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五年级(上册)《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教材的列举都是从住1个3人间或1个2人间开始想起的。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由于孩子们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所以在学生说出题意后我引导孩子思考从哪里想起才能找出所有的答案并在小组里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用列表的方法一一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教学目标1.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2.在对解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4页例1,练一练第1题,练习十七第2、第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并有序地列举问题的所有可能结果、寻求符合问题要求答案的过程,认识解决问题一一列举的策略;能根据问题条件依照一定的顺序列举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一一列举的关键就是通过有序列举,以及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让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知列举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初步积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教师出了这样一道实践性题目:“要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赛跑,如果把6个起跑的学生站成一横排,你有什么想法?”这道题不是以常规的练习题型出现,而是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应用“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抓住“半径不同的圆周长不等”这一问题的实质来进行思考。结果不少“优秀生”也只会按照常规解答,不能令人满意,值得我们深思。也许我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很不错,但为什么灵活地、综合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机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不理想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安排的是替换策略的教学,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及一道“练一练”,主要是根据两个量之间的“倍数”“相差”关系进行替换。从而感受替换策略,体会到替换策略独特的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教师出了这样一道实践性题目:要在200米的环形跑道上赛跑,如果把6个起跑的学生站成一横排,你有什么想法?这道题不是以常规的练习题型出现,而是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应用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抓住半径不同的圆周长不等这一问题的实质来进行思考。结果不少优秀生也只会按照常规解答,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根据问题情境有意识地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在四年级教学数学时,笔者曾给学生练习过一道"租船方案"题:王老师带着17名学生一起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6元,限乘4人;小船每条租金5元,限乘3人。如果你是王老师,准备怎样租船?哪种租船方法最合算?当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枚举的策略,这道题目是有挑战性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找到其中一种合理答案(用算式呈现);第二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也能找到答案。笔者接着问学生:如果让你独立找最省钱的方案,你准备怎么办?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列举所有答案后进行选择,但对解题过程深感麻烦。五年级学过"一一列举"的策略后,旧题重温,再次让学生解决"租船方案"题,毫无悬念,学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道饶有兴趣的课堂讨论题。此题一出 ,学生目瞪口呆、疑而惑之者有之 ,掩卷沉思、眉头紧锁者有之 ,眼睛发亮、稍顿后即翻书寻求答案者有之 ,瞬间沉默过后 ,一只 ,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起来……。答案并不复杂 :秦始皇没吃过葡萄。因为公元前 2 10年就已死去的秦始皇不可能吃到近百年后才从西域传入内地的葡萄。石本无火 ,撞击发光 ;水本无华 ,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把所有的同学都“吸引”住。关于“秦始皇是否吃过葡萄”的问题设计 ,给我们历史教学带来诸多启示。问题设计首先要着眼于调动学生兴趣。德国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一次《年月日》公开课的教学,学生结合年历卡片,认识了2月的天数可能是28天或29天。教者结合“智慧老人”的讲解,介绍平、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后,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小明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吗?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很快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在学生四、五年级学过解决问题的几种策略(列表、画图、列举、还原等)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该单元共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本课属于第1课时.“替”即替代.“换”是更换.替换的价值在于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本课教材中共选择了3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大、小杯装果汁的问题,大、小盒子装球的问题,钢笔、铅笔单价的问题。从编排意图来看.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太多实际问题的具体解法.而是侧重让学生感受到“替换”作为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它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涉及的问题较广.教材也不可能用大量的篇目去讲解,所列举的例题也只能是典型中的典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基本原理去发挥.就“行程问题”,初一教材中也只列举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中行程问题就有两道例题,这应该是整个例题中所占比例较多的了,但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教材在习题的选择上突出“一道好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的理念,强调“应多选择有实际背景或以真实的生活现象为依据的问题,既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磁场中的STS(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本质就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或带电粒子的作用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既源于教材又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预计在2014年的高考中还会以选择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希望此文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学建模教学尝试 ,是为了培养学生体验数学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用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摸清学生困难所在 ,2.针对困难采取措施 ,3.总结反思 ,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例1、例2,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  相似文献   

19.
黄春芬 《师道》2014,(12):22-24
苏教版《数学》第九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列举法》一课,旨在用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因此,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教学生认识列举法.且在一一列举的时候要学会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课本第117页上有一道选择题,要求选择CO_2灭火的原因。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选择“(3)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我认为这个答案编得不全面。答案中只考虑两个条件,忽视了是否比空气重这一条件,这样学生就会误认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其它气体,像氦气、氮气、氖气等也能灭火。因此,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