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译史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语境来进行,因此从社会翻译学的角度来研究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翻译走向是非常合理的。沿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这一线索来看这一时期的翻译走向,从而可以探讨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作为社会的某个方面对翻译走向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翻译走向对作为社会的某个方面的民族文学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可以看出翻译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尤其是五四期间,我国译诗之风盛行且影响深远。针对目前国内对这一时期诗歌翻译缺乏系统探讨的现状。本文从译史、翻译实战、译论以及我国新诗运动影响等层面,就这一时期诗歌翻译研究的视城、基本架构问题进行了概速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蒙古史研究的状况及发展问题,仅就近年而言,已有若干文章或会议涉及。例如罗贤佑先生《20世纪中国蒙古史研究述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从汉文史料利用、域外史料翻译、民族史料挖掘整理、蒙古史研究论著、研究方法等方面,详细评介了上一个世纪的研究情况,所论皆中肯綮,堪称百年总结之佳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欧洲大学史研究相关成果的梳理,本文把欧洲大学史的研究史划分为萌芽和起步、初步发展和专门的学科领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特征分别为:描述记录式研究、理性批判式研究和多维阐释性研究。我们应该借鉴欧洲大学史的研究,加强我国大学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相关史料建设,广泛吸取各学科史、专门史的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大学史和高等教育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数字史学逐渐成为国际史学界的一股新潮流,而非洲史同样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自身的数字转向。非洲史的数字化既实现了部分宝贵史料的数字化保存,也在非洲史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数字化探索,还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开放。作为非洲史数字化的典范,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研究的数字化进程不仅体现了史料内容的日益丰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放程度的空前扩大,还通过数据库大联通、跨库搜索和数字同行评审体系的建立等一系列颇具开创性的成果,为整个数字史学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同时,非洲史的数字化还有着与欧美发达地区数字化截然不同的特征,那就是由于殖民历史包袱和南北现实差距而带来的数字"帝国主义"威胁以及这其中敏感的道德议题。  相似文献   

6.
江南田庄和田庄经济问题,始终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时期的各类史料可以证实田庄经济在江西的存在与发展,其特征与其他地区田庄经济自给自足、封闭性的共性外,还有强烈军事性与宗族性相结合,发展极不平衡,受到周边地区辐射影响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邵洵美研究的升温,他在文学创作史和出版史上的价值逐渐被人发掘出来.然而,他翻译家的身份却不为人们所重视,他的翻译实践、翻译出版、尤其是翻译思想仍少为人知.本文中,我们在整理、罗列他这三方面相关史料的同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析,以期人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邵洵美在翻译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为该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10):21-27
李思纯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早年曾留学法、德,学贯中西。李思纯治史主要受西方实证史学和中国传统考据学的影响。李思纯翻译《史学原论》,进行中西史学比较,这是他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史料观方面,李思纯强调"穷尽一切史料",重视对史料的考证和第一手史料的价值。研究方法论方面,李思纯以"理想推度"之法试图弥补史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国学翻译成为应对强势文化、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实现真正平等的文化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史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目前对国学翻译史研究太少,相关研究中特别缺乏国学哲学价值观对世界文化、思想和文学领域内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研究过程中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研究方法单一和史料收集不够精确等方面的问题.今后国学翻译史研究应以文化传播和推介为己任,从译者研究、译本研究和译介接受与影响研究三个方面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学翻译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受历史主义科学哲学的启发,本文从译史研究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出发,将译史研究分为内部历史研究和外部历史研究.前者以理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理论的变化和发展,理清译论发展的脉络;后者以实践为指向,整理史料,记裁史实,并探讨翻译及相关活动的社会、文化成因;内外历史研究共同构成译史研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翻译趋向的研究往往是沿着中国近代翻译的大致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对史料描述多而分析少,而其阶段的划分也是很难明确进行,毕竟翻译活动的展开一直是在缓缓进行中的。沿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这一线索,将这一时期的翻译趋向缓缓铺展开来,继而结合赞助人理论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对翻译趋向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可以看出翻译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在推动,它也不断受到文学系统外部因素,即赞助人的操控。  相似文献   

