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采用电热分离法、清水漂浮法和振动分离法对不同样本中甲螨的分离时间、数量,样本的放置时间及电热分离所用热光源作了比较。结果证实,分离土壤甲螨时.采土深度以10cm为宜,土壤放置7天与立即分离所获甲螨数无差别。少量土样直用清水漂浮法,大量土样宜用电热分离法。而植被样本宜用振动分离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喷施NH4.NO3而建立一个人工模拟氮沉降浓度梯度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氮沉降浓度梯度下,土壤甲螨在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上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甲螨在低氮沉降下趋向表层,而在高氮沉降下则趋向深层分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粉螨属原已查得有粗脚粉螨A.siro庐山粉螨A.lushanensis及静粉螨A.immobilis等十多种.近年来,作者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芙蓉村的米糠中采集发现薄粉螨A.gracilis(Hughes.1957),经查对为中国一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面部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挤粘结合法对大连市210名面部皮肤病患者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91.90%,男女感染率和感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皮肤病患者均以重度感染多见,且感染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毛囊蠕形螨为优势螨种;蠕形螨面部寄生部位正确排序为鼻、额、下颌、颊部;不同职业间蠕形螨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学生感染率最低为碎69.57%,以工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7.30%和96.88%.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漏斗法对张掖市郊区农田土壤中螨类进行调查,共捕获土壤螨354只.结果表明,在东郊、西郊和北郊三个样点土壤p H值与土壤螨的数量分布呈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东郊和西郊为正相关性,北郊为负相关性.样点螨的数量比例为1.074∶1.794∶1∶1.338.西郊、南郊和北郊农田土壤中螨类呈表聚性分布,而东郊农田螨的分布为第三层(10-15cm)第一层(5-10cm)第二层(0-5cm).分布的差异与多样性指数表明,各样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东郊和西郊植食性螨分布较多,而在南郊和北郊营自由生活的螨较多.  相似文献   

6.
苹果园天敌对苹果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7-1998年在北京巨山农场苹果园用田间笼罩枝条的方法研究了叶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早期,天敌控制叶螨为害的作用较小,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天敌对叶螨的控制作用逐渐加强,天敌对叶螨作用的时间越长,对其控制作用越强,在0.2-3头/叶雌成螨密度下,天敌的控制作用成S型曲线,当雌成螨为2头/叶时,天敌的控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7.
用透明胶纸粘贴法观察蠕形螨感染率和感染度,了解赤峰地区在校大中专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状况,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蠕形螨感染与卫生习惯、面部疾患、宿舍分布、皮肤类型等的关系.结果483名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为19.05%,蠕形螨感染率低于国内人群感染率,并与生活、卫生习惯、宿舍分布、皮肤类型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50种储藏物中分离粉螨26种,隶属于6科18属,分别为粉螨属(Acarus)、食酪螨属(Tyrophagus)、嗜菌螨属(Mycetoglyphus)、食粉螨属(Alewroglyphus)、嗜木螨庸(Caloglyphus)、脂螨属(Lardoglyphus)、狭螨属(Thyreophagus)、皱皮螨属(suidasia)、根螨属(Rhizoglyphus)、食甜螨属(Glycyphagus)、嗜鳞螨属(Lepidoglyphus)、澳食甜螨属(Austroglycyphagus)、无爪螨属(Blomia)、嗜渣螨属(Chortoglyphus)、果螨属(Carpoglyphus)、薄口螨属(Histiostoma)、暑霉螨属(Euroglyphus)、尘螨属(Dematophagoides)亚目.上述螨类统属粉螨,它们是储藏物害虫,有些种类也可引起人体螨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211名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观察其面部皮肤状况。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为6.16%;男生感染率(7.34%)高于女生(4.9%);感染虫种多为毛囊蠕形螨,少数为皮脂蠕形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538,P〈0.05);采用清水、香皂、洗面奶、药皂四种洗脸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526,P〈0.05);学生住校与住家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2,P〈0.05);面额部的检出率高于其他部位,且油性与中性皮肤较干性皮肤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314,P〈O.05)。结论:永平县龙门乡中学生面部存在蠕形螨感染的情况,应加强对学生面部蠕形螨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食用菌害螨江西新纪录-速生薄口螨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一套初步的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该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报导了91年10月至94年7月间在江西的十二市县范围内采集到的284份食用菌样品中,分离出的螨类28种,其中含一新属种和一中国新记录种,初步确定了江西食用菌害螨的四个优势种,并进行了一定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一套经过实践为行之有效的食用菌螨类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行部编初中《动物学》课本中关于螨的介绍比较简单,特别是对“棉红蜘蛛是一种螨”的提法不甚确切。为了充实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利于生物学教学,本文就螨的形态,生物学及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宜春地区食用菌螨类及其侵染途径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92年以来,以宜春地区范围内采集到的226份食用菌样品中,分离出的螨类13科31种,并对其侵染途径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调查淮南地区储藏的40种中药材共400份,从中用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法分离出粉螨27种,隶属6科16属,污染率达100%,其中两种以上粉螨(含两种)污染的中药材达14种,占35%。可见中药材粉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江西食用菌螨类分类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已发现的江西食用菌螨类的10科和与食用菌关系十分密切的粉螨总科14种的形态特征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江西提出了江西食用菌螨类分科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的饥饿耐受性.结果显示尼氏真绥螨的耐饥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少(p<0.05);各螨态的耐饥时间随发育历期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4个试验温度(30、25、20和15℃)条件下,处于饥饿状态的尼氏真绥螨各螨态的阶段死亡率均具有正态分布特点,并可根据正态分布特点得出尼氏真绥螨的饥饿半致死时间(T50)和致死时间(T95).在30℃、25℃、20℃和15℃条件下,饥饿处理时95%的尼氏真绥螨个体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4、3.8、5.6和11.3天.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砖混结构房屋内,简易饲养设备条件下,进行人工室内饲养繁殖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 Ehare et Lee)试验,解决了尼氏钝缓螨冬,夏饲养成活率低的问题,摸索总结出一套室内饲养繁殖技术,适合在本地桔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对缝颚螨的分类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列出了采自江西的缝颚螨总科种类名录,共计5科属22种。  相似文献   

19.
100 g/L虫螨腈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的虫螨腈悬浮剂、50%丁醚脲悬浮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小菜蛾的药效试验,结果得出:在小菜蛾幼虫2~3龄前,使用100g/L虫螨腈悬浮剂30-50ml/667m^2效果最佳且无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透明胶的纸法,直接刮拭法和挤压刮拭法作现场调查。结果镜检共计2538人,检出人体蠕形螨者1749人,检出率69.19%。且不同年龄和工种人体蠕形螨的检出率均不同。井下工人比地面工人的检出率高;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似有增高的趋势;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率及感染度:毛囊蠕形螨均高于皮脂蠕形螨,且二者常混合感染。调查提示了矿工人体蠕形螨的感染率及感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