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花园     
语文教学与手工制作在进行《小桔灯》一课的教学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按课文的提示制作小桔灯。第二天上课,我对制作精巧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制作不理想的学生帮助分析原因。有的小桔灯用棍挑时向一边偏坠,说明读课文时忽视了“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中的“相对”一词,或是穿桔灯麻线长短不一;有的小桔灯,点燃后却烧着了麻绳,说明忽视了“短短的蜡头”中的“短短”;有的小桔灯不够亮,说明忽视了桔碗是桔子“一大半”。由此,学生总结出:读课文不细,做小桔灯不认真,这样做出的小桔灯是不能“照你上山的”。然后,我又…  相似文献   

2.
循循善诱,鼓励探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讲师”的地位,自觉地扮好“导师”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质疑,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洞悉深层涵义,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作家冰心的《小桔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会质疑:小桔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又怎么让“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是否矛盾?这时,老师引导学生把小桔灯与小姑娘联系起来考虑,就会知道,小桔灯其实  相似文献   

3.
练习课题:《玩得最开心的一次》(口头训练) 要求:以“写人”为主,要着力刻划人物的外貌、神情、对话、动作。做到合情合理、体现个性。写少年儿童更要符合年龄特证,以突出纯洁、美好的童心。《小桔灯》、《夜走灵官峡》两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本练习要求学生从范例中得到启示,通过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课堂讨论,注意到环绕文章中心,写好人物的外貌、神情、对话和动作。指导要点:1、第一步要解决好“写什么”。启发学生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考虑准备写哪件事。让学生在讨论中比较出写“哪一次”、“玩什么”是自己“最开心的”,以审清题意。 2、第二步解决“怎么写”。要把开心味写出来,应该着重在“怎样玩”的问题上写好人物的神态、对话和动作。可以让学生再读读《小桔灯》中的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4.
《小桔灯》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一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所喜爱的作品。但读者不一定都知道冰心写作《小桔灯》的由来。1957年1月19日,春节将至,老作家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约,写了一篇题为《小桔灯》的散文。这篇散文后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重点的确定《小桔灯》是一篇传统课文。我们根据作者的意见,作为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教,既不象小说那样把人物作为艺术典型来分析,也不象一般散文那样侧重于事件或感情发展的线索。我们是这样来确定教学重点的:1.这篇故事内容不太深,结构也不复杂,它的特点是:通过“我”的回忆,引出事件和人物;故事情节的揭示,人物性格的揭示,都和“我”感情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初一  相似文献   

6.
×××同学问:《小桔灯》写的是小姑娘的故事,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既然用“小桔灯”作标题,为什么写小桔灯文字那么少?要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就要先知道“小桔灯”有什么含义。我们知道,一件小东西,一件小事,如果含有某种意义,往往能给人以启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桔灯,从形式上看,是一件小东西;从课文内容看,写的是一种小事情。那么,这件小东西,这件小事情有  相似文献   

7.
上完公开课《心声》后,我感触颇深。 这是一篇自滨课文,体裁是小说,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情节——找出主要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李京京、程老师——诠释“心声”含义。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可学生预习不到位,对课文不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自读课文时,根本达不到速读的要求,大概花了八九分钟,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实验本第一册、第二册已经出版使用。教材中,数幅课文插图格外引人注目,给教材增添了形象生动的内容。可是,其中几幅课文插图影响师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属于白玉微瑕。第一册《小桔灯》的作者是借“朦胧的桔红的光”来表现抒发思想情感的,所以对小桔灯的制做  相似文献   

9.
《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位泰国姑娘指挥一头小象拉车和洗车的事,赞扬了泰国姑娘阿玲乐于助人不要报酬的高尚品德和小象的精彩绝技。课文除了语言生动形象、结构严谨合理外,更突出的特点是全文同时贯穿了四条线索:情节发展线索、感情变化线索、人物举止神态线索、景色变化线索。抓住这些线索展开教学,可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抓住情节发展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找出情节发展线索。(1)课文主要讲了曼谷小象的什么事?(拉  相似文献   

