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教育的观点看,特殊儿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学习需要的特殊性”而言的。所以,特殊儿童又可称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习者”,而在学习中的特殊需要则是因其自身存在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殊儿童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单方面的教育训练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亟需特殊教育与各相关专业资源的整合,建立特殊教育专业团队为特殊儿童提供统整的服务。根据特殊儿童学习、生活、就业等需要,提供服务的专业团队成员有医生、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护理师、特殊教育人员、营养师、行政人员等。团队成员应有其自身的职责,相互配合、协调,共同解决专业团队运作的问题,使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发挥其应有的能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最佳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职前特教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指导下,以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热忱、自主学习能力、特殊教育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以服务学习教育模式为导向,通过整体规划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开发服务学习课程、优化实践教学队伍组织机制构建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行业保护了那些特殊儿童的学习权利,特殊教育行业教师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学习成果,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花朵,因此教育的支出不仅要涉及正常儿童的教育,还要涵盖特殊儿童的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行业教师的水平,让他们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这些特殊儿童,让特殊儿童在心灵健康的情况下成长。  相似文献   

5.
特殊学校是为同一残疾类型的特殊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它是特殊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这机构中不仅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殊教育师资及其有关专业人员,同时还有异于一般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设施,以适应其教育对象的特殊需要。特殊学校可按其是否为学生提供食宿设施而分为寄宿制特殊学校和非寄宿制特殊学校。一般说来,特殊学校,在特殊教育的各种形式巾出现最早,较常见的有为盲童设置的盲校,有为聋童设置的聋校和为肢残儿童设立的肢残学校及为弱智儿童设置的弱智学校等。随班就读是我国对残疾儿童实行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里对残疾儿童实施特殊教育的形式。它和“一体化教育”不完全相同。“一体化教育”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名称,指的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以便为特殊儿童提供最好的教育。同时它还指一切儿童不论何时何地,有了任何学习困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的起点,对特殊儿童学习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以黑龙江省绥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和聋儿康复中心为实践载体,选取60名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17人,听力障碍20人,智力障碍23人)为研究对象,从特殊儿童家长的学历层次、家庭教育重视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三个维度对特殊儿童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特殊教育"许多人感到陌生、茫然,但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没有特殊教育,也就无所谓普通教育了。在科学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了解特殊教育,可以使人更深刻地懂得教育。那么,什么是特殊教育呢?我们又将怎么来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理,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去呢?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儿童。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学前特殊教育是对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期阶段的教育。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学前特殊教育,对近年来关于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师资建设、家园和社会的融合教育等进行分析,提出:在政策法规上,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学前特殊教育专项独立法律法规;在经费投入上,设立学前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扩大来源渠道;在师资建设上,加强高校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专业支持,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提供学习、工作和生活保障;在融合教育上,家庭、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力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9.
将辅助技术引入特殊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注重为儿童提供实用有效的学习内容,培养儿童独立生活、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是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的种种缺陷,在进行适应性功能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许许多多的困难,而辅助技术的引入,可帮助特殊儿童超越自身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最早在特殊教育领域提出来,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概念,并已发展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全纳教育关注的是中小学阶段,学前全纳教育亟待研究。关注学前阶段的"特殊儿童"的需求,对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其中,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又是"特殊儿童"中的典型。通过梳理全纳教育和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脉络,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融合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如今很多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都已经意识到能否建立和保持与家庭整体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社会适应能力、获得学业成功以及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关键。本文对家庭与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合作做了历史回顾,阐述了在合作模式下家庭各成员和特殊教育专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为我国特殊教育者与家庭建立积极、平等的合作关系提出了三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办刊宗旨引领中国特教科研方向反映国际前沿学术动态研究特殊需要儿童问题搭建学术科研交流平台栏目介绍全纳教育、听力障碍研究、视力障碍研究、智力障碍研究、学习障碍研究、自闭症研究、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超常儿童研究、流动与留守儿童研究、问题儿童研究、心理与脑科学研究读者对象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师特殊儿童服务机构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特殊教育》2020,(2):F0002-F000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创办于2013年,现有专任教师9人, 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生6人。现有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151人,已毕业学生121人特殊教育专业现有虚拟互动技术实验室、特殊儿童行为观察室、信息资源教室、运动康复室以及自闭症介入辅导研究中心为满足广东省对特殊教育师资的迫切需要,本专业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将融合教育、自闭症的教育干预和特殊儿童的教育评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培养特殊教育应用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4.
徐波 《文教资料》2014,(21):151-152
将伦理教育融入高等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把社会服务和特教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康复训练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家庭"四位一体、统一协调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极大地提高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吴蓓蒨 《考试周刊》2010,(13):222-223
一、什么是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需要特殊教育。而什么是特殊教育呢?特殊教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特殊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对特殊儿童(青、少年)所进行的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培养目标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在突破局限、使特殊儿童“障而无碍”地学习和参与社会、实现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新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合理而广泛的运用,实现对特殊儿童学习的个性化支持,从而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对每一位特教人来说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在特殊教育领域,以往研究得比较多的可能还是聋哑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学习困难学生,则是另外一种特殊群体,需要我们从特殊的视角、用特殊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对促进他们的正常乃至超常地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RTI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纳教育的发展凸显了各国在响应所有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上存在的问题。美国采用RTI模式为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RTI模式的提出基于美国国内教育的现状和理论、实践上的研究成果,其三级干预模式能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RTI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因其自身特点而比以往模式更具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普及教育是否充分,社会是否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二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殊教育有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个趋向: 一、特殊教育对象范围逐渐扩大 特殊教育是指为特殊儿童、少年学习创设特殊条件和设备,利用特殊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的教育。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特殊教育的对象有扩大的趋势。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对象主要包括那些由于较严重残障状态而被剥夺就学机会的盲童、聋童、肢体伤残儿童,特殊教育设施的存在是为了保障这些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无论是西欧国家、美国、日本或我国,皆无例外,都是从盲聋教育开始发展的。第二阶段则逐渐将对象扩大到已有机会入学但是需要教育上特别扶助的轻度障碍儿童,包括弱智儿童、行为不良儿童、  相似文献   

20.
融合教育是实施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萌芽于北欧特殊教育界提出的“正常化运动”。其核心内容是: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依据残疾程度的不同,设置各种类型的特殊教育形式,主张使大多数特殊儿童尽可能在普通班中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改变以往主要将特殊儿童集中到特教学校,将他们与普通儿童隔离开的传统教育方式,达到让特殊教育的“支流”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为一体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