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猪体操     
一、音乐组合:教师可按以下的节拍要求,自选-4/4拍曲子,曲调要活拨、幽默、诙谐。前奏:1×8拍。A段:(一)2×8拍(二)2×8拍(三)2×8拍(四)2×8拍(五)2×8拍(六)2×8拍(七)2×8拍(八)2×8拍。  相似文献   

2.
一、《再别康桥》(徐志摩 )该诗的显著特色是情绪氛围的高度集中。诗的开头和结尾特精彩 ,用“××的我走了 ,正如我××的来”的特殊句式相呼应 ,再辅以“轻轻”、“悄悄”这样音韵感很强、情绪色彩极浓的词语修饰 ,为全诗设定了一种宁静优美而又迷惘的氛围 ,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此氛围中 ,诗人作别康桥时的种种情绪得以自然展开释放。无论是“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 ,还是“榆荫下的一潭”都让诗人欣喜和依恋 ,无论是“寻梦”时想“放歌”的冲动 ,还是“别离的笙箫”吹奏出“沉默”的迷惘 ,都为全诗的情绪涂上了鲜活浓重的一…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口算6×4、5×3、6×5、3×6、6×6、4×4、4×6、5×5,说说各用哪句口诀想。之后,学生口头填空:(1)6×5读作( ).表示( )个( )连加;(2)把6个5写成乘法算式是( ),积是( ),口诀是( );(3)6×5和5×6都可以用口诀( )算,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初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曾对这首诗的题目感到奇怪,觉得它那么长,有点累赘。唐诗中以"望××"(如《望庐山瀑布》等)或"赠××"(如《赠汪沦》等)为题的虽然很多,但将二者合为一个题目的,好像并不多见。作者为什么要将"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合在一块呢?  相似文献   

5.
一、看看你的口算能力怎么样。(12分)72÷4=23×4=630÷90=240÷20=26×30=26×300=260×3=11×80=75÷15=50×40=450÷30=42÷3=二、谁说得对。(每题2分,共8分)三、展示台。(每题4分,共16分)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3264÷32540×502.脱式计算。(35+25)×(4×12)860-90÷6×8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1.下面各数中与6290最接近的数是()。(1)6000(2)6500(3)70002.(618-18×5)÷6=()。(1)500(2)88(3)6033.327加上327的和除以327的商,列综合算式是()。(1)327+327÷327(2)(327+327)÷3274.“一个修路队每天修路25米,8天可…  相似文献   

6.
师:请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 )里最大能填几?(出示卡片) ( )×5<16 7×( )<37 5×( )<34 ( )×9<50 6×( )<43 ( )×9<44 (学生均回答得很正确。)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我频繁出示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某时刻在干什么,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在练习“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时,我继续呈现本班学生的名字及他们在某时刻相应地做什么,并要求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如:×××同学今天凌晨4:00梦见七颗龙珠。(4:00)×××同学今天早上7:20到校。(7:20)×××同学今天上午10:30出现头晕现象。(10:30)×××同学昨天14:00在上学路上看见两个小朋友打架。(下午2:00)×××同学下午5:35放学回到家。(17:35)××…  相似文献   

8.
计算题。 ,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6分) 3.9÷1.3=2.4×0.5= 2.7+3— 1—0.4= O.9×1.1=0.6÷0.2= 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分) 96.28÷28 1.384×6.5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1)0.5×16×0.125 (2)6.5×6.5+6.5×3.5 (3)5.9÷(3.94+6.86)×O.8 (4)8÷E(40.75—9.5)×0.43+10.65 4.列式计算。(8分) (1)把0.36与2.5的积缩小6倍,结果是多少7 . (2)甲数是.4.5,乙数是甲数的2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5.看图计算面积或地积。(单位:米) (1)计算图(一)的面积。(5分) (2)计算图(二)合多少公亩。(5分)…  相似文献   

9.
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基本公式是: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该公式有三种变换形式: (1)相对原子质量=ω(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 (2)原子个数=ω(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ω(元素)×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速算既可以锻炼快速反应的能力,又能赢得时间。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乘法速算法。 一、运用基础算理进行速算。如: 1.已知24×4=100 125×8=1000所以:25×7×4=25×4×7=700(乘法交换律) 26×8+99×8=8×(26+99)=1000(乘法结合律) 101×25=(100+1)×25=100×25+1×25=2525(乘法分配律) 2.利用平方差公式速算:如:28~2-22~2=(28+22)×(28-22)=50×6=300 二.记住一些常用数的平方,可加快运算速度。 如:(±11)~2=121,(±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等等。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2~2=144,而21~2=441,  相似文献   

11.
问题:计算(1+12)×(1-12)×(1+13)×(1-13)×…×(1+199)×(1-199)=?(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赛题)这是一道分数加减乘混合运算的巧算题。解题关键是应用乘法交换律,找出题中和、差相乘的规律。试算(1+12)×(1-13)=32×23=1,(1+13)×(1-14)=43×34=1,(1+198)×(1+199)=9998×9899=1。发现规律:(1+1n)×(1-1n+1)=1解题方法:先交换和、差因数顺序,再用规律巧算。解题:先交换和、差因数顺序,并把符合规律的两个因数写成一组。原式=(1-12)×(1+12)×(1-13)×(1+13)×…×(1+198)×(1-199)×(1+199)=(1-12)×(1+12)×(1-13 )×(1+13)×(1-14 )×…(1+…  相似文献   

