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知识融合转化是认知主体解决复杂问题中基于多元认知策略进行复杂性思维的实践活动。为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复杂问题的圆满解决,知识融合转化应根据其内涵、特性及对多方协同创新的需求,遵循“非机器”隐喻认知的基本特征,采取以“系统”思维为基础、以“生命”隐喻为基本形式、以“生态”隐喻为基本保障的多元集成认知策略;在方法论层面,也要选择以整体论方法为指导、以新还原认知方法为具体手段、以网络认知方法为深化方式的多元集成认知方法。针对“机器”隐喻认知所形成的简单性思维,基于情理融通器官和知行互动器官综合集成而形成的多元认知方法,能使认知主体在复杂思维中同时自我实现知识向上与向下的因果作用和融合转化,最终确保复杂问题得到协同创新解决。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思维下的复杂人及其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俊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144-145,152
复杂性思维是复杂系统的探究方式,运用复杂性思维可以形成有益的复杂人观点。复杂人动态多变的同时具有相对有序的一面。通过“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自组织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复杂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组织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复杂性杌理;指出学习型组织中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活力,组织与环境问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初步建立了学习型组织的层次结构模型及复杂适应模型;阐明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复杂性的要求:指出知识管理对学习型组织的重点是组织战略、知识交流、分工与合作以及知识聚合等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陈钰芬  胡思慧 《情报杂志》2024,(3):165-172+78
[研究目的]复杂知识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支撑,也是企业或区域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该文旨在全面把握知识复杂性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进展,为知识复杂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测度理论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知识复杂性研究的相关文献,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知识复杂性测度方法的核心思想、理论基础和计算过程,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层次和优缺点,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反射法主要基于知识的空间分布异质性间接衡量知识复杂性,虽然原理简单且操作相对容易,但无法揭示知识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元素依赖性指数利用知识组合频次衡量知识元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进而反映知识复杂性,忽视了其他影响知识组合的因素;结构多样性指数通过知识组合网络拓扑结构的多样性反映知识复杂性,综合考虑多个网络结构指标,并经过大量数值模拟检验,但存在估计结果不稳定、仅适用于二值网络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复杂性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许多传统学科所借鉴利用.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复杂性理论给知识管理所带来的新发展后,对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和复杂性理论的结合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文章认为,任何一个学习型组织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而组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管理中知识的生命循环过程.并对三者结合的产物--开放式企业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风险是不确定的危险,可以表示为事件发生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工程风险具有复杂性,因此,工程风险是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对工程风险存在认知偏差,我们通过对工程风险的认知偏差中的主观概率进行分析,从而解释在对工程风险的认知中公众对风险的认知与实际的客观风险之间存在差距;专家和公众对风险的认知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差异;个体对风险认知会改变;个体对风险认知最终趋同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视觉、思维、认知规律三个关键概念虽然都可以归结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论起三者之间的关系却似乎关联度并不是太紧密。传统心理学认为,知觉(视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而且具有解题功能,它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认知则是指通遗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知识性工作,产品研发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生产性任务细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无法适用于这种管理情境。因此本文提炼出知识性任务的概念和复杂性的内涵,指出研发团队成员之间的认知差异是知识协调的重点,发现知识学习是降低或消除认知差异的根本所在。结合现有的协调机制,将团队的知识学习划分为成员的经验学习和协同学习,进而系统地描述了知识性任务情境下产品研发团队的协调机理。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期国外有代表性的几个团队复杂性模型,并从团队认知、层次结构、时间发展和要素互动上分析进行了评析,以此提出将团队视为复杂环境下的社会系统,考察团队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特征,以及团队中多样化的要素互动,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团队复杂性研究将有助于团队知识创造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系统都可以使用网络模型进行描述,复杂网络的结构和性质研究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基本理论,研究了城市交通网络的复杂性。通过收集城市交通系统数据,运用spaceP方法把城市公交系统进行抽象成一个复杂网络。提出了网络最短路径计算方法。统计分析表明该网络不是一个羌尺度网络,但仍然具有小世界现象。  相似文献   

11.
