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2.
在校长的岗位上,曾经一度为学校管理的“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感到困惑:校长“有为而治”,凡事事必躬亲,能够有效地调节、监控学校的发展进程和中层干部的日常管理行为。并且能够确立校长个人的绝对权威地位,提高校长决策的执行力,使校长容易将自己心中的“学校发展蓝图”付诸于管理实践,做到学校政令的畅通无阻。但是,“有为而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6.
追求"有为而治"而导致校长无所不包、中层无所事事;追求"无为而治"而使校长无所事事,中层无所不包.对于这两类校长及管理方式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有为而治""无为而治"只是一种管理境界,本没有什么高下、优劣之分."有为"是为了更大的作为,"无为"也是为了更好地作为.下面就给这两类校长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建明 《教书育人》2008,(12):17-17
现今的学校管理工作只能择其主要方面加以考察、把握,进行"有为而治",对其他则"无为而治".<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借鉴这样的理念,我认为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应该秉承"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应该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8.
付灿军 《教书育人》2008,(12):20-20
在当前学校管理中,人们讨论的中心话题很多时候集中在:学校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做校长,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亦或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要把二者结合起来.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正好给学校管理提出了策略--"民主"与"科学".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管理中,不同的校长有不同的管理艺术,有的校长践行有为而治的理念,事事亲为,以身作则,啥事都管,结果是校长不亲自抓的工作很难上去,班子成员总是畏头畏脚,一切看校长的脸色行事,不主动拿出工作的思路;有的校长崇尚无为而治的真经,总是把任务分派给副校长或中层干部,让他们来做具体工作,自己却躲在背后享受清闲,班子成员累得苦不堪言,有些需要校长拍板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安排。究竟有为而治无为而治优劣何在?孰是孰非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做校长时曾有座右铭“无智.无能.无为”,其中“无为”是说“无为而无不为”。笔者认为.作为一校之长,“有为而治”是很不合理也不科学的管理手段,“无为而治”亦非学校管理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林文权 《江西教育》2012,(Z4):67-68
推行"无为而治",可达"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境界。"大道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当今的学校管理,值得借鉴,且能践行。一、无为而治彰显的是办学理念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治学治教的领航人,其理念的高度、视野的广度、践行的深度事关一校兴衰。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侯光国 《山东教育》2002,(14):12-13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蕴涵着三个概念:“有为”、“无为”、“无不为”。有为是对具体工作的管理,是做具体的事;无为并非不为,是从宏观上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因为无为遵循规律,因而可以把事物的整体、局部以及各个部分有效运转起来,达到无不为。无为而治是领导和管理之术,是驾驭有为之术,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成功的管理方式仍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推崇无为而治的思想,必将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一、遵循规律,构建学校管理文化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  相似文献   

13.
"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艺术.本文指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并从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体系等方面,就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应用"元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真正诞生教育真理的摇篮。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与全国各地的校长朋友们一起开会、讨论,在敬重他们知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同时,我深深感觉到校长们无论是有为而治还是无为而治,均是责任与使命共担,动力与压力同在。就单说工作压力,概括起来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它的"无为而治"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管理理论发展的源泉,其成熟的管理理念核心内容与很多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有相似之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实践中继承、发展道家管理思想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社会内涵,将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结合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一些具体方面,粗浅地谈谈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治国顺应自然则天下太平"是春秋著名思想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在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学校管理中,特别是农村学校管理,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使学校各项工作和谐.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自尊心,在情感上更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若管理过度而适得其反,产生消极效果.在管理中校长完全可以淡化"管"念,变消极的制度管理为积极的人本管理,把管理的力量转化为凝聚的力量,为老师创设充分地、自由地和主动地发挥能力的空间,形成围绕学校核心工作"形散而神聚"的效应,实现校长"无为"管理,教师"有为"创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胡文平 《教育》2011,(33):27
小学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作为一名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校长的第一要务就是管理。无为而"管"、有为而"理"是校长管理的一种追寻境界。管理性——决策讲究民主化。决策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核心工作,我们往往为决策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但只要讲究民主化,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学校管理应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生活状态做出科学的预设判断,且应以"人"为核心的,并进一步指出学校的校长观念会影响这所学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管理应有着四重境界:"人治、法治、仁治、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每一位校长都有各自的治校经验和管理办法。他们有的以管理严格著称,有的以身先士卒为范,有的却以无为而治见长……正所谓“登山千条道,同揽一月高”。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各自的管理中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办法,完全可以根据各人的经验和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因为不同的管理都有成功的典范因而不能一概而论。安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张照明校长的“以人为本无为而治”,重在情感的柔性管理就给人以更多的思考空间。张照明领导下的安宁市职业高中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育部“全国德育先进集体”,这在全省众多的职业高…  相似文献   

20.
"无为而治"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借鏊这种管理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教师管理的必然要求,它能够促进高校教师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无为而治、人本管理理念内涵的阐释,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实践策略,以期能提高管理效益,促进高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