12.
在实数的混合运算 ,整式乘、除的解答试题中 ,常有一些概念模糊性试题 ,解答时容易出错 ,现将常见的错误分析 ,总结如下 :一、不按运算顺序而至错例 1 计算 - 2 3 × 0 .2 5 - [4÷ (- 23) 2 × 9+ 5× (- 8) ]错解 :  - 2 3 × 0 .2 5 - [4÷ (- 23) 2 × 9+ 5× (- 8) ]    =- 8× 0 .2 5 - [4÷ 49× 9+ 5× (- 8) ]    =- 2 - [4÷ 4 + 5× (- 8) ]    =37.评析 :此题错解的原因在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乘法前先算乘 ,除在前先算除未用 ,正确答案应为 - 43。二、概念不清而至错例 2 计算 - 2 4+ (3- 7) 2 + 2 4× (- 3) 3 …  相似文献   

13.
A卷1.(10.5×11.7×57×85)÷(1.7×1.9×3×5×7×9×11×13×15)=2.4×5(3/4)+5×6(4/5)+6×7(5/6)+7×8(6/7)+8×9(7/8)=——。3.把3/4表示成最少的几个分子为1、分母尽可能小且互不  相似文献   

14.
综合训练部分 1.郑州市试题 六、(1)30.6÷(1-15%) (2)562÷(562+38)×100% (3)500-40×(500÷50) (4)1/2÷(1/8-1/12) (5)(48-13.5)÷(13.5÷9) (6)1.5×1.5×5×100  相似文献   

15.
一、计算(36分)1.请口算,写得数:640+260= 156-97=121÷11= 1-1÷3=5×15÷15×5= (0.8-45)÷67=2.根据78×43=33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3×0.78= 7.8×0.43=3354÷0.43= 33.54÷0.78=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算):(1)7000-3690÷18×25(2)2.5×1.25×32(3)(14+56-13)×12(4)(45+14)÷73+710(5)[1-(12-14)]×234.求未知数x的值:(1)x-0.8x-6=16(2)x-26=26(3)2∶13=x∶355.请列式计算:(1)6除1.5的商加上3,再乘3,结果是多少?(2)一个数与它的50%的和等于7.5,求这个数。二、填空(10分)1.一个数由7个亿、3个千万…  相似文献   

16.
陈平 《山东教育》2005,(34):41-41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6+6+6+6+6写成乘法算式是(),积是()。(2)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3)5的4倍是(),()的7倍是56。(4)1米=()厘米。(5)在○里填上“<”、“>”或“=”。60厘米○1米2×7○146×7○322×8○7+88+1○2×436+54○46+440×9○9+17×8○6×9(6)()×()=72()×()=215×()=454×()=44×6=()×()56+25=9×()(7)用卡片2、3、4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8)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9)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10)画一条比3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打“"”…  相似文献   

17.
用“加减凑整法”计算两位数乘法 ,比较简便、迅速。其方法是 :两个因数相乘 ,可以从一个因数上减去一个数 ,减去的数加到另一个因数上 ,将其中一个因数减成整十数 ;或将另一个因数加成整十数 ,再把加 (减 )后得到的两个数相乘 ,最后加上原来两个因数与加成 (或减成 )的整十数之差的积。例如 :1 . 86× 67=( 86+7)× ( 67-7) +( 86-60 )× ( 67-60 ) =93× 60 +2 6× 7=5 5 80 +1 82 =5 762或 86× 67=( 86+4 )× ( 67-4) +( 90 -86)× ( 90 -67) =90× 63 +4× 2 3 =5 670 +92 =5 7622 . 83× 76=89× 70 +1 3× 6=62 3 0 +78=63 0 8或 83…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中,有些形式复杂的数字运算,如果按运算顺序,或者直接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十分复杂,假如灵活选用平方差公式,就很容易解决。比如:例1计算20043-2003×2004×2005.分析:此题如果直接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很复杂,通过观察,2003可以写成(2004-1),2005可以写成(2004+1),这样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解:20043-2003×2004×2005=20043-(2004-1)×2004×(2004+1)=20043-(2004-1)(2004+1)×2004=20043-(20042-1)×2004=20043-20043+2004=2004.例2求3×5×17×……×(2~(2n-1)+1)的值。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在式子中乘以(2-1),这…  相似文献   

19.
逆用分配律     
分配律a(b +c) =ab+ac的正向使用在计算中常见 ,大家非常熟悉 .但它的逆向应用往往也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例 1 计算 34× ( -7) -( -1 5 ) × -34-34× 2 .解 原式 =( -7) × 34-1 5× 34-2× 34=( -7-1 5 -2 ) × 34=-2 4× 34=-1 8.例 2 计算 -734× 2 0 0 3 -5× 2 0 0 +( -2 .2 5 )× 2 0 0 3 .解 原式 =-734× 2 0 0 3 +( -2 .2 5 ) × 2 0 0 3  -5 × 2 0 0=-734+( -2 .2 5 )× 2 0 0 3  -5 × 2 0 0=-2 0 0 3 0 -1 0 0 0=-2 1 0 3 0 .例 3 计算 ( -72 ) 3 ÷ 51 9× 0 .4+0 .4×1 41 92 × 13 63 .解 原式 =( -72 ) 3 ÷ 51 9…  相似文献   

20.
我有幸听了一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新授课,这堂课富有艺术性的巧妙结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在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请大家算一算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作业本上算) 生1:10×5×2+10×4×2+5×4×2=220(平方厘米) 生2:(10×5+10×4+5×4)×2=220(平方厘米) 师:(再拿出一个相同的长方体纸盒)如果把这两个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合拼在一起(沿长的方向连接),大家想想看。这个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1:220×2=440(平方厘米)。生2:440平方厘米。生3:440平方厘米。多数学生对此答案表示赞同。生4:应该是420平方厘米。(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