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2.
郑维丽 《视听界》2006,(4):93-93
纵观全国各地对农广播节目,宣传效果最好、最受农民欢迎的节目,莫过于由农民、农业专家、致富能手等参与的热线直播互动节目了。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金色田园》中的一个每天25分钟的互动子栏目“助农热线”,在广州赛立信权威传媒调查公司进行的2005年听众调查中,位居该省广播同时段收听率第一位。笔者认为,办好这类互动节目,并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农村节目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一、充分发挥广播互动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直接参与节目。传统的广播宣传方式以“我播你听”为主,听众很少直接参与,特别是农村,…  相似文献   

3.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4.
纵观全国各地对农广播节目,宣传效果最好、最受农民欢迎的节目,莫过于由农民、农业专家、致富能手等参与的热线直播互动节目了。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农村节目《金色田园》中的一个每天25分钟的互动子栏目“助农热线”,在2005年听众调查中位居全省广播同时段收听率第一位。办好这类互动节目,并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是农村节目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充分发挥广播互动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直接参与节目。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中的固定电话逐渐普及,移动电话也越来越多,这就为农民通过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直接参…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听众,主要分布在农村.无论从拓展广播市场考虑,还是从服务好听众考虑,我们都应办好对农广播节目.如今,在国家对"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工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专业的对农广播频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节目内容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7.
张晓媛 《新闻窗》2006,(2):60-61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各级新闻媒体也加大了对农节目的宣传力度。应运而生的一批对农节目主持人活跃在黄金收视时间里。同其他类型的主持人一样,对农节目主持人也需要以亲和力来吸引、感染观众。我们通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专题《今日农村》开办已有10多年了,电视专题节目也开办6年了。作为《三农在线》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对农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对节目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所谓“立地”,就是好的对农节目一定要脚踏“三农”之“实地”.能够关注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即具有实用性、服务性。所谓“顶天”,就是对农节目不能光盯住农民脚下、眼下的一些具体、微观问题,还要给农民一个天。这个“天”即包括全省、全国及至全世界的大局、大势,特别是有关“三农”的大政方针,还包括作为一个现代农民必须具备的各种现代意识与观念。  相似文献   

9.
首先谈谈对河北电台农村广播的印象。通过收听近两年来的节目,觉得农村广播所办节目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时效性、服务性、贴近性,充分地满足了听众的多种需求。节目定位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比如,《直播“三农”》、《“三农”今日谈》栏目,每当中央和省里出台重大涉农政策时,栏目总是以第一时间向农民送上最权威的信息,并连线权威专家为农民朋友进行准确的政策解读,很好地体现了节目的新闻性和服务性。《供求双通道》、  相似文献   

10.
对农节目、对农频道如何在吸引农民、振兴农业、服务农村上下功夫,是新时期广播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让对农广播节目更具吸引力,也成为市级电台对农广播节目生存的根本。笔者认为,提高对农广播水平必须使节目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这就需要对农广播无论是在节目设置和节目内容上,还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上都应该力争口语化、通俗化、本地化,同时,还要以平民的视角与农民进行深入的交流,赋予普通农民话语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只有这样,对农广播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心声,使对农广播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  相似文献   

12.
《乡村节节高》和《小彤走乡村》是长兴广播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两档广播和电视对农栏目,节目改版以来始终秉承"关注三农,由心开始"的宗旨,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关注有关“三农”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最新资讯、政策解读、重大新闻事件分析、农民的生产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3.
魏波 《新闻前哨》2020,(2):61-62
"接地气",是时下新闻界比较流行的词语之一。对农节目不同于其他领域新闻产品,它的受众以农民为主,"接地气"显得更为重要,本质上就是节目要符合本地三农实际,贴近农民真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对农节目主持人要"接地气",就是主持人要自然、真实,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平民化的角度,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成为农民的朋友,而不是事事浮于表面,让自己高高在上,和受众群格格不入。对农节目就像一座架在农民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对农节目主持人就是农民的代言人,在政府和农民之间起到沟通和连接的作用,因此对农节目主持人能否"接地气"是做好农业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今夜心语》节目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开办的全国第一家服务“三农”的夜话直播节目。节目开播8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化解农村世俗矛盾,引导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此外,节目还承担了诸多社会功能,为“三农”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和风格,收听率连续多年名列陕西电台前茅。  相似文献   

15.
关注“三农”,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在农村最前沿的县级电视台,更要把镜头对准“三农”,办好对农节目,这也是我们服务“三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群体。关注“三农”,既是电视人实践“三个代表”,改造社会责任之所在,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一直来,诸暨广播电台《对农广播600秒》秉承"一切为了三农"的优良传统,立足"三农",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做优节目、做精节目、做强节目,使节目成为一档集新闻性、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深受农民朋友喜爱的节目。  相似文献   

18.
林椰 《视听纵横》2010,(3):116-117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的,听众是通过耳朵来获取信息的。正因如此,"可听性"成为衡量一档广播节目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广播对农节目和其他类型的广播节目相比,它的"可听性"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既包括节目形式活泼多样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在浙江省的率先实行,浙江的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正处于体制转轨、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主要受众是广大农民的县级台如何明确并忠于自身定位,全面、正确地认识办好电视对农节目的重要性,以当前“三农”形势新变化为契机,拓宽思路,加强和改进对农宣传,实现电视对农节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和现代农民的新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关心“三农”、关注“三农”更是责无旁贷,这当中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实际效果以及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喉舌作用的体现程度。笔者认为要力好对农节目,注意适口性和注重情感性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