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南京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高度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含水量和pH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土壤速效养分如DOC、有效氮和有效磷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碳分解酶、氮分解酶和磷分解酶也随着海拔升高而活性降低。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升高反应敏感,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降低影响了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使得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积累较多;而在低海拔处土壤酶活性较强,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钾肥对番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番茄土壤对照试验,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新型含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碳酶钾"能够提高番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含量,降低土壤酸度、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含量;同时还能够显著地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纤维素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森林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和土壤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550~815 m低海拔湿地含量较高,在847~1 280 m高海拔湿地含量较低,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海拔550 m的湿地含量最高;土壤全磷含量呈波动变化,海拔1 280 m含量最高.各海拔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0~5 cm土层积累较多,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C/N比值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海拔815 m处比值最高.C/P、N/P比值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波动变化,C/P比值在815 m海拔处最高,N/P比值在550 m海拔处最高,各海拔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空间变异均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与土壤C、N、N/P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盐度与C/P、N/P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C、N、P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海拔和土壤盐度是影响长白山森林湿地土壤C、N、P含量,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紫色土小流域土壤的可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对紫色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调查和测试了紫色土丘陵区3个典型小流域内林地、园地和旱耕地的表层土壤(0-20 cm)的理化性质,并利用EPIC公式计算了土壤可蚀性K值,结果表明:样地表层土壤(0-20 cm)可蚀性K值大小顺序依次是:SP4〉SP7〉SP5〉SP2〉SP6〉SP3〉SP1;除全磷与K值相关性较小外,K值与其他影响因子达到了显著(极显著)相关;K值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机碳〉砂粒〉粉粒=黏粒〉全氮〉全磷。因此,提高有机碳含量,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增加团聚度,是增加紫色土抗蚀性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太湖南北方向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水解酶活性测定方法,考察了冬夏季节碱性磷酸酶(APA)、芳基硫酸酯酶(ARS)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FDA)3种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同步分析了酶活性与重金属离子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水解酶活性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均具明显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同时亦表现出大体一致的趋势,即河口区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而湖心区较低。APA、ARS酶活性、TP、温度及LOI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FDA与另外两种水解酶的相关性不高(p〉0.05)。同时亦发现多数重金属离子(除Sr)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土壤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素材,文中以全国第一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南平市建阳中心城区为例,以环刀法采样,测试和分析其不同区域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下渗系数和其他基本理化性质(孔隙率、含水率、容重和pH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平市建阳中心城区土壤下渗系数范围为1.06×10-6 cm/s~1.42×10-3 cm/s,均值为3.33×10-4 cm/s。其中,新城区的土壤渗透系数(均值为3.21×10-4 cm/s)小于老城区土壤渗透系数(3.43×10-4 cm/s)。整体而言,研究区土壤渗透性极弱、弱、中、强和极强的分别占3.28%、6.56%、55.74%、32.79%和1.63%。不同分区的土壤渗透系数大小对比得出,赤岸区和水南区的土壤渗透性能最弱,南林区和城关区的渗透性能最强。而新城区土壤渗透系数与土壤粒径组成的粉粒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粒径组成的砂粒呈显著负相关;老城区土壤渗透系数与土壤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孔隙度和土壤...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南北过渡带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状况,于2018年9月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坡沿海拔梯度选取一条采样带,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48类、3673只,基于食性差异划分为腐食性、植食性、捕食性、杂食性4种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且腐食性、杂食性为研究区主要功能类群.腐食性和杂食性土壤动物个体、类群总数均随海拔上升呈现"单峰型"分布模式,植食性和捕食性无明显分布规律.各样地4种功能类群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海拔是影响植食性、捕食性土壤动物分布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冗余分析(RDA)显示,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杂食性土壤动物与有机质、全磷呈正相关,植食性土壤动物与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著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分离提纯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的偶联因子CF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酶促反应生成的无机磷的含量。得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偶联因子CF1的ATP酶活力分别为:333.9μmol(P)&;#183;(mg(ch1)&;#183;h)^-1,358.4μmol(P)&;#183;(mg(ch1)&;#183;h)^-1和485.1μmol(P)&;#183;(mg(ch1)&;#183;h)^-1.结果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3种植物叶绿体中偶联因子CF1的ATP酶的活性强弱不同。但小麦和水稻之间的酶活性差别较小。而两者与玉米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选取了竹林(坳头),杉木林(桐木关西侧),茶园(挂墩)3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并通过室内理化分析实验,测定剖面土壤的有机质总量、全氮含量及其机械组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理化分析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竹林、杉木林和茶园的土壤机械组成以壤质土为主;(2)茶园、杉木林、竹林的土壤黏粒含量差别不大;(3)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有机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4)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5)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3.
