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通新华社新加坡分社电话,告知朱昌都五一前夕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向他表示祝贺,他却连声说自己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之后他又在来信中写道:“给予我这么高荣誉,确实受之有愧,我只能视之为集体的荣誉,视之为组织的关怀和勉励,视之为鞭策自己做好工作的动力。”朴素的言辞反映出朱昌都一贯谦虚的作风。 新华社国际部高级记者、现任新华社驻新加坡分社首席记者朱昌都与全国近3000名劳模一起接受党和祖国给予的崇高荣誉,新华社国际部的同志都为之感到光荣和骄傲,大家说朱昌都是位好同志、好党员、好的基层领导,称赞他敬业爱岗,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的好品德;称赞他为人厚道,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27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河北赵村党支部书记赵启良和其他近300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一起接受了党和人民授予的崇高荣誉。  相似文献   

3.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胡锦涛总书记特地前往医院看望,并号召全军官兵全国档案工作者向他学习。这是党和国家对刘义权同志最大的褒奖。为什么他做到了这一点?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始终树立和践行了正确的档案观。  相似文献   

4.
碧血凝辉煌平凡见精神──记新华社金边分社首席记者朱昌都张锦芳3月30日,新华社金边分社首席记者朱昌都在采访时被炸伤了。当天上午8时左右,数百名柬埔寨人在柬王国首都金边的国会大厦前集会。作为时刻注视着柬埔寨风云变幻时常驻记者,朱昌都闻讯后驱车前往现场采...  相似文献   

5.
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体质瘦弱而又精神矍铄的年近八旬的老人,1米65的个头,说起话来,幽默文雅而又富于哲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的右眼视力0.4,左眼近乎失明、右手臂写字不便的情况下,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在医学科普这片天地里,奋力地拼搏、耕耘,用伤残的肢体为科普事业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离休16年中,他共撰写医学科普稿件9875篇,被全国24个省市的211家报刊、电台等新闻单位刊登稿件3270篇。他多次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先进离休干部,前不久又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他就是济南军…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0个教师节,也是尹嗣唐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因在教育战线上爱岗敬业、呕心沥血、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获得了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了解尹嗣唐的人都知道,他这个先进当之无愧,几年来,他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7.
新春伊始,全国档案界又一次迎来盛事——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全国档案工作者四年一度的盛会,200余名代表欢聚一堂,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表彰大会于去年12月10日在京召开。大会共表彰了先进工作者289人、先进生产者47人、先进集体78  相似文献   

9.
11月2日,由中央文明委组织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表彰了一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我市少年先锋报社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也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媒体。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工作者是当有名英雄还是无名英雄,不仅是图书馆工作者“自身评价”的论题,也必然涉及到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评价及图书馆形象的再塑。在此,我就该论题谈些认识。一、榜样效应镜头一:“1989年7月18日,国务院授予徐效钢‘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成为图书馆界唯一的全国劳模。1990年他先后在沪、  相似文献   

11.
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12月19日做出决定,授予99个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66名同志“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12名同志“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同志,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新疆此次有4家单位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人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杨木的足迹     
离去不久的80年代,对瘦小精干,刚逾花甲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国际部副主任杨木(原名杨穆俊)来说,是他33年记者生涯中最具“风采”的一页:1980年2月,被任命为新华社曼谷分社首席记者;1984年11月,被评为全国一等优秀新闻工作者;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十年里,他还出版了四本著作。然而,沿着杨木的足迹寻访,都是鲜花与荆棘伴  相似文献   

13.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新聞方面社会主义建設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今天在我們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我国文化教育战綫上一次空前盛大的群英会。参加这次大会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代表,来自我們祖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不同的工作崗位;有工人、农民,也有其他阶层的人;有共产党員、共青团員,也有各民主党派的成員;有青年知識分子,也有老知識分子;有专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闻界有十七人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四月二十九日召开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他们是:山西省《童话大王》杂志社社长赵岩平,大连人民广  相似文献   

15.
杨木的足迹     
离去不久的80年代,对瘦小精干、刚逾花甲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国际部副主任杨木(原名杨穆俊)来说,是他33年记者生涯中最具“风采”的一页:1980年2月,被任命为新华社曼谷分社首席记者;1984年11月,被评为全国一等优秀新闻工作者;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十年里,他还出版了四本著作。然而,沿着杨木的足迹寻访,都是鲜花与荆棘伴生。这位老新闻工作者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全国"三八"红旗手周显康女士个人档案征集进省档案馆保存。周显康,云南昆明人,生于1927年5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82年成为滇南地区唯一的女高级化验工程师。参与制定了我国金属锡第一个部颁标准化学分析法,参与制定和修订《锡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国庆十周年时作为先进科技工作者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曾先后获得多项全国或省、部级荣誉: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这个工作,是比较令人瞩目和尊敬的。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应有什么样的追求?具备什么样的情操?甘苦是什么?……对于这些饶有趣味的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陕西记者贺俊文同志的事迹,给我们做了较好的回答。贺俊文同志从事新闻工作已二十年。他说:“一个记者最大的乐趣有两点:一是对工作的无止境的追求,二是他所采写的稿件受到党和人民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所采写的稿件就有二十篇分别被评为中央台或全国的优秀稿件,受到了奖励和表扬。同时他接到了大量的听众来信,殷切希望他为四化大业采写更多的好稿件。这些年,他除了被评为中央台的优秀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一级)外,还被评为广播电视部的先进工作者和中央直属机关的先进工作者。在这些成绩和荣誉里面,渗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四年一度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59个、先进工作者45名。昌图县档案局长姜艳娟是辽宁省唯一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档案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陈世炬为她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姜艳娟自2009年9月任档案局长以来,全身心投入档案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求实奉献。在她的带领下,全县档案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档案资  相似文献   

19.
“把最好的作品献给人民”。这是嘉兴电视台社教部主任陈伟力从事电视工作以来不懈的追求。几年来,他不负电视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神圣使命。 自1993年以来,他连续获得市广播电视局、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嘉兴市“十佳”编辑、记者荣誉称号。他领导的社教部获得1994年度嘉兴市先进集体称号。三年中,陈伟力有四件作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第三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在福州颁奖,共有8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和11项三等奖产生,这也是王选院士逝世后,以他命名的这一重大奖项的首次颁奖。来自全国主要通讯社、报业、广电和网络媒体的新闻技术工作者200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