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章太炎不仅深入研究过佛学.而且造诣颇深.他在研究佛学的过程中融会了国学思想,故其佛学思想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章太炎不仅从学理上阐发佛教哲学的基本观点,考辨大乘源流,评判中国佛教流派,呼吁佛教改革,还将佛学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为佛教在近代中国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佛教史家一般讲佛教的中国化,实质上包括"佛教"与"佛学"的中国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与<文心雕龙>研究联系起来讲,即包括<文心雕龙>与汉译佛藏原典的关系和<文心雕龙>与佛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学术观念这样两大方面的内容,而后者是重点所在.由佛学思想而带来的对传统思想的新的诠释,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应是相当重大的,<文心雕龙>讨论文学创作的心物、神思、虚静、体性、养气等许多理论观点和理论命题,亦当受到儒道释三教思想的交融会通的深刻作用."语词分析"的方法,要特别注意联系<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整体来考虑,要注意联系当时的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作较为全面的考察,即要注意"语词意义生成的历史文化积淀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文会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站在佛学的立场解释老庄,在本体论、心性论、修行观和言意观等方面全面融会佛道思想,为近代佛学的振兴弘扬作出开创性贡献。杨文会对老庄思想的佛学解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使佛教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推动了近代知识界对时代先进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不失民族特色的改造,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其佛学思想对匡正当今的世道人心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由一个郁闷的儒生到崇尚佛学解脱心理困境,既与其个人经历有莫大关系,也与其平生志向有关.接受佛学不仅使他得到新的思想营养,还使他得到温暖的人际环境和新的人生境界.他所吸收的佛学内容如"无我"、"平等" 、"心力救世"等,是他解脱心理困境和拯救社会的主要思想资粮.  相似文献   

5.
提到王阳明思想的演变,最为研究者所津津乐道的是"龙场悟道"、"前三变"和"后三变"之说.而往往忽视了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佛学思想的来源--"九华问道".本文就王阳明于弘治十四年和正德十五年两上九华山,与儒、道、佛三家士人交游、交谈等,并结合王阳明的心路历程,试分析九华山佛学思想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华严宗初祖杜顺和二祖智俨致力于《华严经》圆融思想的开掘;将佛学引向新的温和形而上学的方向.三祖法藏全面地吸收改造法相唯识学说,批判其绝对主义思想,从而完成了华严宗温和形而上学佛学体系的构建,为华严宗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清初四僧中,弘仁的绘画是最能体现佛教思想的。探究弘仁绘画艺术中所蕴涵的佛学精神,对研究佛学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以及探索佛教教义,修证方式与思维习惯对艺术家人生观,世界观及美学观形成的内在联系有着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自弱龄奉法”,从小接触佛教,再加上生而颖悟的自身条件、佛经大量传译的文化氛围,使他一生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参与佛事,润改佛经,与高僧辩论、交游。这一切都使佛学渗透在他的思想、灵魂深处,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他的佛学般若思想,在他对佛经的注解中以及在诗文创作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隋唐是中国佛学的构成时期,玄奘是这一时期探究佛理的一位高僧,他对中国的佛教发展,乃至对与世界佛教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玄奘宗教思想来阐述其对唯识宗的创立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佛教、世界佛教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佛陀逝世百年后,佛教僧团因对佛教戒律和义理的不同看法,而分裂成十八部派。在部派佛教时期,犊子部佛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由于受耆那教的影响较深,他们的学说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由犊子部分裂出去的正量部是小乘佛教四大派别之一。研究犊子部佛教对于了解早期佛教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