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中国书法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革。在过去,书法只是作为学问修养的一种表现,如今的书法艺术已经被社会公认为一门纯艺术。从过去的书斋文化走向展厅文化,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书法成为一种"竞技"项目。文章围绕着"展厅书法创作"这一主题,对当今书法创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书法文化教育是书法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内容。《书法》教材中的“知识链接”板块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的特点。教师可以此为衔接点,在书法技能教学中融入书法文化教育,以“经典碑帖、书法名词、字形演变、书法历史”等书法常识为依托,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初步感知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联系汉字文化。激发练习书法的冲动 书法教学不能割裂其文化内涵,当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根求源,以增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学习书法的强烈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时机向学生介绍“张旭披发狂草”、“智永秃笔成冢”、“右军墨宝换鹅”、“萧何深思题匾”等古代书法家的趣闻轶事。而浩如烟海的历代书帖,更为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当代书坛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大众书法对经典人文价值的缺失、展厅效应与书法传统美学的冲突,以及机械复制、趋同现象的不断出现,通过对展厅效应的利弊解析,揭示繁荣表象下书坛的浮躁、功利等,传统书法艺术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对传统观念的理性回归与坚定守望,最终实现形质从古取,风格应时生.  相似文献   

5.
孙方霞 《江苏教育》2022,(29):42-43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书法教学要“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以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而在现今的小学生书法课堂上,教师重技能而轻文化、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现象一直严重存在着。因此,研究书法课堂的文化融入对当今的小学书法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承中圆 《江苏教育》2022,(61):57-60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教材内容选用的是颜体楷书,《左宽右窄》先通过“颜真卿生平介绍和颜体书风特点”视频导入,引导学生温习颜体的书写特点,营造颜体书写氛围。从具有“左宽右窄”特点的“牛”“工”“于”等字,引导学生领会例字“左宽右窄”的书写要点,并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此类字。教师选取“牛”字,结合《颜勤礼碑》中的“弘”字,组成“弘牛”一词,与学校的核心文化“弘牛”精神相呼应。正所谓“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通过书写小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也将软笔书法教育和美德教育相融合,让学生更了解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激励他们勤勉练字、踏实做人,成长为人品和书品兼优的少年。  相似文献   

7.
对外书法教学发展路径的探讨,也是对外书法教学的整体回顾、深入理解、再度诠释与理论重塑。对外书法教学的逻辑进路是“由浅入深”的,即从文化教学迈向汉字教学,再进一步至书法专业教学。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学实践,应试图再度激发汉字书法的“文化活力”,在文化教学、汉字教学、书法专业教学三者联结构成的畛域内,重点聚焦“文化”的感染力与影响力,重新扮演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从而实现进一步发展。当国际中文教育所依托的叙事语境发生了变化,教学思维也必须随之而改变,并要适应新情境,在技术与心理上做好充分应对。  相似文献   

8.
“反学校文化”现象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其概念的内涵仍然很模糊,人们在界定“反学校文化”时存在诸多困惑,在实践中的引导策略也存在诸多缺失。从多学科视角有利于深入探索“反学校文化”的内涵,“反学校文化”有多层涵义,不同层面“反学校文化”的性质及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从多层面构建其概念体系,有利于针对性地引导“反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校针对苏南农村已基本小康及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积极开展书法教育 ,形成精品意识 ,努力培养“书法特长生” ,对传承传统文化 ,创造学校特色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美育素养和促进农村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发挥了积极作用 ,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全面理解“书法特长生”的内涵 ,正确定位工作重点  结合新课标中写字教学的要求 ,我们在书法教育 ,特别是培养书法特长生工作中十分重视“三个把握” :一是以《课程标准》为起点 ,源于“课标” ,源于“课堂” ,但高于“课标”要求 ,把追求…  相似文献   

10.
书法属于一种载体,代表的是文化符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育,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中国书法是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以及精神内涵。中学生的书写水平体现出青年一代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书法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能够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兴趣指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法知识点,同时也应当丰富书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书法书写的真谛。探索书法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开展书法教育并提出具体的教育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足石刻书法是大足石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草、行、篆、隶五体完备纷呈,北碑、南帖融会贯通,民间书法、名家书法交相辉映,其创作、批评与审美艺术以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把神秘的宗教和古老的书法赋予了独特的思想内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是技法的书法、文化的书法、"道"的书法,是"抽象的形象思维"发展的全息结晶。书法的全息是结构的全息,更是意义的全息。"抽象的形象思维"让书法产生更多的新形象,也让书法成为中国文化创造的全息码。"取象自然"的书法观、"由人复天"的秩序观、"经验感悟"的形上观、"书为人学"的技道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书法全息的理论支撑。书法作为一个子系统包涵了中国文化这个整体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中唐是中国书法的一大转折,此期“经世致用”的书法思想取代了六朝的贵族风度和盛唐宗教性的狂热而主宰中唐书坛,这一书法思想的根源是儒家入世的功利主义。其表现主要在:对篆,隶,楷等实用书体的推重,以实用的态度崇尚笔法,书诀,强调师承,苦功,在审美理想上追求古拙,含蓄,尤其是肥劲之美。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唐书风的形成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三"是一个普通数字,但它不仅具有一般的数学和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既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又体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特征,同时还反映了许多现代科学规律的特点,与我国古今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挖掘"三"的文化内涵,对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身姿语言、手势语言、眉目语言这几个方面来对红楼世界中的女性体态作个归类,并对体态含义进行了分析,透视作品中体态语所包含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初步探讨了体态语在《红楼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斌研究五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年来的梁斌生平史料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新世纪剧社时期、“文革”时期、晚年的一些史料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和丰富。梁斌文艺思想研究,从文学创作逐渐向绘画、书法领域拓展。梁斌书画艺术展及书画研讨会的举办以及《梁斌书画论》、《生命之光——梁斌书画艺术研究》两部论著的出版把梁斌的书画研究推向了新的层面,对梁斌的定位也由革命家、文学家向人民艺术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彝文书写的行款,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格式.近代以后由于受到巨大的历史变革的影响,偶尔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形式,但不是主流.近年来,多次比较大型的彝文书法展览和出版的彝文书法选集,绝大多数作品都采取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形式,背离了传统彝文书法的行款格式,应该从加强传统彝文的学习教育、坚持彝文书法传统的左书标准模式等方面给予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8.
王昕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35-138
通过分析广西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对"八桂书风"的深刻影响,指出构建有广西地域特色的"八桂书风",不仅需要加强书法技法锤炼和中国文化的修养,更需要植根于广西深厚的地域文化,关注广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汉字“赋”的语义分属于“政治—经济”和“文艺创作”两个语义场 ,本文讨论赋体语言与作为政治经济手段的赋之间的审美关联 ,认为在中国 ,赋体语言风格已突破了特定的创作手法范畴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概念 ,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 ,每每让人们在言语的铺排张扬中享受主宰时空排列的神圣 ,拥有世间万物的自豪。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词汇语用及两种语用充实的分析,探讨了英语"Blue Moon"的直译汉名"蓝月亮"所引发的截然不同的感悟,并联想到"Blue"的种种巧妙用法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此来拓展和加深对"蓝"颜色词的进一步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