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易 《围棋天地》2014,(23):89-89
作为蜚声棋坛的中国首位“围棋博士”,写出第一篇梳理围棋文化的博士论文《弈境——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完成首个国家立项的围棋项目“中国围棋思想史研究”的何云波教授,又在一个新领域开创了先河——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围棋文化演讲录》。  相似文献   

2.
王锐  刘昊 《围棋天地》2014,(23):4-7
在各路媒体的描述中.在东方棋迷的印象中.欧洲围棋一直是以水平较低但充满热情的形象存在的。其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欧洲围棋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如今本土最高水平已大致与中国业余6段相当。随着2014年欧洲围棋启动全新的职业体系,以及两位欧洲本土职业棋手的诞生.欧洲围棋的顶尖棋手群日益受到瞩目。  相似文献   

3.
赵学民 《围棋天地》2006,(11):68-68
围棋起源于中国,已有约4000年历史,是极具东方智慧特质的瑰宝。围棋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一群众基础不仅是中国、亚洲,还应是世界性的。要想使围棋这一国粹走向世界,围棋文化的国际化普及工作十分重要。现在,围棋规则的国际化工作正在进行,但是围棋还没有国际化的名称、术语等。笔者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深感围棋普及的重要性。既然要普及围棋,不应该只是哪一国的围棋的普及,而应将围棋看成是世界的,等世界认识了围棋,也就认识了东方,认识了中国。  相似文献   

4.
谈谈围棋     
作为一种有特色的艺术,围棋 本身具有两重特性,其一是它的娱 乐性。 从娱乐角度来看,围棋起着陶冶性灵、启迪智慧、修身养性、适意延年等作用,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在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人士多半视弈棋为一种益智的消遣。 围棋的另一特性无疑是它的竞技性。随着棋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现代,国际、国内各种围棋大赛蓬勃兴起,竞技性就显得高于一切了。在我国,围棋被列为体育项目;在日本,优秀棋手被赞为“胜负师”,都说明围棋竞技的重要。 凡遇上围棋大赛,人们首先关注的总是谁胜谁负。一个国家围棋事业的兴旺与衰微,也主…  相似文献   

5.
刘本 《围棋天地》2014,(2):20-20
我们是天地的忠实读者。首先要感谢老祖宗发明了围棋,几千年来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围棋文化,更使无数爱好者受益匪浅。今日.围棋不断发扬光大,走进了学校、企业、社区,甚至也走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围棋,在南北朝时开始传入日本。晚唐时,日本的围棋水平已接近于中国,并开始同中国围棋手进行比赛。本世纪初日本建立了棋院,为围棋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本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当代中日围棋的交流。中日邦交的完全正常化,为中日围棋的大规模交流,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胡煜清 《围棋天地》2010,(8):111-123
近年来,在中国职业围棋竞技水平迅速提升,国际比赛不断有所斩获的同时,中国业余围棋界也在悄然经历着一场蜕变,而这变化最为直观的体现便是在各业余赛事当中。业余赛事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增长,单单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非常值得关注,但更为重要的是,业余围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职业围棋发展的根基和前途所系。作为这一重要变革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之一,业余天王胡煜清7段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8.
围棋的起源     
刘知青 《围棋天地》2010,(15):104-105
围棋起源于中国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围棋起源的时间一定早于文字,否则就应有相应的文字来记录围棋的起源了。现在我们只有关于围棋起源的传说可以参考了。传说中,围棋是中国古代圣王尧舜(约公元前二十三世纪至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所创造的。西晋张华在《博物志》记载道:“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如果围棋的确是尧舜所创造的,那么现在只留有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那时并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文字,也就不可能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9.
王雷 《围棋天地》2020,(9):90-90
上一篇说到欧洲围棋联盟主席马丁提出把拍照数子引入欧洲的比赛,他说欧洲普遍使用的是日本规则,但职业比赛用中国规则。从2013年起,北京宗弈远承文化传播公司与欧洲围棋联盟签订了支持欧洲围棋发展的十年计划,并建立了欧洲职业围棋体系,职业比赛当然也就使用中国规则。  相似文献   

10.
魏其 《围棋天地》2011,(16):8-11
应中国围棋协会、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的邀请,7月22日开始,美国名校大学生围棋代表团开始了为期九天的中国之旅。这一举措是中国海外围棋普及工作的一大进展,也开创了中美围棋交流史上的先例。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卫斯理女子学院等院校的十一位大学生访问了上海、杭州、北京三地,饱览了优美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也与中国各地的大学生棋手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和比赛。这次围棋发源地、围棋大国之旅成为了他们围棋生涯中难得的体验,里程碑一般的时刻,当他们带着太平洋彼岸的火种回到故乡,必将为美国的围棋事业创造更多的支点。  相似文献   

