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刊讯2012年8月,经接力出版社引进,在美国获16项大奖、一出版就登上台湾诚品儿童馆销售冠军的《纽约时报》畅销书——《听见颜色的女孩》在内地出版了。作为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莎朗.德蕾珀的最新作品,自出版以来,美国著名媒体纷纷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感动了美国无数读者,该书讲述了"一个激昂而坦诚、令人无法抗拒的故事"。本书故事主人公11岁的美乐笛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她是整个学校最聪明的学生——但没有人知道这一点。老师、医生都认为她没有学习能力,这令小女孩绝望得几乎失控。  相似文献   

2.
刚到美国就赶上了一年中折扣力度最大的"黑色星期五"(因为记账时常用黑色代表盈利),也就是感恩节的第二天。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闺蜜说,她从来不敢去凑这个热闹,因为往年都挤出过人命。网友也慨叹,说"黑色星期五"是一场浮云。买的哪有卖的精?好多商家就等着这一天扭亏为盈呢。  相似文献   

3.
时间:1998年7月14日地点:电影院经过:那晚7点,当我准时赶到电影院门口时,她已等在那里了。都说让男孩子等是女孩子的一大乐事,可她却没有。我想,这是她的职业习惯使然吧。买票时,卖票的家伙瞅了瞅我们,自作主张地便给我们安排了情侣座。我心中窃喜,嘴里却对她说:"这会不会不好?"她只是瞟了我一眼,没有吭声。那晚的电影是赚尽国人眼泪的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电影一开始,我便感觉到她处在一种激动、亢奋的氛围里。看到杰克和露丝在水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深情对白时,她开始小声的啜泣。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终于忍不住,伏在我的肩膀上痛快地  相似文献   

4.
1968年10月,从波士顿传出一条轰动新闻:39岁的杰奎琳·肯尼迪嫁给了62岁的希腊船王奥那西斯. 全世界的舆论界,对这桩婚姻充满了异议.美国的电视评论员,指责她是出于贪得无厌,报界则普遍谴责她是国家的叛徒.但熟悉她的朋友一直为她鸣冤叫屈,认为她"做出了一个聪明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日刊登李从军社长的署名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后,总部设在华盛顿并以"就最重要新闻或思想提供权威引导"著称的美国知名网站大西洋新闻网站,将该文选为"当日五篇最佳专栏文章"之首.记者就此采访了选评这五篇文章的该网站编辑凯特琳·迪克森,向她询问选择《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一文的考虑.迪克森表示,她选择这篇文章,主要是发现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而且作者来自中国,又是一家通讯社的社长."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们认为我们的读者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女性主义理论家阿德里安·里奇(Adrienne Rich)前不久刚刚去世,英美两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纪念性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她丰富多彩的人生。然而,有一个重要的侧面在这些文章中却鲜有提到,这就是她提出的"位置的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这一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我来说,里奇首先是一位女性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我对她的了解,是从阅读其1986年发表的《关于位置的政治的笔记》(Notes towards a politics oflocation)开始的。该文中提出的"位置的政治"重要概念,至今仍激励着世界各  相似文献   

7.
海伦·托马斯,驻白宫时间最长的记者,今年90岁了.6月7日,这位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宣布退休. 这不是一次光荣的功成身退,而是在如潮的谴贵声中被迫辞职.她那先后让十位总统领教过的"刀子似的舌头",最后竟伤害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张惺 《编辑之友》2002,(1):25-26
2000年1月,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获得提名的世纪之字有"自由"、"正义"、"科学"、"政府"、"自然"、"OK"、"书"、"她"……而进入决赛的只有"科学"和"她".最后"她"以35对27的选票战胜了"科学"从而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由此,21世纪也被人们称为"她世纪".  相似文献   

