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创新灵感的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转变教育观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这种时代要求,积极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2.
王芳 《考试周刊》2008,(51):190-19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强调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造型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而民族创新能力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 ,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 ,已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这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可以说 ,没有创新 ,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历史证明 ,唯有创新 ,一个民族才能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正借助其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领域已形成的优势抢占制高点 ,试图由他们来主导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使我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时代发展需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农村初中的基础教育任重道远,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好更多的具有极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又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论知识经济时代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创新包括知识和技术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临近,社会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核心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能否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应从学前教育抓起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发展,是我国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不得不面对的时代命题和历史选择。知识经济最本质的特点在于知识的创新与创新知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民族与国家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曹金殿 《西北职教》2009,(10):36-36
江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构建起来的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 ,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 ,其核心在于创新 ,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 ,我们教育中有很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 ,传统教育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是无法迎接和战胜挑战的。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 ,它必然落后于时代 ,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 ,江泽民…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就实际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试过极爱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鼓励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可以使学生神思天外,发挥最大的创造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说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实现积极的改革和不断的创新。传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要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此外,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奈斯比特曾经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想不想创新、能不能创新、敢不敢创新直接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决定未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