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爱无言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但他睡觉时呼噜却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识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姐姐们中途辍学后,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干活了,可父亲却从不让我去,他不仅是怜惜我单薄的身板,更主要的是想让我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我谎称学校补课玩到天黑才回家,一进门父亲一巴掌把我扇倒在地上。原来天黑了他去学校接我,才知道我撒了谎。从那以后我再不敢对学习有所松懈。不是怕父亲的巴掌,而是怕他打我一巴掌后失望的眼神。  相似文献   

2.
来城里念书两个多月了,我还没有回过家。回家看看的念头不是没有,只是一想起父亲那可怕的面孔,想起他那几句不冷不热的话,我就止住了脚步。父亲把我送到学校的那天,丝毫看不到他与弟弟嬉戏时的那份开心劲儿。到了校门口,父亲把一沓皱巴巴的钞票塞到我手里,那神态似有几分苦楚。分别时嘱托的话语更是硬邦邦的:“你不要老往家里跑,来来回回,要花好几块钱呢!”我一直把父亲的话记着———并且从心底里怨着他。他说的话让我感到我是他的包袱,弟弟才是他一生劳作的希望。我,一个初次离家的女孩子,回家看看则是浪费他的血汗钱。不过,我也算有骨气,…  相似文献   

3.
懂你     
我总以为父亲是个铁石心肠的人,每次打电话回家,话刚说完,父亲便在那一端挂了电话,他从不对我嘘寒问暖;总以为父亲是个极其吝啬的人,每次多用几块钱,便会对我板起脸孔,让我不敢正视那炯炯有神的跟睛;总以为父亲是个极爱工作的人,每次都要等菜凉了,才来吃饭,扒完几口,又开始工作。于是,在我心中,父亲便像一座高高的墙,让我不敢逾越。那天,父亲因为要去送货,所以顺  相似文献   

4.
正村庄里的孩童总爱玩闹,累了便倚着粗壮的树干歇息,让清风在树的荫庇下吹开黏着头发与皮肤的汗水。这棵树对我而言便是我的父亲,他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仍有愧于他。父亲在我小学时便调往外地工作,一个星期也见不了几次面。每次回来,他总是带着许多需要换洗的衣服,偶尔有些许零食——这是他特意为我而备,可我却不曾用一朵花迎接他的回家。  相似文献   

5.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是个寡言之人,吃饭期间,他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很少插话。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问道:"爸,怎么了?"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我与他合作过几次,对他印象不错。  相似文献   

6.
我的童年     
小时候,农村孩子大都中学毕业便回家种地,走不出一方水土。种好地多打粮食,一大家人和睦相处,是受到乡人普遍羡慕的。父亲也从未对我有过高的期望,他早早买好了一块宅基地,预备我长大后盖房娶媳妇。我上学的目的,无非是认识几个日常字,再知道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考试成绩的惟一衡量标准是看是否及格,及格便平安无事,不及格回家要挨骂甚至挨打,我也因此没少挨过父亲的打。  相似文献   

7.
正"你爸爸是干什么的?"这是我最难回答的问题。农民?肯定!工人?他做过。商人的成分他也有。一年四季,父亲的角色不断变换。该怎么回答呢?我想,父亲的工作,只有黄胶鞋说得明白。新年刚过,父亲便背起了行囊,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往往十天半月父亲才回家一次,只有农忙时才会在家多待几天。出门时的不舍,回家时的憔悴,中间行程的艰苦,父亲从不说给我们听。而我,却可以从黄胶鞋这里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我认识《时事》是在初三时,因为中考要考时事,所以我订阅了她。《时事》已陪我走过了3个春秋,她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的家庭。中考结束了,我把所有的课本都搬回家。父亲是个大半辈子锁在家里几亩薄地上的农民,他帮我整理课本时,发现了两本《时事》,便翻了翻,看得津津有味,嘴里还嘟囔着:“哈,居然还有‘三农’这种说法!”父亲爱上《时事》便一发不可收拾,常叫我去城里旧书摊上找《时事》。升高中了,父亲让我订两份《时事》,一份寄给他,一份留着我考试用。这几年,《时事》对我帮助很大,父亲确实也长见识了,他可以头头是道地说出中央又出台了什…  相似文献   

9.
一个上五年级的男孩,父亲大部分时间在外跑销售,家里只有母亲和奶奶,二人对小孩言听计从,偶尔也发发脾气,训斥几句,但往往被孩子强词夺理地顶撞回去。他只怕父亲,对于很少在家的父亲觉得挺陌生。“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父亲不在家的日子,他便毫无顾忌地玩到天黑才回家。考试不及格,他随口撒个谎搪塞过去。家里人后来有了紧迫感,怕小孩子小学都难毕业,于是请我去做家教。  相似文献   

10.
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是院里梨树上的梨子熟了,让我摘点儿进城吃。还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他早送梨进城了。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回答他,等休息时抽空回家。可我心里却想着,回家特意摘些梨进城,像城里没有梨似的。更何况妻子听父亲电话如此说,更是不以为然,还帮我算起  相似文献   

11.
父爱无言     
从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的,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更难得一见他的笑容,但他睡觉时呼噜却打得震天响。别看父亲不识得几个字,可对我们姐弟几个的学习却管得相当严。姐姐们中途辍学后,他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别人家的孩子像我这样大已经跟大人下田干活  相似文献   

