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俊婷 《今传媒》2014,(8):77-78
近年来,"扶老人"日益成为一个拨动受众神经的敏感词汇。彭宇案之后,"扶老人遭讹诈"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2013年12月份,如同闹剧一般的"外国小伙扶东北大妈遭讹"这一乌龙事件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舆论的转向和媒介的报道来看,这一事件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这一乌龙事件的出现,再次提醒媒介坚持践行客观报道理论、坚持社会责任感、还原新闻的真实性,其引发的舆论风波也再次给受众敲响警钟:舆论需理性,应抛却愤怒不盲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污名化和标签理论为研究视角,发现媒体在对"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通过戏剧化的处理报道情节,热衷描绘故事,夸大卖点噱头等方式,给"扶老人"事件贴上了"被讹"、"炫富"等标签,以此形成了对"扶老人"以及老年群体的污名化建构。本文解析新闻报道对这一媒介话语的原初意涵和演变过程,管窥媒介话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并提出去污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百花越剧团改编了布莱希特曾经的名剧。他们试图把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和批判性与善于塑造才子佳人的越剧糅合起来,在冷静思考与感性抒情之间寻求实验的可能越剧名角茅威涛掀开帘子上台。她扶一扶礼帽,把西服潇洒地往后一甩,便跳起了爵士舞。舞台下的观众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茅威涛身边的一众市井小民才跳过一段RAP,还凑在一起大喊了一句"哇塞!"这出名为《江南好人》的越剧,是尹派  相似文献   

4.
彭宇案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关于"老年人摔倒扶不扶"的争论,以及后来的"见义勇为者无好报"的讨论,引发了人们广泛的思考. 社会各界对这些事件的反应,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二是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三是媒体报道渲染了这样一种不良气氛,即强化了人们"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意识,以及时"好人无好报"社会不良认知的接受.应该说,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媒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相似文献   

5.
许莹 《东南传播》2012,(7):39-41
早在2006年"彭宇案"之后,"扶老人"事件即持续成为媒介报道热点,但其中所包含的矛盾并未随报道增多而愈辨愈明,一方面,因"扶老人"而"惹麻烦"的事件不断出现,另一方面,跌倒老人因无人扶助而出现生命危险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在此事件高潮回落之后,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扶老人"事件媒介报道情况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出于新闻报道对公众行为的无形引导,以及对公众态度的偏向调节,提出以多维度报道来多角度呈现事实才是引导公众行为与调节公众态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当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扛着大刀长矛,口中念着"刀枪不入"的咒语,冒着洋枪洋炮在北京焚烧洋教堂,围攻各国驻京公使馆时,偏安一隅的边陲小镇昆明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捣毁法国教堂、驱逐法国殖民者的风潮--昆明教案,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法国驻蒙自领事方苏雅.  相似文献   

7.
春晚小品“扶不扶”成为市民们热议的焦点,类似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看到有人摔倒了,你会扶吗”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由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走上街头.以一个刻意的“摔倒”,抓拍市民面对此突发情况的反应。多台摄像机、相机将在隐蔽的位置进行抓拍。每次抓拍到第一个帮助别人的人.主办方就会现场送出一辆汽车大礼。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中国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走好精准脱贫、衔接乡村振兴之路上,出版业不负使命,勇作为、敢担当,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战.文章从精准扶贫的逻辑思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持续扶"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出版人、公益性出版单位、经营性出版企业在扶贫实践中的作为与担当,总结并梳理出版业赋能精准扶贫的实践路径,提出在"如何持续扶"中仍需再度接力乡村文化振兴,引导出版转型成果下沉,坚守并践行出版服务公益精神,继续书写出版扶贫的光辉伟业.  相似文献   

9.
1948年仲夏,白崇禧走马上任,当上了华中"剿匪"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经营武汉长达一年的生活.其间,他拥兵自重,图谋倒蒋,檄电"逼宫",扶李上台,还借"谋和"之名,行缓兵之计,以期"南北分治",真可谓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的了.  相似文献   

10.
出杭州城西行不多远,秀丽的苕溪畔座落着一座古朴的小镇,这就是晚清因发生过杨乃武与小白菜之奇案而闻名于世的仓前镇.老街中段,古运河北岸,有一处复原了的清式民居建筑,谙熟地方史的人们或许会从东首穿堂甬道旁那块刻着"扶雅堂"字样的界石得知,那就是我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太炎的故宅.  相似文献   

11.
姜赟 《中国广播》2015,(2):94-95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污染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仍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所指的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物质方面的贫困,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贫困。因此,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民族语广播凭其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和亲和力,在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扶精神、扶文化”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晰 《浙江档案》2012,(1):50-51
清初袁子才(枚)在《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中写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更有人说,如果把西湖比作一幅山水长卷,岳庙则是其中的压轴之作和点睛之笔。的确,岳庙因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使西湖有了一丝悲壮的美,这美与西湖山水的秀美婉约交相辉映,当之无愧地凸显出其在西湖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民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公民媒介素养的匮乏更是凸显无遗。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假新闻被多家媒体在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典型事件的分析,提出自媒体时代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弯出来的出息 阳台上的水仙,郁郁葱葱。弯了又扶,扶了又弯。扶它的时候,脑子里的观念也该换换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国大妈疑遭讹诈》这一典型虚假报道谈起,从传播链各环节分析了虚假报道的成因,并试图以“心理势阱”这一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机制来解释网络时代虚假信息传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一段“老人摔倒,178人跨过无人扶”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被疯狂转发,引起网友的广泛议论,有些网民甚至拿这件事和前年的“小悦悦事件”相提并论。在“太冷漠”的指责背后,央视《焦点访谈》的记者经过深入调查还原真相:事实上,在老人摔倒之后,现场很多人并没有冷眼旁观,之所以没有扶老人是怕造成二次伤害。一段无声又快放的网络视频“过滤”掉了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将舆论引向了另一方向,误导了受众。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将"扶不扶"焦点话题在舞台上呈现,该小品的舞台语言特色鲜明,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喜剧幽默色彩贯穿始终;艺术夸张成份、层出不穷;遣词造句方面话里有话.该小品舞台表现力上将多重语言元素融入其中,促进节目更具有张弛力、感受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却奁》写到侯朝宗和李香君合卺后,次日早晨杨龙友前来"道喜",李贞丽对杨龙友说:"请老爷同到洞房,唤他出来,好饮扶头卯酒。"关于"扶头卯酒",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著《桃花扇》中的注释是:"卯酒是早晨卯时前后饮的酒。扶头,姚合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王禹偁回襄阳诗:‘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所以扶头有两个解释:一是振奋头脑的意思;一是酒名。"王季思等虽未说明此处的"扶头"是何义,但据行文可以肯定其取第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启动部委出版社改革时,我们曾经承诺,一定对改革单位扶上马,送一程。扶上马,已经做了几件事,包括转制完成后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养老保险与北京市的衔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等。现在要发展的话,还要再往前送一程。怎么送呢?想来想去,出版数字化可能是帮助大家一起往前走一步的重要举措。从收到的反映情况来看,大家对出版数字化这个项目的态度都很积极,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