10.
怎样确定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小桔灯》有什么难点?粗粗一看,似有若无,细细一想,不难发现,文章写的是小姑娘的故事,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既然用“小桔灯”作标题,为什么写小桔灯的文字那么少?有人说“小桔灯”是本文的线索,小桔灯的文字这样少,能称之为线索吗?小姑娘为什么说“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胡大夫就会来?胡大夫和她们家是什么关系?作者写这一点意图何在?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三册中的《驿路梨花》算是老课文了。这篇小说不仅主题好,而且在写法上很有特色:首先设置悬念,随着情节一步步展开,人物一个个出现,最后释解悬念,把十多年里发生的事浓缩在一个晚上和次日早上叙写,结构十分紧凑。同时,作品文字流畅,情节不俗,很适合初中学生阅读。但是,笔者觉得,人民教育出版社将这篇小说编入教材时,出现了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课本中,课文后面的“练习”第一题是这样拟出的:“本文通过插叙展示了一组人物群像。找出文中插叙部分,然后按时间顺序说说建造和照料茅屋的过程。想一想,课文采用插…  相似文献   

12.
<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比较多归纳,是指导学生的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夜走灵官峡》与《小桔灯》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实践证明效果比单讲解一篇课文要好.  相似文献   

13.
怎样确定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小桔灯》有什么难点?粗粗一看,似有若无;细细一想,不难发现:①文章写的是小姑娘的故事,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既然用“小桔灯”作标题,为什么写小桔灯的文字那么少?有人说“小桔灯”是本文的线索,小桔灯的文字这样少,能称之为线索吗?②小姑娘为什么说“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胡大夫就会来?胡大夫和她们家是什么关系?作者写这一点意图何在?③小姑娘年方八、九,未谙世事,为什么能够说出“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而且“我们大家也都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珊迪》为例,说说怎样从抓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即直奔中心。教师提问:“本文哪一句话能揭示中心?”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二、紧扣中心句理清脉络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语“饱受饥寒”和“美好的品质”,而后发问:1.文章是怎样表现小  相似文献   

15.
黑板上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社戏》、《藤野先生》四篇文章的篇名,老师要同学们从中挑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许多同学答道;“《小桔灯》”。老师:“你们选对了!从文章的作者来看,《小桔灯》是唯一的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挑的是《社戏》,因为它是唯一的一篇小说。”“你也答对了!你是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16.
冰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小橘灯》,选入初中第二册语文教科书时,“橘”字统统印成了“桔”,标题成了《小桔灯》。查《新华字典》,“桔”字读 jié,有“桔梗”、“桔槔”等词。还读j,“‘橘’俗作‘桔’”。我想,“桔”既然只是“橘”的俗字,不属于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  相似文献   

17.
[教例简述]策划用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充分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思路。第二课时,分析小姑娘形象,了解照应笔法。现在是第一课时。教师:《小桔灯》贵在一个“小”字。“小”字在文中前后共出现了20余个。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小”字。  相似文献   

18.
《歧路灯》的情节结构主要是围绕着谭绍闻的生活经历展开的,在这个中心人物之外,小说写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故事,但每个故事又都与谭绍闻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形成了该小说独特的情节结构:以一个中心人物安排情节,采用“伏线千里”以及“穿插”、“结住”等手法来组织故事结构。这种新奇独特的没有落入传统写法的结构艺术,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是一个独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学品位和教师素质的体现。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自制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教具语文教材有显著的形象性、社会性的特点 ,入选的文章 ,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构思巧妙 ,生动形象 ,画面丰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自制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 ,在教《小桔灯》时 ,我按照课文的描写制作了小桔灯 ,一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这小巧玲珑的小桔灯上 ,都用新…  相似文献   

20.
1.从文题入手。从文题切入,能够快捷简要地引出文章的中心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地展开阅读理解,循序步入学习佳境。如教读《小橘灯》一文,从小橘灯与小姑娘的关系角度发问讨论:小橘灯是不是课文描写的主要对象?小橘灯有何象征意义?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有哪些具体表现?从而进入对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理解。教读《想和做》,可先让学生不看书,思考“想”和“做”之间有何内在辩证关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陈述几点理由,然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细读课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怎样具体阐述的,从而加深了对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