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因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管理漏洞时有出现桩身混凝土离析、松散等质量问题时须机械补强处理.本文以某工程人工挖孔桩桩基的补强施工为例,介绍了高压旋喷灌浆与静压注浆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以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桩基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新强煤矿为例,就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主要阐述了补强要求,工艺,设备与设施,质量要求及施工过程.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工艺对井筒进行补强,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荣成至乌海高速公路十七沟至大饭铺段的施工情况,施工过程中使用冲击压路机对黄土路基进行了补强冲击压实,为了保证施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施工前期设立了试验段,通过室内试验对试验段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试验,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得出了冲击碾冲击时最大应力,理论最佳压实遍数,以及冲击碾冲击影响深度,最终在试验段进行路基补强冲击试验,以验证理论计算与实际施工存在的差异,得出黄土路基补强冲击施工一套流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桥梁加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碳纤维材料加固原理、碳纤维片补强施工工序及碳纤维粘贴施工要点等几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碳纤维是桥梁加固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碳纤维与传统粘钢加固技术比较,选定使用碳纤维加固,并对碳纤维加固设计、施工、安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其加固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指采用高性能粘结剂将碳纤维布粘贴在建筑结构构件表面,使两者共同工作,提高结构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由此而达到对建筑物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进行加固原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时林军 《大众科技》2006,(1):8-8,18
文章主要论述了牛浪坡隧道衬砌强度不足的加固补强施工方案,并对其施工处理要点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桥梁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病害,为了达到安全、经济和适用的目的,必须对产生的病害进行结构补强。介绍用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加固的一种方法,包括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的特点和用于加固桥梁的技术特点、补强适用范围、补强施工要点等。本文试图从碳纤维的特性分析出发,论述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现已被广泛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主要有起吊、定位、打桩、接桩等主要步骤.施工中也会出现桩头爆裂、桩身裂缝等问题,视破坏情况,可用环氧树脂补强,必要时要将坏桩报废并同时补桩.根据有关规定,预应力管桩必须进行质量抽检,可采用静载、动载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施工时出现的底层柱混凝土浇注不符合要求,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偏低的情况,进行了补强设计.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卸载,二是重新浇注混凝土.积累了一定的事故处理经验,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的一般原则,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施工的一般要求。为了使加固混凝土结构中新旧材料能共同工作,简单介绍了所采取的几种加固处理方法,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地下连续墙、降承压水、岛式和对称、均衡、分层开挖等施工技术以及碰桩区地下墙补强、电梯井围护方案优化等措施,并结合全过程信息化监测,保证了圆形无支撑深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旧路补强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对二灰煤矸石沥青路面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试验,总结了最佳施工工序和工艺流程以及施工中重点解决和控制的问题。并对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由于淤泥质土体的挤土效应和受上部桩机自重的作用,土体向水平方向挤土,对已沉入桩产生水平推力,导致桩体倾斜、裂缝和断裂.通过采取纠偏、补强加固等有效措施,成功进行后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崔嘉 《科技风》2012,(23):99-100
补强技术作为钢质管道的修复手段之一,具有施工过程无需明火、安全、方便;其增强材料的强度超过钢材,并与金属有良好的界面粘接性、密封性和优异的耐腐蚀性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川渝地区独特的作业环境(湿度、温度)和人为因素影响,部分修复管段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本文结合川渝地区实际补强作业经验,制定出适应各类补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过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后在梁端下部易产生竖向裂缝.通过综合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梁端应力集中部位设计配筋不足.通过多次试验检验,提出在维持原设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配筋进行局部补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白保旭  黄瑞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26-126,141
文章针对粘钢补强的原因、结构力学性能、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等作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或老桥加固处理中需对部分桥梁的受压构件进行加固补强处理,结合二广高速湖南段某连接线公路施工处理经验,介绍外粘钢板法在桥梁受压构件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苟天胜 《西藏科技》2007,(4):59-61,72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藏铁路冲刷防护补强设计工程施工技术的实施情况,为以后施工该类型情况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冲击压实补强技术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和质量检验中的作用,并对其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