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电影的造型元素像"形象符号"一样为观众传达着其所要表现的含义。电影的直观性使我们很容易明白画面的外延,但只有接触到画面的内涵部分,才能达到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境界。蒙古族题材电影因其特有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道德理论观念,在电影的造型元素上均显示其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新世纪蒙古族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中的光影、色彩、声音进行分析,进而和阐释蒙古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并给人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装饰艺术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们通过劳动和智慧不断创作和发展的独特文化。装饰艺术的视觉和功能属性充分地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特征和审美追求,同时体现出草原民族的生活。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同时,又不断在历史进程中延续并发展着。蒙古族装饰艺术广泛运用在民族服装、寺庙建筑、金银器皿和皮毛刺绣等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族装饰艺术的风格,分析蒙古族装饰艺术的构成及来源,对其独特造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发展趋势和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东乡族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事项。东乡族头饰便是东乡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头饰主要包括男性的帽子和女性的头巾,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佩戴在头上的饰品。东乡族头饰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民族风俗和审美情趣,是东乡族文化的名片。本文主要根据东乡族头饰的特色、习惯、禁忌等来阐述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也形成了特有的服饰文化,其中又数妇女头饰文化尤为突出,传承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本文试从蒙古族传统妇女头饰的符号象征入手,探究其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创新,从而分析时代对其民族的审美心理定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海日寒先生《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一文中关于蒙古族电影发展与现状的不同见解,重在表现笔者对蒙古族电影的基本概念进行的思考,并通过《天上草原》、《嘎达梅林》、《黑骏马》等经典电影对此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针对蒙古族文化中作者和作品的"民族身份"进行重新阐释,意在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5,(6):74-79
远离草原文明的云南蒙古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族群互动格局下进行着文化的"在地化"发展。虽然在文化类型上与草原蒙古族相去深远,却依然保持、维系着其民族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所致,另一方面也与两地蒙古族的互动、交流相关,不断地复制、传播其族群性。随着云南蒙古族与内蒙蒙古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内蒙蒙古族为之提供符合民族认同发展的"文化素材"。两地蒙古族通过互动交流,建构起"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认同的建构,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9.
以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和现代室内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及蒙古族传统元素中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含义,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与设计目的,提出将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为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开辟现代室内装修设计新视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墨动画中优美的画面效果向世界传递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了动画艺术的视觉语言.巧妙地在动画片中运用民族视觉元素,推进本土动画的创作,以达到全民审美的艺术表现效果,成为研究水墨动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奉伊斯兰教的东乡族,服饰上既带有回族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其服饰及装饰艺术中的元素如色彩、图案、造型等具有丰富的符号学意蕴,体现出东乡族独特的民俗传统等文化内涵,具有传承东乡族民族文化的符号功能.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的史诗创作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审美倾向,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特质,该民族的远古史诗为我们提供了最为明晰的透视视角。本文拟就从蒙古族史诗的二元特征入手,从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的共存、虚实结合的艺术描写手法、人物塑造上的二元特征入手,阐释与比较蒙古族史诗的文化特征和文学审美的独特走向。  相似文献   

13.
元上都的存在对蒙古族文化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上都位于蒙古族文化圈的南缘,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所造就的生产生活方式,弥漫着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气息;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生活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上都的政治地位有利于使蒙古族文化成为这里的主导文化;巡幸上都的政治意图使蒙古族文化成为凝聚民族共识的桥梁与工具,客观上有利于民族成员在这里达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巩固.其他民族的成员来到这里感受、接触蒙古族文化,也有利于其主体文化地位的奠定并扩大其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相较于其他民族舞蹈来说,蒙古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对于蒙古族舞蹈的形体分析和审美探讨,能够在了解舞蹈情感内涵的基础上,促进舞蹈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蒙古族舞蹈,探究了蒙古舞舞蹈中"力"与"形"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蒙古族舞蹈的身韵、风格、体态等,有助于蒙古族舞蹈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经济分为蒙古族特有经济和同质经济两种。草原畜牧业、蒙医药业、蒙餐业和蒙文信息产业等都属于蒙古族特有经济。蒙古族特有经济的发展对于蒙古族及蒙古族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想发展蒙古民族就先要发展其特有经济,而蒙古族特有经济作为少数人的生计.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传统图形反映了民族与地域文化,折射出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符号所指的内涵.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分析蒙古族传统图形语言,通过对蒙古族部分具有代表性符号的解读,揭示符号的意义及其所蕴含的独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著名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在他近40年写作生涯中,根札民族历史的厚土,运用各种体裁形式,调动丰富的民族文化积累,塑造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马背上民族的系列传奇式英雄人物。其代表作《大漠神雕》等系列作品获首届“世界蒙古文学作家大会”颁发的“成吉思汗虎头令牌”国际特别奖。本文就其文学作品中以写英雄人物为题材来高唱英雄赞歌,用以展现民族精神、弘扬优秀人物高尚品格方面,从思想内涵到  相似文献   

19.
电影艺术形象的传达,主要表现为连续运动的具有造型性的画面直接诉诸于受众的视听觉,即受众对艺术形象的接受就是对造型性画面的接受,造型性画面成为艺术内容传达的载体。电影画面造型的形式美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其所呈现出的构图造型和色彩造型所组成的画面叙事语言,构成受众对电影画面造型的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修辞艺术达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境界,其审美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日常生活及古代故事题材营造诗意氛围;开掘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通过继发性修辞建构产生审美效应;他还通过"张艺谋电影"的品牌意识实现了电影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