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研究大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特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语料库经过词性赋码、错误赋码、语义赋码、话语赋码和句法分析就能使我们从中发现大学生语言词汇能力发展的重要规律和特点。文章从研究内容、相应语料库的选取、检索软件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这3个方面就2000年以来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者面临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在词汇习得中引入网络语料库成为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汇习得进行理论阐释,并从词频分析、词语搭配、语义韵与构词法角度探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料库语言学的分支,国内外学习者语料库研究在近10年来得到了初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建库、研究方法介绍和揭示学习者使用特点等方面。王立非、孙晓坤(2005)较详细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学习者语料库的建库情况和发展,并对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与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学习者语料库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对近十年国内外学习者语料库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对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二语习得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我国学习者语料库的建设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新时期(1978年以来)英语语料库研究状况进行了一次文献研究。研究对象为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语言类15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英语语料库相关的研究文章。通过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英语语料库研究到90年代后期开始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对相关研究支持较大的有6种期刊。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研究者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学研究非常深入,但其他方面有明显不足,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笔者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相关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中,语料库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期刊编辑对语料库的了解及应用较少。通过介绍外语教学界基于语料库对期刊英文摘要进行的研究,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将语料库应用于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过程的方法,并对自建与刊物主题相关的专题语料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料库语料丰富,对语料库中语料的统计分析,可以为对外汉语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本文收集了近几年对外汉语领域使用语料库辅助研究的文献,归纳出语料库在研究汉语学习者习得情况、研究汉语语言现象、汉语教学工具书信息来源、回馈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作用。传统语料库在对外汉语领域未尽其用,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真正适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料库还有待研发和建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讨N.EI1is所倡导的二语习得的频率观。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现在没有多少证据支持语言输入的频率影响二语习得的观点,也没有多少证据可以反驳这一观.点。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语料库的频次分析用于二语习得理论,以期得出对教学实践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汉语负迁移是英语词汇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如何在英语习得中避免受汉语母语的影响,是广大英语学习者、教师、语言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语料库(特别是学习者语料库)的建立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写作、语法、口语和特殊用途英语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语料库也可以应用于二语习得中,帮助学习者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预知和验证从而减少汉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料库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词汇研究一直受到冷落。而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为词汇习得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窗口。根据二语词汇发展和表征的心理模型,拥有大量的语言实例的语料库不仅为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而且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韩国学生的汉语主谓谓语句习得为材料,讨论了利用语料分析法进行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中3个关键环节的分析方法:1)不同分析指标的比较;2)不同排列方法的比较;3)不同性质语料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在研究中,要有明确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基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语料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毛文伟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9):54-57,61
建立学习者语料库能为二语习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迄今为止的语料库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平台支持,存在着协同困难、重复劳动多以及升级、版权保护难等问题。通过构建整合型学习者语料库建设应用平台则能够极大地提高建设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By means of a narr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how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can or should be staged as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nt i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The study is limited to research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 rela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conflict.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topic are identified: a socially critical approach (SCA),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SLA) and a radical democratic approach (RDA). Notably, SCA and SLA are already established in the research field, whereas RDA is a result of our synthesis. The scope of the synthesis is limited to these three approaches. We follow up the narr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by comparing the three approaches to discern how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emerges as an educational content by using conflict as part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main results are that all three approaches tend to downplay the political and produce political sameness. The article ends by suggesting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at would fruitfully translate the idea of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into educational settings and enrich the political dimension as a concept in ESD in both practice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本文在回顾二语习得研究发展里程的基础上,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的研究。同时本文对20余年来中国二语习得的研究状况也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促进二语习得研究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二语习得理论分野之原因及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茜 《海外英语》2011,(10):337-338,351
二语习得的理论建设问题引起了不同理论流派的论争。文章分析了存在理论分野的主要流派、理论差异的原因以及国外学者提出的理论发展建议及理论评估标准。同时,文章探讨了国内二语习得理论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学者重点关注的二语习得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理论建设的不足,并指出理论的创新性和跨学科性是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自从乔姆斯基提出"言语能力"和"言语行为"这一对概念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焦点就转向了研究创造性的、规约性的过程与学习者语言的系统性上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与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既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性体系,又是一个以记忆为基础的程式性体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程式语的特性与功能,并阐述程式语认知心理研究对二语教学与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任务型语言学习的宗旨是以从事意义为手段便利二语/外语学习的自然发生,这种语言学习模式的应用是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该语言学习模式既保持自然性属性又具有应用语言学价值,能实现语言准确流利基础上的复杂,促使学习者的中间语系统越加接近目的语语法。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源于应用语言学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是其中的中间语理论、相互作用假设、输出假设、注意假设和语言处理双重系统原理,以及自然途径原理和程序大纲原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这些理论、假设、原理和机理共同为二语/外语学习自然发生提供了成套理由和逻辑基础,可以证明任务型语言学习理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认识该研究方法的特点对语言研究非常重要。现代语言学三大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以及它们对语料的态度各有特点,与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渊源也有本质的区别。对比分析显示语料库语言学是一种兼收并蓄、集定性和定量研究、归纳与演绎方法于一体的综合研究方法,它开拓了语言研究的领域,对描写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七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本文拟在概述研讨内容的基础上对本次会议作扼要评析,探索中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篡改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能力"观,歪曲斯基汉"任务的两个根本特征",炮制任务型语言教学"交际途径发展论"权威,虚构任务型语言教学"标志性人物",掩盖国外任务途径原理研究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真相,其作伪对国内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以及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构成了学术陷阱,造成了学术误导,成为学术研究谬误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