周键  王庆金  周雪 《科研管理》2021,42(5):70-78
创业战略多样性实现过程中,创业认知和知识基础是关键性前因变量,现有研究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本文从社会认知和知识基础理论出发,探讨创业认知对新创企业战略多样性的影响,构建创业认知通过知识多样性影响战略多样性的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吸收能力对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188份创业者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业配置认知、意愿认知和能力认知能够显著提升战略多样性水平,知识多样性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知识多样性与战略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丰军  林正奎  赵娜 《科研管理》2019,40(3):153-16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在线知识社区协作冲突影响模型,探讨了知识异质性、群体分化、隐匿性、任务复杂性和协调机制对协作冲突的影响机制。以364个英文版Wikipedia条目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异质性和群体分化与协作冲突呈正向关系;隐匿性与协作冲突呈倒U型关系;任务复杂性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隐匿性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协调机制正向调节知识异质性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群体分化与协作冲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丰军  裘江南  张野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48-1457
本文从群体认知的视角,基于社会认知论,从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认知情境三个层面提出了OKC协同知识建构中影响群体共识的五个因素:成员参与度、知识异质性、认知对象复杂度、沟通协调和群体结构,并构建群体共识影响模型。基于351个英文版Wikipedia样本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成员参与度不仅对群体共识存在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影响知识异质性和沟通协调对群体共识产生间接影响。认知对象复杂度对群体共识存在负向影响。此外,群体结构能够调节知识异质性、沟通协调与群体共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余芬  樊霞 《科研管理》2022,43(12):173-181
创新持续性对于企业构建动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激励企业持续创新仍是学界迫切希望解答的关键问题。基于高阶理论和认知视角,创新性地将高管认知拓展为高管认知水平和高管认知独特性,并分别通过文本分析法和文本向量法进行捕捉,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高管认知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持续性。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对技术创新的认知度越高,越可能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高管对技术创新的认知视角越独特,企业创新持续性显著更强,且二者具有互为增强的效果。同时,考察典型的中国特色因素—行业管制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行业管制水平较高时,高管认知水平和高管认知独特性对企业创新持续性的促进效果显著更弱。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高阶理论以及高管创新认知的特征维度,深化了不同特征的认知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内容,并对认识中国情境下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持续性问题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特定的社会化科学结构与主体创造性思维的交互作用是跨学科研究的创意来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理论分析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过程,引入创新单元和创新个体之间的知识创新与认知扩展的互动关系视角建立跨学科团队的知识创新模型,揭示多学科知识和创造性思维在内的异质性整合和认知调整,解释创新个体间知识关联与运动促进认知发展过程,和实现跨学科团队知识创新目标的本质。通过对模型性能及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得出,累进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改变网络的知识分布状况,共同扩充个人和群体的知识存量,提升跨学科团队整体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息  李文亮 《科学学研究》2016,34(1):99-106
现有理论对于不同特征的知识如何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由此为实践带来的困惑是企业获取何种外部知识才能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以我国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了知识特征(隐性知识与复杂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以及运用权变方法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在知识特征与突破性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复杂性知识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结构维度正向调节隐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而认知维度正向调节复杂性知识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of group-based work as a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 in fostering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Relying on insights from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 paper develops a set of propositions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forms in mediating the effect of group-based work on knowledge sharing. Our view on group-based work is grounded in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as occurring through interaction. This perspective emphasises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as the foundational basis for knowledge sharing and learning. Group-based work structures communication and creates conditions for sharing knowledge among organisational members. Drawing on 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that reveals tha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cognitive styles and, thus, process and interpret information differently, the paper proposes a link between cognitive styles and preferences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forms. It suggests that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group-based work depends on whether the latter supports culturally preferred communication forms.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内容提供商如何借助万众之“智”谋求自身之“惠”,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服务主导逻辑,构建概念模型,采用386份配对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力提供商是万众之“智”最重要的源头,新服务体验者重要性居中,平台企业重要性最弱;内容提供商从这些源头获取的知识对其新服务开发(NSD)绩效有促进作用,其中,显性知识对新服务数量的促进作用更强,隐性知识对新服务评分的促进作用更强;高复杂性任务抑制了显性知识获取对NSD绩效的促进作用,激发了隐性知识获取对NSD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使得“企业知识获取—企业创新绩效”这一理论体系在“互联网+万众创新”的平台生态圈中发展和深化,为内容提供商从知识源、知识类型和任务复杂性全面审视进而实现以万众之“智”谋得自身之“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王雷  朱莹  王圣君 《科研管理》2021,42(1):156-167
本文从知识复杂度出发,探索代工专用性投资类型(资产类专用性投资和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与治理机制的匹配关系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应用AMOS17.0和SPSS16.0对229个中国代工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不同治理机制对不同类型专用性投资与海外知识获取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效应。具体来看,合同治理与资产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有积极影响,关系治理与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有积极影响,而不合理的匹配关系(即合同治理VS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关系治理VS资产类专用性投资)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是不显著的。(2)专用性投资类型与治理机制的匹配效应随知识复杂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看,在知识复杂度较低的情况下,合同治理与资产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知识复杂度较高的情况下关系治理与人力资本类专用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海外知识获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上述研究阐明了代工专用性资产类型、治理机制和知识复杂度的匹配关系对海外知识获取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代工企业依据专用性资产类型和知识复杂度选择适宜的治理机制,进而获取更好的海外知识获取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