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爱的误区     
教育是爱的事业.鲁迅先生讲:"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中的爱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顾明远先生更为深刻地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教育中的爱至少包括两层基本含义教育者对事业的爱,从面对其不懈的执着与无私的奉献;对学生的爱,从而对其喷薄而出的情爱倾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与保证.  相似文献   

2.
所谓“教育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要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纯粹的、理智的爱。 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育“真爱” 爱学生是当教师的基本条件。著名教育家在这方面都有经典的阐述,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别林斯基言,“爱是鉴别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爱的墓志铭     
亦舟 《语文新圃》2010,(4):25-26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当年看见红楼梦里这话,感觉有点晕,现在回想,那实在是对爱的最好诠释。有痴才有真爱,有真爱才有恨。恨什么?没有具体内容。诗经“关雎”里没有记载?《别赋》里没有描述?爱情高手玉蹊先生没有写?有爱就一定有恨,但恨看似又与爱无关——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4.
曹中原 《师道》2007,(7):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5.
周万华 《班主任》2004,(12):20-21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颗心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挚爱之心,就是为教育事业的奉献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动力,也是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处处体现着"爱满天下"的精神,"爱满天下"即是陶行知先生作为一位人民教育家最为可贵的品格,又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的核心.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敬业与爱生看作一个好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博爱的心.  相似文献   

7.
余光祥 《成才之路》2013,(21):72-72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亚米契斯著的《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还说,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相互珍惜,才能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只有用真爱与真情,才能化不可能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一位学生在爱  相似文献   

8.
曹中原 《师道》2007,(8):26-27
有人说,教师的最大欣慰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教育,说到底,它本身就是一项“爱的事业“,它是需要用“爱“来经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  相似文献   

9.
蒋根亮 《教师》2014,(30):118-118
正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原则、无条件的爱,是对爱的亵渎,是扭曲的爱,不是真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坚持用理智的"爱"育一群人,用智慧的"心"管理一个班。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也存在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而关爱每一个学生更需要一种真爱,让真爱成为每一个学生教育的“宝典”,使教师真正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愿望、性格、兴趣等,给他们以家的温暖,使之真正生活在爱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王红燕 《成才之路》2012,(16):131-I000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需要智慧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想说:"给你一个支点去撬起爱的教育吧!这个支点就是智慧,有智慧地爱学生,才是教育的‘真爱’,有  相似文献   

12.
怎样转化差生?笔者认为,只要办法到位,情感渗透到人,“差生”都是可以转变的,是可以由后进变为先进的。一、把“差生”当子女———真爱他们。教育是责任与爱的并重事业,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当好班主任,就要爱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其为《爱的教育》所作的序中写道:"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强调教师的专业性,也强调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孩子。因此,提升师爱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效性成为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一、理解成就师爱在幼儿教育中,师爱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幼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关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5.
用“爱”点亮教育的“明灯”。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觉得这是对教育最真谛的表述,因为充满爱的教育才能塑造拥有爱的学生,才可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6.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已届二十年,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爱的教育》的译者夏丏尊先生所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并且,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中的烦恼……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哲言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准则,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天真活泼的孩子、热爱我的事业,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他们倾心付出的动力,对教育来说爱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滋润和付出,就不会有教育的发展,更谈不上实现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夏口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面临特殊的教育群体——体育特长生时,我的施教更加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入手.经历了多年的磨炼,我真切地体会到“爱”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当激励、赏识、参与、期待这些“爱”的行为散播在课堂上时,学生定会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假爱”,声名便不太好,于是我们在这“假爱”上加了引号。这里的“假爱”实质上还是“真爱”,只不过这“真爱”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真爱有所区别。它是一种经过包装,被克制了的调适性“真爱”。家庭中,夫妻俩常常是冤家,生死对头,或许正是由于他们动了真爱,一真爱,双方的要  相似文献   

20.
孙超 《教学随笔》2016,(3):152-152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的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