12.
三月的怀念     
江南的三月 ,雨 ,淅淅沥沥地下 ,我和儿子带着纸钱 ,供品去给父亲上坟。翻过几道山梁 ,穿过羊肠小道 ,便是父亲的墓地。它座落在一个小山岗上 ,显得清冷、孤寂、荒凉……我与儿子一道小心而庄严地摆好礼品 ,不觉一股酸楚涌上心头。父亲命苦 ,爷爷还在 ,他早已撒手西去。看着长眠于青山的父亲 ,尘封的记忆便悠悠荡荡地浮出。父亲额头的标记 ,以及那满头的银丝 ,一切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父亲是个小学教师 ,我是他的孩子 ,也就自然成为他的学生了。那年月 ,父亲的工资才 3 0元 ,当时有许多民办教师为工资低下而纷纷回家 ,我父亲却默默无闻地坚…  相似文献   

13.
母爱的较量     
那是19年前的事了。那时我9岁,同母亲住在川南那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那时的我经常怀疑自己有没有父亲。父亲远在省外一家兵工厂上班,一年最多回家两次,住的时间也极短,因此他留给我的印象平淡得不如那个十天半月便到我们村子来吆喝一阵的补锅匠,他的模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爱     
父亲也有母亲般的爱———我怎么才发现呢 ?那是去年寒假 ,母亲因外婆家里有事 ,原来定好了去父亲的老家过年的 ,现在只有父亲和我两个了。父亲平时不爱说话 ,所以我总认为他呆板 ,不如母亲那样知我疼我 ,跟他出门———没劲。过年了 ,终于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不知是车票紧张还是父亲为了节约钱 ,他只买了一张卧铺票 ,把我安顿好以后 ,他便去硬座车厢了。车开时天已黑了 ,我感到有些无聊 ,便躺下睡觉 ,当一阵汽笛声把我吵醒时 ,已是半夜了。翻身刚要再睡 ,父亲来了 ,我不想跟他说话 ,便装睡。他帮我把毯子盖好后 ,站在那儿看了我好一会儿 ,才…  相似文献   

15.
换位思考     
记得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每次出门玩,父亲都会让我留个条说明去哪里了,几点回家。有一次出门我没留条,结果同学留我在他家吃晚饭,我一点没讲客气,就留了下来,这下可急坏了父母。我吃完晚饭回家已经快八点了,父母还没吃,他们还一直在等着我吃晚饭呢,问明原因后,父亲没有骂我,只有妈妈唠叨了几句,也很快被父亲制止了。同学有套《名侦探柯南》的漫画,  相似文献   

16.
<正>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很少回家。这年冬天,过了腊月二十三,父亲才回家来准备过年。母亲悄悄对父亲说:"胖子那钱都借了半年了,到现在也不说还,要不你催催他?"母亲嘴里的"胖子",是父亲的好兄弟,住在几里外的李家村。这是半年前的事了。一天,胖子叔突然到我家,提出要借钱,父亲也在家,正好手里还有三百块钱,就都交给了他。胖子叔临走说,最多半年,到年前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父亲     
父亲外出打工,已有两年没回家了。在这之前,他是每年年底都会回来,与我们一起过年的。记得两年前父亲出门的那天,我因为上课没去送他。回家后听母亲说他已经走了,我很愧疚,心里总觉得欠了父亲许多似的。后来,我就常对自己说,等到父亲下次再出门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要好好送送他。谁知父亲这一走,竟是两年没有回家。不过,父亲在外的两年里,经常会寄  相似文献   

18.
一2001年春天,我拜访南京农业大学老教授李扬汉先生时,他希望我能把父亲樊庆笙的一些往事写出来,“他的事,你们不写,世人不知道。”在他的鼓励下,我拿起了笔,独坐静思,慢慢打开尘封的记忆,往事一件件浮现在面前。1998年1月,天气特别冷,身患癌症已经四年多的父亲病情又加重了,咳嗽不止,浓痰中夹着血丝。在大家的劝说下, 15日,父亲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干部病房。医院的条件好多了,有中心供暖,室外是零下6度的严寒,室内却温暖如春。用药以后,父亲的咳嗽比原来轻了,精神也好多了。父亲原打算再住几天就回家。但医生为了彻底了解他的病情,照例要…  相似文献   

19.
矫友田 《成长》2007,(1):8-9
那年春天,通过一位朋友引荐,我来到省城一家电脑售后服。务公司工作。当时,老家还没有装电话,平时只能写信与父母联系。中秋节前夕,我写信告诉父母要回家过节。结果,因为公司安排加班而让回家的计划泡汤了。将近半年没见我,母亲有些不安,多次催促父亲到省城探望我。经不住母亲的唠叨,父亲便写信告诉我,他准备来省城一趟。这么长时间没见过父亲,我也非常想念他,也想借机会陪父亲在省城转转。于是,就回信将公司地址和电话告诉了父亲,让他下车之后给我打电话,我再去接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父爱无言     
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很小的时候,我便对他敬而远之。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女孩,从刚懂事起,便在潜意识中有了这样一个感觉: 父亲不喜欢我。于是我便小心翼翼地避开父亲的视野,除非有事,我不和他多说话。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