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小说"走向城市"叙事蕴涵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英雄悲剧的普通人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看,悲剧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人性迷失的悲剧等四种形式。文本呈现悲剧风格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矛盾、作家的立场和视角等。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继承了诗体文学中的落花意象传统并把它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具有深厚的美学意蕴。它以“花魂”、“落花”寄寓理想人格美的追求和作者的人生悲剧意识,以葬“落花”加深死亡的悲剧意识并表达永恒的灵魂自守,标示着小说美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悲剧主人公杜十娘,为追求诚挚的爱情、自由幸福的生活,不幸以身殉情。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的人性美,也揭示出酿造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主人公悲剧性格具有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在于关注人性深层次的扭曲与无奈。它并不排除英雄成为悲剧主角的可能,但却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平常人,在对平常人生的体察中提示其悲剧性。根据其造成的原因,新时期小说悲剧意识存在如下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酿造形态、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影响形态、人性缺陷导演形态等。  相似文献   

5.
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其创造性的“环境与性格小说”丰富了悲剧美学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以其震撼人心灵的悲剧显示出不同的美学品格。本文以哈代悲剧小说中不同的主人公为例 ,探讨哈代悲剧小说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悲剧不是文学理论或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因为,神话中的英雄是无人称和无个性的集体命运的代表。神话故事也仅仅是事件的,而且只是活动的事件性而没有扩及到心里领域,所以它不具有构成悲剧所需要的个性特征这一要素,它仅仅是美学意义的悲剧的材料,因此,对于上古神话的悲剧,与其从美学上来探讨,不如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发现悲剧所积淀的蕴。本文试就羿和鲧、娥嫦与(果攵)手的神话悲剧来探究它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从而找出神话悲剧的特点。敬请指正其间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在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鉴赏上,从悲剧美学的精神层面,努力追求本真元气与英雄之气、风云之气,从而达到纵横开阖、诗情驰骋的创作自由境界.表现出对宋代以来道学传统的背离和摈弃,构成了元好问独具特色的诗学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本以具体分析她的长篇小说《十八春》的本为基础,借鉴小说叙事学方法及美学悲剧鉴赏思想发掘作独特的叙事技巧,从而展示张爱玲是如何精到巧妙地安排调度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达到她对“苍凉”意味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普遍追求思想,追逐深刻的当代,曹轩却半注美感,倾心雅致,并通过其对少年独特题材与视角的准确把握,对美好人性与商尚情操的永恒追求,充满忧郁但却优雅的审美情怀,以及其对古典美学意境的深刻感悟,充分展现了他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追求,同时这些也构成了作家丰厚的创作实绩,本将通过地曹轩小说中关于“成长小说”,“悲剧意识”,“儿童视角”,“审美意境”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阐释曹杆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戏曲、小说中所描写的悲剧,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我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结局形式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纯粹”的悲剧;一种是“双重式”的结局方式.我国古代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悲剧精神,以及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世情小说”中所表现的巨大的震撼力量,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它所表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国古典悲剧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1.
“五四”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乡土小说创作表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普遍具有的悲凉感伤的美学风格。本文通过对创作者的悲剧思维倾向、作品的悲剧主题内涵和作品的悲剧表现方式三方面的分析描述揭示出了“五四”乡土小说所蕴含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2.
当你读完张承志、阿城、梁晓声、郑义、朱晓平、老鬼、白描的小说之后,我们可以用不可违拗的自信断言:只要考察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及这一时期的悲剧创作,就一定会对这些具有鲜明的共同题材特色的群体小说,为何具有如此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给以极力的关注。因为他们以对悲剧的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贯串始终的悲剧意识的创作,推动了新时期悲剧文学创作的潮流。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寻找"主题小说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作为人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寻找”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悲剧性存在——终极目标永远在前方,人们只能无限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抵达。具体到新时期“寻找”主题小说体现的悲剧意蕴来看,“寻找者”先验设定的悲剧境遇是前提,而“寻找”与所找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则是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胡适以特别的方式大力推崇寿生的小说可谓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耐人寻味的个案,寻析这个中缘由,既可窺胡适关于小说的美学理念,亦可见寿生小说的特征。从艺术内容看,寿生的小说表现了一种乡土经验,与胡适文艺平民化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从艺术精神看,寿生的小说以一种真实得近乎奇特的手法表现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令人震惊,具有反传统"大团圆"的小说模式的功能,实践了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学应具备西方悲剧精神的美学主张;从艺术形式看,寿生的小说用了一种活泼、生动、自由的乡土方言作为语言媒介工具,体现了胡适建设"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代表作《瓦解》可称为是一部史诗般的英雄悲剧,主人公奥贡喀沃是对古希腊悲剧英雄的复兴与再现。作者将主人公个人的悲剧命运,跟其氏族“瓦解”的命运融合在一起,展示了从英雄悲剧到氏族悲剧、从个人“瓦解”到氏族“瓦解”的过程。通过对奥贡喀沃英雄形象的塑造和悲剧命运的勾勒,从英雄悲剧的视角进行解读,昭示着这部伟大的非洲小说也是一曲惹人洒泪的英雄悲歌。在此,笔者拟从小说文本人手,权且悬置社会背景及其相关问题,从分析情节线索来把握主题,并从英雄悲剧视角对文本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16.
老舍的小说总给人以幽默的感觉,但在幽默的背后却是他那深沉而隽永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老舍的这种创作风格,源于作家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作家的一种美学追求,追求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实现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石评梅小说的悲剧意识和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特别的视角评论石评梅小说的悲剧意识和美学特征,认为石评梅小说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人物性格悲剧的交织融合,具有悲壮而崇高的美学特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应有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的小说与现代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其二是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从小说中悲剧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现代悲剧精神,我们看到了南方的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19.
哈代小说的悲剧式主人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深刻地体现着古希腊悲剧精神,小说中的主人公与古希腊悲剧英雄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着重从人物的贵族气质、爱情处境和悲剧人物的“过失”等方面探讨这种联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现代人类生存处境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木新 《文教资料》2008,(20):16-18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风格,通过对其小说代表作<受戒>揭示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即"真实"与"和谐"的美学追求.在<受戒>中,作者为了实现其对"真实"与"和谐"的美学追求,在创作中运用儿童视觉来表现,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