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娟 《教育》2015,(7):29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焦点。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富有生机和活力与能否持续发展的标志。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学论的中心课题之一。因此,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本文主要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探讨在音乐的课堂上,师生在互动环节如何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兴趣。  相似文献   

2.
李凤伟 《成才之路》2011,(18):87-87
在音乐课堂中,课堂导入就像一根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精心设计的导入,就像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看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发展 ,而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园地。结合教育规律与教育形势变化 ,音乐课堂教学应采取下列方法、手段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创设情境 ,启动思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环境是育人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的熏陶与浸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环境、氛围的设置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每堂课都应费尽心机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4.
陈华 《成才之路》2014,(32):73-73
正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器乐教学可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能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让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协调发展,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起促进作用。把"竖吹巴乌"作为课堂乐器引入农村音乐课堂,在课堂乐器的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创新是人们挖掘自我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创新的关键阶段。音乐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能够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学科,悠扬的旋律、美丽的歌词在给学生带来美感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美好情操以及清晰的逻辑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完善,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同时更能活跃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得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强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与艺术审美感。在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本文就将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纯粹艺术欣赏的课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欣赏一些经典音乐的同时也在锻炼着自己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探讨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和一些能运用到实际课堂中的策略方法,必能更为高效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刘元华  舒勇 《海南教育》2013,(11):43-43
一、课堂作文训练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它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甚至可以想到互不相干的事物。课堂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作文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时,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说什么呢?说自己的理想、前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伪思维"现象,"伪思维"的出现,容易使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认知经验被忽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要时刻警惕学生在课堂中的"伪思维"现象,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现实出发,有效避免学生课堂上"伪思维"的产生,继而让学生在充满"真思维"的数学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玲 《广西教育》2007,(7A):85-85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成果的思维过程。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音乐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音乐欣赏和创作上,小学音乐教学不是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心理研究表明,在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最高的时刻,教师恰到好处的质疑设问,能有效地触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动员起他们积极思维的内部诱因。收到事关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从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角度看,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其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答问这样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起到开拓思路、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的巧妙设问,一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二是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进射出耀眼的火花来,三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1.
预设与生成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点。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相似文献   

12.
观察的过程伴随着思维与想象的品质,观察因思维想象而丰富,想象依托观察而真实,表达凭借观察与思维想象而自然灵动。在小语课堂上联动观察、思维与表达,也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顺手牵羊、欲擒故纵、无中生有等策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课堂上,这三种思维方式的交互运用,能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之后一切教育活动都建立在思维教育上,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从思维方面引导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培养不仅在文化课堂上有所涉及,而且在体育课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即在对学生进行体能锻炼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思考。本文探讨一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黄玲玲 《新教师》2021,(3):90-91
图谱是以音乐为主线,把形象直观的视觉与抽象的听觉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掌握与理解能力,通过颜色、图形、线条等视觉图像帮助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形式。图谱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与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相符合,深受学生喜爱。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采用图谱教学的方法,因为它能弥补音乐教学中视觉性和语言性的不足。本文就谈谈如何图音结合,营造高效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思维型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深入领悟音乐作品的表达主题及内涵,构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就小学音乐课堂思维型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维两者密不可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相应的思维能力的。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儿童易于接受的思维方法融入课堂,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将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上,可以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归纳思维、因果思维、精准思维、发散思维这几个方面入手,寻找方法,借此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准变量思维作为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之间的中介,是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算术思维发展到代数思维的桥梁和纽带,能促进算术学习与代数学习的有效联结。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挖掘算术中的代数特性,精心呵护与扶植学生的准变量思维。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教学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音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学生乐理知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延伸到课外。要在学校建立音乐社团,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从合唱中体会音乐的美感;让声乐训练及竞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学生在音乐的陶冶下,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0.
张艳玲 《学周刊C版》2011,(5):134-135
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如果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会熄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运用延迟性评价,能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