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一、案例描述班上一位叫小丹的文静女孩,她做事认真负责,听讲也不错,但在数学方面领悟得比较慢,每次的课上练习都做不完,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速度,久而久之就不再愿意做题,对学好数学丧失信心。各任课教师和小丹的家长常常在一起讨论对策,给小丹开"小灶",但情况还是不断"恶化",初一期末考试时,她  相似文献   

2.
一、近视儿童近视多半是"假性近视",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视力仍在发育,眼睛睫状肌的调节能力较强,过度近距离用眼,使睫状肌痉挛,便产生近视症状;当睫状肌放松时,又恢复到原本视力。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时,应先至"眼科"检查,确定是否患近视,再进行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之高已是尽人皆知。视力不良率的频频上涨,不但反映出孩子体质健康下降,而且事关整个民族的体质乃至一个国家的国力。青少年的近视防治工作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同时,近视的防治需要有医学技术和科学的方法作指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为此,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启明视力再教育工程"负责人--近视防治的医学专家任岩东教授,他谈了我国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治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静、小莉和小丹三个人是好姐妹,在同一所大学的英语系毕业班就读.找工作之前,她们就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去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公司,甚至应聘相似的职位.  相似文献   

5.
现在许多老师动不动就随便"传唤"家长到学校,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动不动就叫家长.诚然,在某种情况下教师确有请家长的必要,家长也应该配合老师的教育.但是,请家长到学校何必一定要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呢?我认为,教师随便"传唤"家长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
徐碧芸  钱璐璐 《动漫界》2022,(20):32-33
教育是一件友好的事情,可以治愈心灵,给予别人帮助,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在"入村指导"早教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进幼儿家庭,友好地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和孩子排忧解难,看到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和蜕变.  相似文献   

7.
"差生"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家长处于烦恼之中.所以,如何转化"差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了解"差生"的心理,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运用"皮克马利翁效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其特点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近视度数越来越深。孩子近视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矫正,会错过治疗时机、加深近视度数,还可能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一定的损害。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我们请眼科专家帮家长们详细解答一些孩子近视眼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能让家长对孩子的近视眼问题有个正确、科学的了解。孩子是假性近视吗?当发现孩子视力不好时,一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还小,不太可能会近视的;有的家长认为也可能是假性近视,然后随便去药店买瓶眼药水,希望通过滴眼药水“治好”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暑假里,我和小伙伴们决定"下海"捞一把--合伙卖冷饮. 想不到"提案"竟被所有合伙者的家长一致通过了.可在资金问题上,所有家长实行统一战线:只借不给.我们只得宣布无条件接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幼儿园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家长临时担任教师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即"家长客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实施策略."家长客串"活动为幼儿带来了阳刚之气,弥补了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开展客串宣传、激发家长积极的参与.指导客串家长合理选择客串内容,科学组织、有效地开展家长客串活动,以丰富家园共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对乌鲁木齐市4-9年级民汉不同语系学生近视率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产生近视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策略,以期为中小学及家长预防学生近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特需服务是我园围绕"优质教育每一天,优质服务每一刻"的承诺,从关注幼儿的需求出发,推出的为家长排忧解难的新举措.通过设立"特需服务卡",并在园内各部门畅通流转,使家长的实事需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体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众办"的服务宗旨,成为为幼儿、家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
常常听到教师反映,每周凝聚着教师辛勤劳动的"家长园地"并没有换来家长的驻足观看,说明"家长园地"的吸引力不大.那么如何让"家长园地"留住家长的脚步,让"家长园地"生动活泼起来呢?我尝试着从"三性"入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种想法,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将家长们"拧"在一起?我努力通过沟通和交流影响家长,使家校认识统一.……  相似文献   

15.
"家长园地"是家园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了使孩子们能在和谐一致的家园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坚持出好每一期"家长园地",让它真正发挥作用.我班"家长园地"的主要内容除了向家长介绍教育教学内容及要求家长配合的事项之外,还有:  相似文献   

16.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你近视啦!"坐在饭桌前的家人个个瞪着老大的眼睛,张着装满米饭的嘴巴异口同声地说.我顿时诧异了,问:"怎么啦?""还怎么啦,平时要你少看电视,写作文时姿势要端正,可你就不听,现在好了,近视了."妈妈连忙咽下嘴里的饭用异样的语调说.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青年报》2021年7月21日02版报道: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在大众的固有认知中,近视现象多发生于中学阶段,毕竟学业负担较重,数据也确实佐证了这点,中学生的近视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沉默是金"     
马晓明是我们班经常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心的那一类同学.他最大的优点是老师或家长一点即悟,对自己的不足或错误悔恨交加;最大的缺点是5分钟热度,字典对他来说,没有"持之以恒"这个成语.因此,师长的关心往往在他的耳边会变成烦心的"唠叨",令师长们深感"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小学生体检中,一名学生被查出患有近视.于是他的父母重点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绝对禁止看电视,看书、作业等都陪读.孩子也认识到近视的危害,尽可能按要求去做,但其视力不但没有恢复,反而急剧下降.其实该生患的不是所谓的假性近视,而是真正的病理性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