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自控力特点,本文运用赵浩、张灵聪在2016年编制的《小学生学习自控力量表》对厦门市海沧区某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处于中等水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控感、自控倾向和学习自控力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好于六年级,女生好于男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运用《中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以及学业成绩的相关资料,对高二、高三351名学生进行研究,以探索高中生的学习自控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权威型比专断型教养方式更有利于高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高中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现状以及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42名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和学业成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的整体情绪智力发展处于中高等水平,但是情绪智力的八个因子发展不平衡。整体的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各因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模式不同,而且各个因子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力不同。据此,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高中生的情绪智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对漳州市一所封闭式私立中学的高中生进行情绪智力和学习自控力测验,选取情绪智力和学习自控力不存在显著差异的高二两个班级分别指定为实验班和控制班。采用情绪智力自我教育的方法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11周的实验干预。结果发现:实验干预对学生情绪智力和学习自控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实验干预对女生学习自控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对男生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分析实验班学习自控力高、中和低分组学生的变化发现,实验干预对高自控力学生学习自控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文章应用自编的《初中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学生学习自控问卷》对康桥中学、福州十八中、福建师大附中、永定高陂中学四所不同类型中学的初中三个年级的46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性别、是否是独生孩子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城市重点中学和农村普通中学上有显著差异;2)高低情绪调节能力组在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3)情绪调节能力及各维度与学习自控力及各维度有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学业情绪、学习压力对高中生学业成绩关系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学业情绪问卷、心理健康问卷中的学习压力分问卷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学业情绪存在年级与性别差异;学习压力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低唤醒、消极低唤醒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呈显著负相关.积极高唤醒 ×学习压力交互项、消极高唤醒×学习压力交互项均对学习成绩有预测作用.学习压力对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中学生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弄清影响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的人格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漳州市和福安市三所中学六个年级475名学生,对中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及学业成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结果表明:学习自控力、时间管理倾向、学习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的研究表明:学习自控力、学业自我概念分别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但关于学习自控力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目前尚无人研究。本文自编了学业自我概念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然后运用学习自控力问卷和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进行测验.探讨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分析表明;(1)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自控力在各个维度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其中成就自我与自控力各因素的相关最高.这可能说明了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上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对未来自己学习的期望对其学习自控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2)初步推断通过提高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希望能够对学生学习自控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重点中学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重点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⑴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中生高于高中生。⑵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男女生情绪智力发展不尽相同,男生情绪智力发展年级差异显著,而女生则不显著。⑶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都显著相关。⑷这3个相关系数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SCQ)与考试焦虑问卷对244名在校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情绪智力与考试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高中生情绪智力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考试焦虑在是否单亲家庭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特质性元情绪问卷(TMMS)和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328名高一学生进行元情绪与学习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高一学生元情绪总分及情绪注意、辨别与恢复三维度得分居于中等以上水平,且均无性别差异和生源地差异。高一学生元情绪与学习适应性及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中,情绪恢复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及学业成绩的相关较大,情绪辨别维度次之,情绪注意维度仅与学业适应性相关且相关较小,学习适应是元情绪与学习成绩的中介变量。建议在学业辅导与心理教育中加强对元情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1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量表为工具,探讨了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0.459,p<0.01),物理自我效能可以解释学业成绩变异的21.1%。(2)物理自我效能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跟学生的年级、性别、成绩水平有关,高三、高一学生的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高于高二,优秀组学生的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高于不良组,男生的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相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课外休闲活动状况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课外休闲活动状况问卷对濮阳市初中、高中共291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显著高于初一、高一、高二学生;(2)休闲偏好、休闲参与的性别差异显著,年级差异显著;(3)情绪智力与休闲偏好、休闲参与、休闲满意都极其显著正相关;(4)休闲参与、休闲满意两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它们联合解释情绪智力变异的12%。由此可见,中学生课外休闲状况对情绪智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小学四年级(10岁),初中二年级(13岁),高中二年级(16岁)的学生为被试,测试了个体智商、简单反应时、感知活动中复杂反应时、短时记忆活动中复杂反应时.并考察了它们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各个加工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与智商密切相关。(2)不同任务过程中反应时与智商的关系有各自特点。首先简单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较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小;其次,感知过程中的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较短时记忆过程中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小。(3)中小学生的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反应时与与智商的相关程度逐渐减小,变化情况呈先快后慢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研究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测查了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了不同性别、年级和成绩水平的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结果表明:(1)目前梁山县高中生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2)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中学生气质类型与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气质量表》,调查了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共计1104名学生。结果发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与气质类型无显著相关,亦即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不显著的。本研究未能证实存在有利于物理学习的气质类型。  相似文献   

17.
School success is closely linked to intelligence but also to non-cognitive factors such a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which non-cognitive factors predict secondary school grades and looks at reasons why female students tend to outperform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A sample of 554 German freshman students provided measures of general intellige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ience course choice, self-efficacy, self-perceive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est anxiety. Results show that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elf-perceive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ex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final secondary school success above intelligence. Females’ advantage in final secondary school grades becomes even larger after controlling for general intelligence. This advantage can be explained by females’ higher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howing more compensatory effort as well as self-control and taking more pride in their own productivity helps females to outperform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at secondary sch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