11.
第9届中信置业杯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于2021年12月28日在广东韶关落下帷幕,江苏致远队第八次荣膺冠军,上海中环集团队、杭州云林决破队分获亚军和季军。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至今已经走过第九个年头,我也从第1届年龄最小的棋手慢慢成长为赛场.上的“老将”。翻阅2021年女子围甲阵容,有一大半女棋手都比自己年轻了,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从初出茅庐,到崭露头角,再至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女子围甲伴随了我每一年的成长。希望女子围甲今后越办越好,在中国女子围棋的百花园里绚丽地绽放。  相似文献   

12.
杨爽 《围棋天地》2020,(6):100-103
2019年10月4日至6日正值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假期。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芬的欧洲围棋文化中心(EGCC).召开了由国际围棋联盟(IGF)和欧洲围棋联盟(EGF)共同组织的欧洲围棋教师培训研讨会。为了推动围棋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为在欧洲推广围棋活动培训相关人才,在于2019年6月于日本岛根召开的国际围棋联盟理事会和全体大会上,确定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以研究中国文化传承发展为目的,以中日围棋文化为载体,从围棋文化的起源和近现代围棋的发展入手,研究中日围棋文化的发展以及中日围棋文化蕴涵的思想和体制,探索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脉络,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完善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传播并展现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7):97-102
中国古人言说围棋的方式,不光通过言语与文字,也借助于图像。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少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对这些绘画,美术界与围棋界都缺乏专门的学术研究。围棋史与围棋文化学者,在其著作里,尽管也会配以各种围棋“图画”,成为所谓插图本图书,但这些图往往是文字的附庸、文献的辅助说明材料,而不能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刘良政 《围棋天地》2014,(22):88-89
《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在论述明代围棋发展时说:“以地区为标志的围棋流派的出现,预示着围棋开始摆脱皇家体制,获得独立发展,围棋步入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明代中期徽州地区不仅出现了围棋新安派(又称徽派),而且围棋氛围浓厚,文人、官宦、商人乃至普通百姓习弈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业余围棋与专业围棋水平相比,究竟相差多大?这是个诱人且难解的“黑白猜想”。1988年起至今,业余与专业棋手大打嘴仗不断,专业说能让业余2子,业余称只能让先倒贴5目。双方各不相让,干脆兵戎相见,挥戈厮杀11回合,结果各3胜5平3负不分高下。争论仍在继续,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打不服谁。 给出难题 1988年以前,人们注意力都集中在专业围棋,业余围棋连陪衬都够不上,比比让2子谁更强无从谈起。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方3连胜推动下,举国掀起围棋热,围棋人口剧增,据估算达1000万以上。第6届全运会期间举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公认中国是围棋的故乡,但是关于围棋起源的时间、地点、发明者、发明原理诸多问题,古今中外,聚讼纷纭。目前兴起的关于围棋发源地的考古研究,诚如陈祖德先生所指出的,并未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通过对先秦围棋文献的综合考察,指出了先秦围棋独盛于北方这一历史现象,进而对围棋起源的地域作出大致的界定,提出了围棋艺术源于黄河文明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分析围棋起源、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围棋起源于大禹治水时期,是以水土为万物之根源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基础的,后演变为阴阳五行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围棋形制,再发展以“太极八卦”为基础的围棋形制。本文旨在为全面把握围棋文化内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围棋在古代朝鲜非常流行,据传说还差点改变朝鲜半岛三国争雄的历史。当然,古代中国和日本人对围棋就更加痴迷。在中国唐朝的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这一次,日本遣唐使团中特意来了一位围棋高手……  相似文献   

20.
颠覆与回归     
张江 《围棋天地》2006,(24):41-42
伴随围棋的不断发展,古老的段位制度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已经成了各国围棋人亟待解答的问题。中国和韩国推行了等级分制度作为补充,而韩国和日本则彻底废止了一度是升段惟一基础和标准的段位赛,但是这些做法就真的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吗?面对新与旧的冲突,泥古不化固然决不可取,数典忘祖恐怕也会使得围棋丧失了它的本源。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走钢丝的确是步履维艰。但是棋界已经别无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