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中“生”出来的,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有着内在的联系。怎样做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呢?下面以14×12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掌握算理14×12,因数14和12都是两位数,计算时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即个位写8,十位写2。第二步: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在这里,12中的1表示1个十,14×1=14实际上就是14×10=140,所以14表示14个十,即140。第三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积——28和140加起来,得168。这个计算过程的“道理”可以借助下边的点子图来辅助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运算教学则贯通了小学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数与代数”领域“数与运算”主题,运算能力是本单元的关键核心素养。本单元主要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个部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理解算理、探索算法的过程,体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更具结构性?教学中可以展开如下过程。一、旧知为媒,点图入“局”1.通过情境“每套书有14本,2套书一共有几本”,回顾14×2的算法。2.引入点子图,请学生结合图解释“14×2=10×2+4×2”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张云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61-62+65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后,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还将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乘法运算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类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位数更多的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5.
倡导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有幸在新教材实验区听了十多节计算课,让我对此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也引发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本文试图借助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教学,对计算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课标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一开始就呈现了“小兔拔萝卜”的情境图,图的左边画了一只灰兔,对话框中出示了“我拔了36个萝…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30页的例题,第31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①会正确地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②理解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归纳并掌握算法,正确计算。③会写出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知道为什么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④会利用交换乘数再乘的方法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⑤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究算法的过程,学会交流与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二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学好本部分内容,不仅为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做好了准备,而且为后继学习多位数加法笔算奠定...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注意发挥课本的作用,通过直观演示、阅读课本、竖式计算相结合,讲清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例3,我以小棒为教具,边演示,边讲解,说明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讲解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边提同,边看书,指导学生看小棒  相似文献   

9.
杨再志 《贵州教育》2012,(11):46-47
记得一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曾说出这样一句话:“教育要慢慢的来。”同样,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提倡一种“慢”的教育艺术。我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先慢慢补上学生所欠的基本知识技能,再开始新的教学,将新知的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案例陈述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课堂回眸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页“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怎么算呢?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上一堂课”浙江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中,叶柱老师精心细腻的预设、真情灵动的引领,成功演绎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课堂教学。其间,叶老师从策略、算法、算理三个层面沟通教学的联系,并以“策略先行——明确算法——沟通算理”为主线,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对计算课作了精彩的诠释,犹如三重门徐徐开启,凸显得清新自然、脉络鲜活。  相似文献   

13.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倾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时有了几点意外的感受和思考。眼教学片断] 师直接出示例题:96-47,问:你会算吗?是怎么算的呢?学生纷纷把手举得很高,想表现一番。生1:16-7=990-10-40=4040+9=49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生1:我是根据竖式想出来的。师:看来你已经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还…  相似文献   

14.
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刘诗传(东乡县杨桥中心小学)小学教材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传统教法的计算法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法则的后半句“在个位加10再减”这就把原来的“几减几”变成“十几减几”在事...  相似文献   

15.
教法一教学开始,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然后出示“35 24”,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并要求讲述笔算过程。新课教学教师将上述不进位加法题的“24”换成“27”,使它变成书上的“例3.35 27”,指定一名学生读  相似文献   

16.
口 算两位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以及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笔算加、减、乘、除法的基础。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地“想”,那么学生就能在不断提高口算能力的同时,使自己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有效地增强创新意识。一、铺垫引授中诱发学生的“想”口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生长点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其算理与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其算法是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加减整…  相似文献   

17.
王俊 《河北教育》2010,(7):36-38
课前思考 08年10月,我有幸作为南通市第一批“名师助教”成员奔赴四川绵竹灾区助教,当地学校给我点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这一课。对我来说,这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谁都知道,一谈到计算教学(特别是笔算教学),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简单”、“枯燥”、“沉闷”。正因为如此,几乎很少有人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拿来公开展示。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第1~5题。课前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建立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等知识基础之上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合作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相应的算法,感悟运算的一致性。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两大板块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探究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具体地说,  相似文献   

19.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是我们基础教学的宗旨,也是我们教育和教学的目标之一。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教育。使数学教育达到致深的境界。这一点在我设计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片段中可见一斑。师:“(课始,创设了图书角借书的情境后,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出示60-35的算式)你们能运用以前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20.
情景呈现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住新房”一课,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相信老师们都非常熟悉这个教学内容,但未必有我这样的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