9.
今年九月十七日,美国中文报纸《国际日报》发行人李亚频驱车离开台北市,前往高雄市。刚到台北市郊区,尾随已久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的车抢上去,拦住她的车,逮捕了她。而十天后,“警总”又将她“开释”。这一捉一放,颇使人玩味。李亚频已定居美国多年。她虽然仍具有台湾公民的身份,但在美国拥有永久居留权。这次,她是回台湾暂短居留。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月11日,住在美国肯塔基州帕迪尤卡的小吕考完了她主修的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最后一门课,如释重负的小吕表示,来美国生活和学习吃苦太多,这辈子再也不上学了。她将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相夫教子。小吕在美国已有8年多,她的经历犹如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她经历了"文化电击"的精神煎熬和找工作以及打工的种种不顺,同时也在学习和生活的艰难困苦中磨练了意志,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体验了自我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后的喜悦。鉴于国内还有许多学子希望到美国留学,小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愿意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经历诉诸文字,以飨后进。  相似文献   

11.
环球 《兰台内外》2015,(1):25-26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给国民党政府"输血"的活动。在美国至今还可以看到"院外援华集团"的影子,他们无孔不入地在美国"政治市场"发动金钱攻势,笼络、收买政客、传媒和各界人士使其影响美国的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贴上标签即可捕杀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身心。"我母亲反驳道:"那蚊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书名叫作《向前一步》,它的作者是全球最大的照片分享平台——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她还曾经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首席幕僚,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目前掌握着千万美金市值的商业帝国,被美国媒体称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而这位"成功女性"所作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所谓的"成功学"著作,她写这本书旨在鼓励女性追求成长,以及解决世界上广泛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通信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白曼丽博士三月十八日和十九日分别应邀到中央广播局和广播学院讲课。她讲授的内容是“儿童教育与电视广播”。多年来白教授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福特基金会对这一研究项目资助几百万美元。白教授在讲课中介绍了她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了利用电子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我的儿子有权利知道他自己的身世",这是一位美国母亲面对自己收养的中国儿子的询问时所说的话,她的儿子今年已17岁,对自己身世的询问始于14岁.  相似文献   

16.
陈洁 《新闻记者》2003,(9):53-55
作为上海文广传媒集团首批赴美培训班的一员,在美国短短7周的浮光掠影,初步考察了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与现状。这里尝试着对美国广播产业的发展现状、美国最大的广播集团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架构、美国纽约广播市场的电台布局,进行一点分析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应对设想。一、美国广播产业发展现状蕾拉(Leila)是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英语老师,一个非常敬业、和蔼可亲的美国女老师。因为我的工作关系,她和我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广播。她说她的家里没有电视接口,他们一家人不看电视。这着实让我感到意外。她说她17岁的儿子必须远离暴力和性,而这些…  相似文献   

17.
正1990年初春,我接到一封寄自美国的来信,是一对华裔美籍老夫妇写来的。信中,还附有一张三人合照,背面写道:"天震处长惠存。陈颖、刘小东率必如同赠,一九九零年新春。"这封信的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有一批年富力强又颇有才华的中年基层干部走上了市一级领导岗位,谢丽娟是其中的一位,在副市长的分工中她负责教卫及民政一摊。人们对市长群体中这位唯一女性的初步印象很不错。她优雅大方,待人谦和。我记得在对外活动中最初与她合作时她说的第一句话就  相似文献   

18.
冯澍 《新闻三昧》2007,(9):8-11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的许多人在关注和研究美国《华尔街日报》创造的"华体"。最近,本刊特约美国《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的冯澍撰写了《看美国财经新闻如何写——以〈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几篇获2007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作品为例》一文,以飨读者。作者曾在中央电视台供职,现在又从业于美国新闻媒体。她在从事新闻采写的同时,还做着中美新闻传媒的比较研究。该文正是她从新闻实践出发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但是你没有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首诗的,只记得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  相似文献   

20.
但是你没有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这首诗的,只记得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妇女,她的丈夫应证入伍去了越南战场,后来阵亡了。她终身守寡,直至年老病逝。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这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