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保裔在《宋史》中列于《忠义传》之首。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下,与宋军战于河间。康保裔时为高阳关都部署,率军住援,为辽军包围,“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宋史》卷446《康保裔传》)在《宋史》成书之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王称的《东都事略》、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书,都说康保裔阵亡。  相似文献   

2.
忠义类传是正史的组成部分之一,《宋史·忠义传》凡10卷入传280人,在正史忠义类传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史·忠义传》贯彻秉笔直书与适当隐讳的纂修体例;开创性地以"不事二君"作为入传标准,使得忠义类传具有不拘身份地位、面向全体民众的开放性特点;同时根据忠义事迹"以类附从,定为等差",明确把忠义行为划分等级,彰显出国家的价值导向;而其忠义叙事浓厚的文学色彩,则使得忠臣烈士的忠义行为极具感染力,有助于忠义类传功能的实现。《宋史·忠义传》诸多新变化,既是宋元时期忠义观念的投射,也对后世正史忠义类传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史》卷四四六《忠义一·孙益传》的"孙益"与卷四四七《忠义二·徐徽言传附孙昂》中所提及的"孙翊"实为一人。揆诸史料,凡以朱弁所作《奏状》或《忠义录》为史源的史料皆作"孙益"。而以《封氏纪年》、《金虏节要》等史料为史源者皆作"孙翊",且以杨存中《奏状》为史源的史料亦作"孙翊"。本文综合原始史料和逻辑关系,从史源的角度,厘清讹误,认为当以作"孙翊"者为正。  相似文献   

4.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5.
李莹 《文学教育(上)》2009,(22):139-141
一.华岳的生平及作品 华岳(?-1221),字子西,贵池人(今安徽省贵池县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志士,人《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  相似文献   

6.
小资料     
小资料199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1-10题[双调〕蟾宫曲,作者阿鲁威,号东泉,蒙古族人。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元曲鉴赏辞典》收有该作品(P756)。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宋史·忠义二·郭永传》。现代文阅读材料《贝多芬之谜》摘自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一文。...  相似文献   

7.
《宋史·杨业传》详细记载了杨业战死前一次绝密军事会议辩论的细节,这是二十四史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宋史》为什么要将这一秘密曝光于世?它是根据谁提供的材料写的?新发现的《李若拙墓志铭》为解开这一秘密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通过分析《李若拙墓志铭》可以发现,李若拙不仅参加了那次绝密军事会议,而且很可能参与了事后的调查工作。李若拙为了伸张正义,让世人了解真相,让史官据实书写,于雍熙三年特意写了一本《杨继业传》,宋元史家编撰宋代文献时对其多有采用,这也是《宋史·杨业传》编写的主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小说作者就是沿着这一思维格局,把《水浒传》写成了一部忠义传。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就《水浒传》的“忠义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史》在官修的正史中是一部芜杂疏漏,史实颇多谬误的史书,《宋史》中的《文天祥传》也不例外。明吉水胡广说:“《宋史·文天祥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臣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抵牾。”胡广因此根据《宋史·文天祥传》和元刘岳申《文天祥传》,参考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等著作,重写了一篇《文丞相传》,订正《宋史·文天祥传》的一些错误。如《宋史》误王积翁为王绩翁,又如《宋史》称文天祥是吉州吉水人,胡  相似文献   

10.
《新唐书·日本传》中的天皇谱系并非来源于《日本书纪》,而是由日僧俞然献于宋太宗的《王年代纪》剪裁、加工而来。《新唐书》和《宋史》在转录《王年代纪》时或多或少都出现了讹误,但恰恰是这些讹误之处为明确三者间的继承关系提供了证据。学者们往往试图从比《新唐书》更早的史料中去寻找天皇谱系的史源,却忽略了这一史源在后代所撰的《宋史》中保存得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1.
围绕法式善《陶庐杂录》所载林震《林状元集》深入考察,发现《林状元集》在嘉庆十一年后出现,节选自民间族谱《状元公诗稿》。《状元公诗稿》最迟在乾隆二十年出现,为《大明忠义传》引用、2005年《长泰县志》采信。林震诗文仅一诗一文见载于旧志,《状元公诗稿》所收林震诗三十首、《林状元集》所收林震诗文十六首,多非林震所作,未著录旧志。《状元公诗稿》剽窃明人张弼诗十七首,促使《林状元集》据此删减厘定而成。  相似文献   

12.
高琼是北宋太宗、真宗年间重要的武将。今人了解他的主要史料为《宋史》中的《高琼传》。但《宋史》由元朝脱脱负责编纂,其中错漏之处较多。高琼的墓碑《高武烈王琼神道碑》以及宋朝的一些其他资料中对他的生平有所补充,并有些地方与宋史有偏差。笔者通过对读有关高琼的几种史料记载,对其生平事迹作了一番考证,试图修补《宋史》中的某些错漏之处。  相似文献   

13.
冯梦得,宋末文人,《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在《宋史翼》中亦未作补充。因《全宋文》冯梦得小传有疏失讹误之处,所以根据《隐居通议》以及《宋季三朝政要》等文献,对其生平事迹作了一些订补,并从《隐居通议》中抄录其二十四篇文章,以补《全宋文》之遗漏。  相似文献   

14.
一、对教学材料及教学对象的理解1、通过《迢》诗感受汉五言诗的节奏,感觉《古诗十九首》“一诗止于一时一事”(王夫之《姜斋诗话》),“深衷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镜》)的风格。2.通过《鹊》词感受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宋史·秦观传》)的词风,以及词格平仄的诵读要领。  相似文献   

15.
《梁书·沈约传》和《南史·沈约传》对范云于天监二年所任官职叙述相异,一言任右仆射,一言任吏部尚书。将史料对比可知《梁书·沈约传》所记有误,《南史·沈约传》所记正确,今特检出,以有助于《梁书》的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宋史·吴玠传》中吴玠“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的记载,旁征博引,列出多条理由,证明吴玠死于嗜欲好色,《宋史》记述不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就《宋史·吴传》中吴“晚节颇多嗜欲 ,使人渔色于成都 ,喜饵丹石 ,故得咯血疾以死”的记载 ,旁征博引 ,列出多条理由 ,证明吴死于嗜欲好色 ,《宋史》记述不误。  相似文献   

18.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9.
《汉志》所载《高祖传》十三篇亡,但其轶文多存在类书、汉代文集及史书中,本文着重从这些类书和文集中勾辑出《高祖传》之轶文;其次,探讨传、纪、起居注、着纪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高祖传》以及与其并列出现在《汉志·儒家类》的《孝文传》同《穆天子传》一样皆是起居注类。最后,探求《高祖传》的目录编次问题,对于这个前人多有争议的问题,根据对辑出的轶文进行分析,认为《高祖传》以及《孝文传》乃是从《汉志·春秋类》中《汉着记》裁篇别出的,是一种别裁之法,而非班固的讹误。  相似文献   

20.
《滨州学院学报》2020,(1):21-26
《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宋史·艺文志》中的子部兵书,作者都以官宦阶层为主,但宋朝兵书的数量、种类较唐朝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唐宋两朝兵书文献作者的共同性,是两朝文化教育并未普及的结果,兵书的差异性则受到地域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及两朝与周边政权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