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章学诚在其著作《校雠通义》中提出, 目录学的主旨在于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是对西汉的刘向、刘歆《七略》以来目录学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章氏还总结和提出了互著、别裁和辨嫌名等著录方法,并认为这些著录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揭示目录学主旨而服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目录学主旨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目录学思想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学术传统。目录之学,乃学中第一紧要之事。从考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话语本体的起源入手,对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进行哲学解读,展开关乎孕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之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思想的源流与秉承及其乃中国传统目录学形而上之道两个角度对之进行更为深层、关乎其内涵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研究,一个极富价值的特点,便是溯古达今,扼论学术简史的精彩笔法.这部分内容,是其较此前研究诸作改进完善的闪光点,尤其与张舜徽极看重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有关,也最能体现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风格.今天我们凭借前贤的成果对传统目录学进行更为深入、系统、全新之研究,对于张舜微的目录学成就不能不给予相当的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追溯了"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作为目录学学术思想提出的过程,并通过对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所附《四部分类源流一览表》所列古籍目录类目变化的分析,论述了"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作用在古籍分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11-117
章学诚重视学术源流的疏浚,而不是泛泛的学术考辨。他认为纷繁芜杂的图书差异和门类众多的学术纷争都可以转换为源流之辨,而目录学的旨趣即在于通过疏浚学术源流,引领"流"意义上的现实图书和学术回归"源"意义上的理想状态,从而将图书和学术化约为历时性的时间序列,而不是共时性的空间秩序。源流二分既是他考察图书、学术的根本视野,也是规范目录学理念和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疏浚学术的"源流",才是章学诚久执不改的目录学信念。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的目录学研究渗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思考。他从历史积淀角度探讨了目录学知人论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互著、别裁传统的形成,把目录学研究推进到历史的深度。是目录学研究的理论性推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简述钱基博宏丰的目录学著作中代表作的著述实践和巨大成就,论证了他“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这一体现目录学精髓的目录观;其达到“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境界的“博学多识,提要钩玄,融会贯通”的目录学理念、功底和造诣,对于今人研治目录学、编纂提要、提供研究导航,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批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多被称为我国目录学之目的、任务、核心和优良传统.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9.
古代戏曲目录对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戏曲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是产生较晚的分支,它在著录方式、分类方法、著录重点方面与综合性目录皆有极大的不同,对目录学多具补充和发展之处,更体现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以目录学的发展规律为核心,研究了目录学的功能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到推荐文献、传播学术思想,再到知识记忆与学科导航的渐进过程;探讨了目录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功能朝纵深拓展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学的发展趋向简论马学博(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1对传统目录学理论的反思我国目录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曾一度成为“显学”。然而历史的辉煌并未延续下来,在现代信息社会环境中,目录学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12.
论《通志·校雠略》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三方面分析了郑樵的目录学思想,探讨了<通志@校雠略>这部目录专著,开创了目录学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对研究学术源流派别,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今对后世影响甚远,今天研究它仍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与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伟涛 《图书馆》2004,(3):103-104,106
章学诚是我国古典目录学集大成者,其目录学核心思想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余嘉锡继承和发展了章学诚这一目录学思想,文章从目录学思想、类例理论、编目方法和看待书目情报职能几个方面对章学诚和余嘉锡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直斋书录解题》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编著的著名私目.因其著录的图书数量众多和解题精审而获得历代学者的赞誉,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解题言简意赅,涉及内容广泛,但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大致论及作者、书的价值、内容、取材、体例、真伪、撰述时间、学术源流、图书版本等.为考证、辑佚古代典籍和辨别图书真伪"之所必资",并有利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相似文献   

15.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研究,一个极富价值的特点,便是溯古达今,扼论学术简史的精彩笔法。这部分内容,是其较此前研究诸作改进完善的闪光点,尤其与张舜徽极看重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有关,也最能体现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治学风格。今天我们凭借前贤的成果对传统目录学进行更为深入、系统、全新之研究,对于张舜徽的目录学成就不能不给予相当的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孙德谦的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介绍孙德谦的生平和著述开始,论述其目录学思想主要是在章学诚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并对其目录学思想进行评述,进而论述了其在目录史上的地位及春目录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是一门新兴的专科目录学,它以目录学原理为指导,以中国历史书籍的发展源流和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历史书籍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它通过揭示历史书籍及其目录的演变过程,力求"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阐明中国历史书籍的编纂形式、内容及价值,以便为史学爱好者指引读书门径,为历史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书目资料。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是历史科学的辅助学科。历史科学具有三个特点,即客观性、科学性和阶级性。作为辅助科学的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理所当然地也具有这三个特点,它必须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四化服务,应该成为阅读中国历史书籍的门径之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述钱基博宏丰的目录学著作中代表作的著述实践和巨大成就,论证其“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目录观以及“博学多识,提要钧玄,融会贯通”的目录学理念、功底和造诣,对今人研治目录学、编纂提要提供研究导航,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道安编撰的《综理众经录》总集名目,标列译人,铨品新旧,开佛典目录学之先河,创后世佛典目录编制之典范,显我国目录学“辩章学术、考镜源流”之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