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勇于创新,在讲授《雷雨》这节课时,巧妙的运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这里,我们浅析一下翻转课堂实际操作的三个"翻转"、课前四环节、课堂五步骤和六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听了一节低年级综合性学习的公开课。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并搜集相关的图片或实物。课堂上,学生的桌上摆满了土特产,有桔子、板栗、山芋……一张张小脸红扑扑的,急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收获。  相似文献   

3.
近日到外校去听公开课,一位女教师执教的《华南虎》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片掌声。这节课也深深打动了我,激动和回味之余,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这节课的感受。课后和一位同行交流时,他无意说了一句话:“这节课的气场很足。”  相似文献   

4.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届课堂展示月“塘桥中心小学展示点”的展示课之一,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小学数学公开研讨课常选的内容之一.笔者执教这节课旨在构建和谐自然的教与学的活动氛围,打造真实有效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5.
1 案例背景 南京市教育局开展初中生物小班化赛课活动,2010年11月23日,南京市初中生物小班化说课比赛在梅园中学举行,笔者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七年级生物教师的说课比赛,并顺利晋级.2010年12月14日,南京市初中生物小班化赛课的决赛在建邺区南湖第一中学举行,笔者参赛的课题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人体的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过程,怎样开展一节生动而精彩的生物课?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让每个学生动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60-61
<正>众所周知,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小班化教学模式中任教的生物教师,多年来追随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和策略。现以初中生物学"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为例,谈一谈对小班化教学的探索。1小班化教学设计分析"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章第2节的内容,介绍了有关人体免疫防线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本节内容特点为: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7.
一、上课教师说课 庄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今天这节课的预设非常少,主要就是两个环节:一是认识平行,二是画平行线。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又会出现哪些问题,我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的。但这堂课的魅力也正是在这儿。就是因为最大程度地放开了.学生才能把他心中的问题、心中的质疑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听了师傅很多课,参加了很多次教师培训,也观摩了很多公开课,看了一些教学书籍,可是我对教学还是没有建立自信。我用了某君的教学设计,可是我的课还是我的课,无法呈现某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夏青峰“分数的意义”一课。感觉这节课平实、真实、扎实。不花哨.练习题少而精,作用发挥最大化,真是一节简约而有价值的好课。  相似文献   

12.
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解读教材要"扎实";教学设计要"扎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扎实";合作探究要"扎实";练习设计要"扎实";课堂总结要"扎实"。  相似文献   

13.
程嗣武 《教育文汇》2011,(12):33-33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忙课,听了区级大赛课22节,听了本校优质课评比活动课5节;市教科所叫我准备一节公开课,一有空就在网上和光盘上看名家的课。听课、备课之余,我总是在想一个"老调重弹"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才是学生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小班化教育呼唤小班化教师具有与此相适应的专业素养,而小班化课堂观察必然是小班化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一、课堂观察--规约小班化教师行为的内在需求 课常观察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美国的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所做的相心研究.这种科学的观察方法自然备受小班化教师的青睐,小班化课堂观察留给教师最鲜明的记忆是精确、直观、简约、有说服力的数据,它满足了教师对小班化课堂"精细化"反思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姚俊松 《班主任》2012,(3):29-30
“你家万琪又在我的课堂上睡着了,不过他这一睡,我的课堂安静多了……”我一走进办公室,一位刚在我们班上完课的老师就向我告状。旁边同事也跟着帮腔:“你要是能把这位‘仙儿’教好,那你真就成仙了……”  相似文献   

16.
刘洪武 《教育文汇》2013,(21):46-46
这天上午第三节课刚上课,我就注意到坐在教室中间的蒋军利同学一直在低头玩着什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我一边讲课一边走到蒋军利身边。  相似文献   

17.
张亚平 《宁夏教育》2013,(7):112-112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准备上课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2012年12月,学校组织教师赴山西太谷观摩,学习课改经验,虽然时间短暂,但太谷县以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为抓手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位教师到我校借班上课。课堂上,教师激情满怀,学生沉默寡言,两者的表现反差很大,可谓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下旬,深圳市教科院联合福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在彩田学校举办初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我执教了“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公开课,观课的专家、老师对我执教的这节课评价较好。于是,在专家和市区教研员的鼓励下,不揣浅陋,将最初设计、打磨过程及课堂教学呈现于此,希望与大家分享其中苦与乐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同仁的批评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我的成长离不开课堂。很多人说.我在课上课下判若两人,平日里文静少言的我,一旦站到讲坛上,便神采飞扬、光彩照人。是的,我对课堂情有独钟。课堂是我的人生舞台,是我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绿洲。这里有起点与希望,有收获与挫折,有笑声与泪水……一节又一节的课叠加成了我丰富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