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沉默权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反封建的产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目前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尽管迄今为止有学者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仍存疑义,但我国要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引入并确立沉默权制度有着重要的司法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沉默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方国家,沉默权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自古至今却从来规定过沉默权制度。对于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成就,我们没有理由将其拒之门外,我国理应确立沉默权规则。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准则,已为国际社会所共识,但我国并未确立沉默权及其相关制度,笔试图从沉默权的内涵、确立沉默权的意义以及沉默权在我国的制度构建等方面对沉默权问题作一粗浅论述,以期对人们认识沉默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一直是近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是否应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对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是非之争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作了评述,剖析了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阻却因素,并认为这些因素是可以解构的,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对沉默权制度的价值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阐明了其价值在具体诉讼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沉默权制度的一些消极影响。章认为,沉默权制度的确立与否以及如何确立取决于刑事诉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而得出结论:应确立有合理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从沉默权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进而论述在我国应尽快确立沉默权制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珺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69-170
本文通过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批判,指出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是沉默权制度确立的一大阻碍,这一政策的退位预示我国正朝着沉默权制度的方向迈进,而且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阐述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必然性。同时,沉默权制度代替“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表明了我国法治现代化及人权观念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介绍沉默权制度的起源、确立和发展,解释了沉默权的内在涵义,指出沉默权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提出沉默权背后蕴含着权利至上、无罪推定、程序正义等法律理念:分析了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且就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希望我国能够合理引入沉默权制度,加快法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却没有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国内理论界要求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呼声很高,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好的做法与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资源,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作为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制度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沉默权的价值在其现实性上是利弊共存的双刃剑。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实践中还没有确立沉默权,但作为沉默权生存的土壤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就沉默权的历史发展和中国国情来看,应采取渐进式引进和沉默权中国化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规制定权是高校自主管理权的体现。高校校规作为校园行为规则,具有抽象行政行为、自治规则、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等法律属性。高校校规在规范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又有其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国外,知情权已经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权利性质已逐步演变为综合性的积极权利.在我国,法律对知情权的规定尚较模糊,民众的知情权远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制度建设方面亦困难重重.为此,我国必须通过建立有效的知情权保护制度,以促进前述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权利.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法律对沉默权态度并不明确,使其至今未能走到法律的前台.基于沉默权制度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方面的重要性,通过沉默权的价值功能、确立沉默权的重要意义和确立沉默权的基本原则,提出立法建议.为最终完善我国的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公平的目的起到程序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权利在中国:回顾、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格与公民社会权利概念主导了二战后主要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实现社会权利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在当代,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台义务教育学杂费减免政策以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等,我国在扩展公民社会权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国公民的社会权利并没有建立在公民资格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身份、职业、收入等基础上。也因此,社会权利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差别化的社会权利本身就是社会不公正的重要来源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为公民社会权利的扩展提供了可能;改革户籍制度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是当前扩展公民社会权利的主要途径,它们需要公共治理体系做出积极回应与调整,在多个政策层面做出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辩护权保障及其完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看,有效的辩护权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辩护权保障有关内容的确立及其实现受很多因素制约.虽然我国辩护权保障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规定相比不足明显,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还有差距,但可通过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改革辩护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法官职业化,建立控辩平等的机制等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在当代中国面临着种种难题,主要表现为沉默权自身的矛盾,法制运动的理念先导与实践滞后的矛盾,沉默权与我国文化差异的矛盾,制度创新中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沉默权与诉讼模式传统影响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我国在确立沉默权制度上步履蹒跚,我们对此应充分认识并努力创造主客观条件解决它。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去,渗透到高校制度建设中去,渗透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中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融入到实践体验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物权纠纷,同时也规定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能够产生不动产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效力。物权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可以行使物权确认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物权法》已经开始施行,但是仲裁解决物权纠纷所面临的困难是亟需解决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探析     
知情权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在宪法中仍然没有被明确认定为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在现实生活中被践踏或被忽视的事件屡见不鲜。知情权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绊脚石。从法律角度研究知情权制度的意义及其构建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立法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继承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符合遗产的特征,应当成为继承权的客体。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中,需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始取得的身份性,以保证本集体组织的成员优先继承,从而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