目。所以说,为了题目的创作,需要尽可能地多做题,才能避免这种略显尴尬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倪蕴韬 《桥牌》2015,(2):56-57
星期二晚上,当Nyt早早来到复旦桥牌社,准备参加每周一次的双人赛时,却意外地发现不知道谁把围棋社用磁性棋子做讲解的大棋盘推了过来,有一群人正围在前面研究大型死活题。  相似文献   

6.
《围棋天地》2010,(16):80-81
本题非常的经典,是我创作死活至今唯一一道在实战中自然成形的题目,连一个子都未精简,这种概率似乎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这取自两个孩子的实战,当时我看到以后先是觉得棋形非常非常有意思,然后就把棋形摆出来想精简一下,形成一道死活,最后的结果是,我发现不需要精简了……这道死活其实不应该说是我的创作,应该说是两位对局者孙权和张琪所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这道题的创作很是意外。可以说是很无意中摆出来的棋形,但是这道题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从定式的基础上创作死活。虽然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对我来说它的意义是重大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也可以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相似文献   

8.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1,(20):87-87
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角的特殊性是死活题当中永远也绕不开的常青树。由于角部易想到、不易想到的变化众多,无论是死活题创作还是在实战当中,经常会在角部有出彩的表演。用一句话概括,角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防守方容易做眼、攻击方容易弃子后成杀、气的计算上会与常识发生出入等方面吧。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10,(21):90-91
这道题对实战形的改动确实是相当大的,不过有些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当你去精简的时候,形成了一个比较像死活的形状的时候,整体的思路再想往回改就很难了,我想善于创作死活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吧!虽然说和实战形并不相似,不过从题目质量的角度来说,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围棋天地》2011,(5):78-79,110,111
游离在对方棋子周围的“点”的手筋,往往是绵里藏针的,在整形、破坏对方形状等场合屡奏奇功,在死活中的应用也是极为广泛。  相似文献   

11.
《围棋天地》2010,(6):91-92
2009年全国个人赛之前,有一天国少女队的队员们来聂道场下对抗赛,我看到了一盘张瞍和王祥云的实战,提炼出实战图形。我当时觉得这个形状很有趣,就拉着训练室的几个人一起创作出了问题图。创作时间大约是不到30分钟,只能说人多就是力量大。要是30分钟就创作出一道死活题,我觉得每天来10道可是相当舒服的事。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10,(2):83-84
死活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一种从外面压缩眼位,另一种是钻入对方的肚子直接杀,两种方法要互相揣摩,灵活掌握。这道题的创作是个偶然,是我不经意间摆的图形,  相似文献   

13.
从见到的史料中,我们知道早期的象棋是“金铜成形”的棋子,更知道宋代已是平面圆柱形文字的棋子。但是,在“金铜成形”棋子与平面园柱形文字棋子这两者转化之间,有无木质立体棋子呢?搞清这一点,对棋史的研究无疑是有益和必要的。笔者在阅读史籍中发现,试制成木质雕刻成形立体象棋的是唐  相似文献   

14.
袁斯童 《围棋天地》2011,(3):182-187
这些绝对称得上专业水平的死活题,作者却不是专业棋手,而是南京的业余高手袁斯童5段。据我们所知,业余棋界的死活题达人还有不少,其实这原本也不是职业棋手的专利,比如日本公认的诘棋大家中,就有一位业余棋手琢本惠一。当然,我们的业高们在这方面距离琢本还有相当的差距,正如我们的死活题还无法上升到诘棋文化的高度,但是正因如此,才需要更多人的更多努力,更多参与。  相似文献   

15.
我的尝试     
尹航 《围棋天地》2010,(21):89-89
在死活题的做活方法中,最常见的莫过于扩大眼位和首先占据要点。要说接近的棋形下哪种解法给人的感觉相对更难,我觉得是扩大眼位的题目,特别是先行方扩大眼位之后双方再去寻找要点的那种题目,印象中发阳论第二题就可以算作这种类型。记得小时候做的时候,感觉总应该在里面下,不容易往外面去想。当然了,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我想对多数人来说,自己的经验才是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大猪嘴     
《围棋天地》2004,(4):72-72
图一(基本图)这是大猪嘴的基本形,大猪嘴是初学者掌握死活要领的经典死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围棋天地》2004,(23):38-39
估计相当一部分棋友都看过围棋经典死活题集《围棋发阳论》,那些引人入胜的趣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毕竟它们都是人为的排局,如果能够在实战中下出那该多么令人振奋呀!  相似文献   

18.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6,(4):76-77
两道死活题 围棋天地的编辑们好!今年第3期贵刊《天才逸事》一文中有罗洗河九段小时候入门考试的两道死活题,由于刊登的是原件的照片,我看不清题目。有位朋友开玩笑说,想看看现在的他和罗洗河小时候谁更适合下围棋。呵呵,恳请在下期里弄个清楚的图,谢谢! 一位读者  相似文献   

19.
《棋艺(象棋版)》2013,(12):43-45
第三节 防御局面的策略 二、改善棋子位置 有时候,优势的一方也可以是对手有部署得不好的棋子(或几个棋子),只要改善它的地位,弱方通常就会得到均等的机会。应该争取在任何形势下都能和谐地布置人马,而不仅仅在防守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瞧,手筋     
这不是标准意义的死活题,但若要在角部建立根据地该怎么下呢?要考虑到白有什么样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