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pH值、物理性状、水分、温度、微生物和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三个辽东半岛丘陵区山前冲积平原典型棕壤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重瓶法、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对其棕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采集土样的土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发生层厚度差异较大,比重从上至下依次增大;(2)同一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有机质含量从上至下依次递减,全磷依次递增;(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棕壤中,林地有机质含量最大,果园与菜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大;菜地全磷最大,果园与林地差异不显著。这些地区土壤肥力较高,适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去离子水浸提茶园土壤、松林土壤、空荒地土壤,获提取液,用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进行土壤酶活力测定及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酶活力与土壤类型相关,松林土壤提取液和茶园土壤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山地土壤植茶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pH有酸化趋势,取植茶龄不同茶园土壤,测定pH,用去离子水浸提处理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结果显示,影响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在不同pH值土壤中的浸出率不同,在pH值4.5-5.0之间化感物质浸出率高,随着pH值的上升或下降,化感物质浸出率有一定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烟区原料差异化烟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2009年,经过对云南省各基地县生态环境、品种、烟叶质量的研究分析,从7个原料基地市(州)的50个县(区)筛选出生态环境优越、适宜种植差异化优质烟叶原料的44个县(区)内22.8万hm2烟田作为差异化核心原料基地,可年产13万t以上具有品种和生态双重特色的差异化烟叶,专供云产一、二类卷烟需求.筛选后的原料基地生态条件与筛选前相比,植烟海拔阈值从1 300-2 350 m优化到1 300-2 000 m;烤烟大田期(5-8月份)的平均温度从18.0-22.0℃优化为19.2-22.0℃;降雨量从448-1 108 mm优化为636-792 mm;平均日照时间从417-727 h优化为517-727 h;植烟土壤仅限水稻土、红壤、紫色土与黄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皖南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等地有代表性茶园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了茶园土壤硒与茶叶硒的相关性及理化性质等因素对茶叶硒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皖南茶园土壤硒(全硒)与茶叶硒(全硒)呈正相关,随着土壤硒含量的增加,茶叶硒含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钾及pH值等均对茶叶硒富集存在明显的影响,即茶树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天然富硒茶叶的开发和皖南富硒土壤资源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以及既设Linrearity%、Abs window又设Flex(弹性速率)参数四种不同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结果:未设参数、仅设线性率(Linearity%)参数、仅设吸光度窗口(Abs window)参数三种状态下测定4个不同浓度样本的AST活性与真实值差异明显;三种参数全设状态测定各浓度样本的AST活性,除极高浓度样本无结果有报警外,其它标本与真实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参数设置对高酶活性样本测定结果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肥料处理下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时间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处理条件下,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创新要点:研究肥料、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对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茶园酸性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研究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古菌、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d基因)和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narG、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重要结论: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受到肥料的影响,并随着取样时间有显著的变化。细菌、古菌和古菌的amoA基因的丰度在7月份最小,而细菌的amoA基因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除nirK基因)的丰度在9月份最小。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细菌、古菌和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的丰度,但化学肥料的施用对菌群及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含水量与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细菌、古菌及功能酶基因丰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