12.
髓着我国藏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深入,藏译汉的史籍,史料以及其他著作与日俱增,宛若雨后春笋;翻译技巧和方法也各有所长、不拘一格。这对繁荣我国藏族史、边疆史、藏汉民族团结史的研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无疑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藏汉翻译工作,也和其他任何两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一样,不论译文的准确性、翻译技巧、翻译方法,也会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这对反映藏族文化原貌,反映历史事实真相,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学习他人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藏翻译质量和历史研究质量,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学习能进一步对现巳行世某些藏译汉译文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加深认识,吸取其成功经验,并对某些不足方面也能予以澄清,不能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尤其对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更应是如此。笔者不敏,在此仅将对照学习翻译《萨班致蕃人书》时,一些浮浅翻译体会提出点滴拙见,以就教于前辈和专家。  相似文献   

13.
史料是环境史研究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其分成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从总体上论述了环境史史料的分布、特点、种类、研究方法等;二是对环境史史料的案例分析,即以某种、某类史料为主,对其中蕴含的环境史史料掘取和研究;三是环境史史料的断代分析,即以时间段为视角,分析、研究时间段内的环境史史料;四是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环境史史料;五是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信息化研究。并分析其成就、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史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相关论文和著作被发表或出版。我国成人教育史的研究范畴涵盖了成人教育的起源、成人教育思想史、成人教育实践史、比较成人教育史等方面。但研究还存在着史料发掘尚显不足、研究共同体尚待形成、专题研究仍未深入等问题。因此,要从增强学科意识、细化专题研究、采用适合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史研究,从而不断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岑仲勉是我国著名的隋唐史专家,同时也是研究突厥史的大家,《突厥集史》、《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是他研究突厥史的两部代表性著作。本文主要从岑仲勉对突厥起源的研究、突厥史事的考订和对沙畹《西突厥史料》补正等方面对其突厥史研究的成就和贡献做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岑仲勉是我国著名的隋唐史专家,同时也是研究突厥史的大家,《突厥集史》、《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是他研究突厥史的两部代表性著作。本文主要从岑仲勉对突厥起源的研究、突厥史事的考订和对沙畹《西突厥史料》补正等方面对其突厥史研究的成就和贡献做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1940年至今,我国翻译史研究已走过80个年头,不论是著作方面还是论文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当前翻译史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翻译活动和思想的缘起研究不足,时间点不准确,人物志与专题史交错混杂,软硬史料使用不当等学术问题;史家素养不足,治史方法和范式掌握不充分等意识问题;以及术语不统一,研究活动散乱,缺少专业审查机构,专业队伍建设不足,缺少交流和发布成果的平台等管理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以当前的现状为切入点,厘清问题,根治弊端。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历程来看,美国儿童文学是重要的影响力量之一。本文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范式,对建国“十七年”间的美国儿童文学翻译展开研究,重点考察译作数量、种类、出版时间和地点、复译作品和主要译者等方面,勾勒该时期的译介概貌,并归纳这一时期美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翻译史为切入点,扼要地厘定翻译史的相关称谓(史、史论、史学),区分翻译史的类别(通史与断代史、世界史与国别史、泛区域史与具体区域史、人物志与专题史、中国少数民族翻译史与具体民族翻译史、口述史),阐述翻译史研究的史论法相结合范式,以图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翻译史研究的专业化,为我国专业化翻译史学的发展提供具有反思性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翻译史长达2000年之久,但从文字记载来看,男性译者一直占据翻译史的主导地位。众多的女性译者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形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群体。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史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史情,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进行女性翻译史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更要估计到这项工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的女性翻译史研究要寻找科学的理论支撑、采用适当的撰写体例、使用合理的研究方法、重视史料的收集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