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城市街道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的产生而形成,在“前汽车时代”,街道基本保持了宜人的空间尺度,街道承载的功能也比较综合。“后汽车时代”以来,城市街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街道所具有的功能开始逐渐分化,快速路、步行街、商业街开始出现。本文试图从萨迪夫先生提出的“后汽车时代”的概念着手探讨城市街道的形成过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城市街道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
白桦 《世界发明》2009,(12):40-43
北欧人的设计情结体现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机场这样庞大的建筑,还是城市、街道、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甚至是生活巾的小物件里,都浸透着北欧人简约、质朴而纯粹的文化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景观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化.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从城市整体景观现状出发,分析城市街道空间、广场景观空间、公共绿地空间的多样性,更好的营造现代城市景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规划建设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城市商业步行街建设的热潮折射出现代城市人对适合人尺度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的需求回归。中小城市要积极慎重地建设商业步行街,规划建设商业步行街要重点考虑步行街的定位、交通组织、建筑空间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趋向于绿色化、健康化和多元化,对城市街道文化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生活环境,减轻现今都市生活带来的压力感。本文在介绍城市街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出现今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要点,为街道景观的布局设计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为构建特色的城市街道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建筑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平面布局与视觉秩序,不仅仅关乎建筑空间的美感,还影响着城市建设规划,提高街道建筑空间的视觉秩序已逐渐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以建筑空间视觉秩序为切入点,切实探讨如何在平面布局形态设计中提升街道建筑空间的视觉秩序,促进我国建筑布局合理化发展,提升建筑美感,建设出更为美观的、舒适的街道建筑空间,推动建筑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中,城市街道规划问题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城市街道建设与管理是城市形象的象征,街道建设过程的设施投入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所以城市街道规划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与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联系密切。随着我国城市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建筑物城市街道数量也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必须要做好城市街道规划,进而实现建筑物与道路、交通运输事业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和谐发展,又可以最大限度美化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8.
吴智萤 《科教文汇》2009,(17):272-273
现代城市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又结合地形,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的设计。高品质的街道空间应该是既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又强调入性化设计的具有多重意义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校园环境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意义。阐述了按照人性化原则对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了广场景观、街道景观、建筑小品和绿化环境景观的设计。本文诣在强调建造一个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更重要的是考虑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建造一个实质空间环境,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注重人性化的校园景观设计理念更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建筑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或城市之间的中间领域,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郑州市为例,利用POI数据与随机森林模型精准识别2007年和2017年城市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分布特征,并运用定量模型多尺度分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①整体结构特征上,郑州城市内部生态空间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明显增加,生活空间所占比例相对稳定,生产空间的数量与所占比例变化波动较大。②辖区尺度上,郑州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度不断提高,部分区域呈现出由拮抗时期向协调耦合时期的转化,协调度与耦合度存在一定的空间一致性。③街道尺度上,郑州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度平均水平从磨合时期转为协调耦合时期,其空间差异明显减小,“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度平均水平由中度失调转为基本协调,协调度水平明显提升。本文通过对城市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耦合协调度的多尺度分析,旨在为城市层面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陈震 《今日科苑》2007,(24):169
一、建筑设计(一)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  相似文献   

14.
19 世纪中叶,英国伦敦飞速发展,数以千计的新房屋、商店、办公楼、工厂和学校在马路两边林立起来.但由于马路窄小,人流如潮,城市交通变得十分拥挤.一旦有马车通过,整条街道便铍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妨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核密度分析和基尼系数,研究全民健身路径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表明:(1) 2012-2018年西乡塘区全民健身路径整体呈"东南多、西北少",路径布局向均衡化、公平化发展,但空间上仍存在显著的城-郊-乡差距;(2)2012-2018年西乡塘区全民健身路径资源配置整体公平性从比较合理发展为相对公平,但不同街道、乡镇的路径建设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资源配置最充足的街道和乡镇分别是心圩街道和双定镇,各街道(乡镇)的人均路径场地面积差异也较大,且均未达到国家要求,还需进一步建设完善.  相似文献   

16.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试图从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景观和营造等几方面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步行空间的设计要素的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居住区街道空间设计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核密度分析和基尼系数,研究全民健身路径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 表明:(1) 2012-2018年西乡塘区全民健身路径整体呈"东南多、西北少",路径布局向均衡化、公平化发展,但空间上仍存在显著的城-郊-乡差距;(2)2012-2018年西乡塘区全民健身路径资源配置整体公平性从比较合理发展为相对公平,但不同街道、乡镇的路径建设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资源配置最充足的街道和乡镇分别是心圩街道和双定镇,各街道(乡镇)的人均路径场地面积差异也较大,且均未达到国家要求,还需进一步建设完善.  相似文献   

19.
街道景观是体现小城镇人文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外部空间环境,是小城镇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新时期城镇化与现代化快速发展,特色型小城镇需要坚持保护原有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良好的街道环境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形象塑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以小城镇街道景观为切入点,分析小城镇街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街道景观整治思想和方法,希望全面有效地改善小城镇街道景观环境,积极推动传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迪光 《百科知识》2014,(17):59-62
正2013年6月,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松口古街,从20多个省区市申报的近百条街道中脱颖而出,入选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松口古街区的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历史建筑、历史习俗等,至今保存完好。现存自明代至民国时期所建的街区布局合理,历史建筑及空间格局保存完整,居民仍生活于此,保持着曾经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