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高勇 《学周刊C版》2014,(7):104-10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构建的教学模式。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带着特定的结论按照教师所制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只是在重演.而根本谈上探究、发现与创造。探究性实验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构建的教学模式。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带着特定的结论按照教师所制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只是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器设备》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简单例子为引导,分析了当前《汽车电器设备》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中的不足,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中穿插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实验与实习相结合,加强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辅助工具的制作,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218-220
以北京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为例,结合安全工程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实验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明确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近几年对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不仅丰富了实践教学,完善了现有的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安全工程教育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生命的学科,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学生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加深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等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这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参与、机械接受转变为主体参与、主动构建,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构建生本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实验仪器和实验箱是学生完成电子技术实验的硬件基础,由于老化及技术进步等原因需要定期更新和报废。通过将成批报废的旧设备作为学生实习、课程设计等硬件平台,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仪器和实验箱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参与开发和自制新的实验设备,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消除对实验设备的神秘感、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实现了废物利用,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保留课本实验装置的同时,将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和产物检验结合,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直观。并实践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课,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改进实验”“完善实验”“反思实验”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现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助理实验员的选拔、培训上岗、考核、保障等四个位点和学生作为实验实训管理的责任主体,构建了学生参与的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实施"四位一体"学生参与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实训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效地解决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缺乏问题,整体提升了实验实训室的应用效果,真正实现学校、学生、教师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已从传统教学的辅助地位上升为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作为化学实验教学形式之一的演示实验有着明显的优点.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容易引导学生观察仪器和实验现象,使观察有目的的按步骤进行;同时教师的操作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然而,演示实验也有致命的弱点,即教师做学生看,学生参与程度有限,容易处于被动状态.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所以对演示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校实验设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演示实验中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高校演示实验教学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以Zigbee无线网络为载体的演示实验自动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教学、讲解清晰、讲解同演示设备同步等优点。系统采用主从方式,由教学播放器、从控制器、无线射频遥控器组成,能同时连接128台讲解实验设备,可全天开放实验教学,无需教师参与,提高了教学质量,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谈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专业基础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思想,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误差分析方法是实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分段教学的原则,在误差修正的教学中,热学实验主要教学任务是系统误差的修正。探索以系统误差修正的思路构建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从教学中清晰的体会到热学实验系统误差修正的方法,使之更好的理解实验设计思想,掌握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药理学”课程实验与任务教学法的特点,设计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案,包括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必要知识讲解,学生实验完成任务,任务评价、教学反馈共4个步骤,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体验较好,获得感强,实验积极性较高,对该教学法总体上比较满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具有对客观条件要求低、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培养学生责任心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同伴教学法通过师生间角色的转换,赋予了学生自主权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同伴教学法的实施现状分析,结合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同伴教学法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阐述了该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基本授课程序,并以“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为例展开教学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在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将教学方法改革为“学生准备实验,学生讲解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实验,学生做实验,学生论述实验,师生同评实验”6环节新方法。新方法在培养学生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协调合作能力、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验中设计了基础性和综合性两种类型的实验内容,基础性实验侧重信号处理方法,综合性实验侧重对系统的理解和仪器的应用。通过选择当前较为新式的仪器并组织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实验,帮助学生加强对该课程的认识、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VB实验教学,开展支架式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符合VB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是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文章论述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以及在VB实验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估价开放的特点。开放式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动性方面有其独特的效用,就开放式化学实验在教学方法、手段及内容方面做相应的改革,使之更适合于培养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本校实验设备和实验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开发了材料力学虚拟演示实验。虚拟实验演示具有虚拟性、实践性、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等优点,是对传统实验的完善、补充和拓展,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较严重阻碍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及创新意识。生活化的实验教学顺应新课改理念,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探索对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针对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针对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采气工程"课程特点,系统分析了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提出了启发、探讨、报告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相结合,自行研制实验设备与常规实验相结合,注重实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与总结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采取了引导式和激励式的教学保障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