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滑县木版年画是河南省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制作工艺比较特殊,主要采用"先印后绘"的方法:先用木版印出墨线稿,然后再以手工彩绘染色。其工序有"绘制画样"、"雕刻画版"、"刷印"、"彩绘"、"装裱"五个步骤。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根植于民间文化,题材内容广泛,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美感。  相似文献   

2.
论朱仙镇木版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蕊 《新闻爱好者》2010,(6):159-160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演变之轨迹年画即版画,是指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它的起源和春联一样,都和古代的桃符有关。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  相似文献   

3.
古代木刻年画说之六:年画形式介子平民间木版年画由于其地域不同,以及内容、功用、尺幅的不同,使之分成了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名称。之所以仍将其归于"年画"的名下,在于它年节张贴的共同性、木版印制的相同性,以及求吉祥、祈平安的趋同心理。按形式、用途,其大致可...  相似文献   

4.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自明代中叶以来,随着工商业和贸易的发达,苏州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江南刻书、印书中心,  相似文献   

5.
王坤 《文化遗产》2016,(5):64-68
以名胜古迹为题材的年画不少,但如《赵州大石桥真景全图》如此大尺寸者却极少。画幅的大小通常可以反映画店的实力,而历史上年画店的状况却一直鲜有还原。已公开的年画研究成果表明,从美术学即年画的视觉审美出发是研究的主流1,从社会学探讨年画店的营作方式、存续状态等一直处于边缘领域。这无疑是我国民族艺术相关研究中的缺失。本文的研究对象系冯骥才先生收藏的年画珍品,未曾刊印。自2006年至今,全国已有18个年画产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年画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我国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参考价值正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新年画运动"是新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美术活动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新年画运动"的研究集中在《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新中国的儿童》《菜绿瓜肥产量多》等少数代表作,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新中国美术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关于这一影响深远的美术运动何以凋零的前因后果,学术界却甚少进行相关的总结与回顾。本文以1954年4月蔡若虹在"年画创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年画"渐渐地不像年画"入手,从形式、内容、思想三方面梳理了新年画逐渐走向下坡路的原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新年画运动"是新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美术活动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新年画运动"的研究集中在《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新中国的儿童》《菜绿瓜肥产量多》等少数代表作,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新中国美术创作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关于这一影响深远的美术运动何以凋零的前因后果,学术界却甚少进行相关的总结与回顾。本文以1954年4月蔡若虹在"年画创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年画"渐渐地不像年画"入手,从形式、内容、思想三方面梳理了新年画逐渐走向下坡路的原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梳理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上海小校场年画区别于其他地区年画的一大特色,就是对于晚清这个裂变时代移风易俗的忠实反映,尤其是对那些晚近出现的新奇事物的细腻描摹,让人有大开眼界之感。上海小校场“文仪斋”出品的这幅《西国车利尼大马戏空中悬绳大战》,便是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春节印痕     
正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相似文献   

10.
正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山海经》中等文献记载可知,门神信仰和门神画可以看做是民间年画的前身。后来大门上画秦  相似文献   

11.
6月20日至7月20日,河北美术出版社组织本省专业美术爱好者60人举办年画创作班,共创作年画七十多幅,为1985年度年画出版发行准备了稿件。河北美术出版社根据年画出版的特殊规律和河北创作队伍的实际情况,每年都先从年画作者创作的年画草图中选题,再根据选题  相似文献   

12.
年画市场是年画商品买卖的场所。年画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有很多因素构成,其中主要的因素有4个方面:一是年画商品生产的繁荣,适应市场需要不断创造新品种,以优质适销的货源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读者对象和购买力不断扩大,使我国城乡不断开拓年画需求新市场,提高购买力。三是流通渠道畅通,使年画这种时间  相似文献   

13.
新春年画     
正年画,因于过年时张贴而得名。门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画形式,其定型于汉,兴盛于宋,普及于明清。张贴年画,是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杨柳青木版年画率先在国内木版年画界实现了现代转型。传承单位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年画作坊分化为传统型、创新型和营业型作坊并形成各自特色,部分作坊表现出企业化运营特点。年画作坊的从业人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保证年画特色,延续了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年画协会的成立促使年画作坊在技术传承、组织管理、市场竞争方面朝向规范化发展,加快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年画技术的现代转型表现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从发展经验看,传承主体对社会变迁的主动适应是实现现代转型的核心动力,通过营造文化生态环境实现整体保护是木版年画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这份记录可以看出:1991年,C县年画发行占一般图书发行6%,存货风险几乎为O,批购在年画发行中优势明显。1995年,年画发行衰退,发行码洋只占一般图书发行3%,存贷风险扩大,已无利可图。1997年,年画定价普遍提高,存货风险急速增大,出现大亏损,有人主张今后完生放弃年画发行市场。为何年画发行近8年来出现一而盛,再而表,三而竭的现象?笔者欲与同仁共同探讨。1、书店领导对年画发行重视不够。首先,认为年画发行所占销具比重不大,年圆币场被蚕食,不会影脑立业整体竞争力。因而自动故弄回经占领的市场。其次,年画的范围比较…  相似文献   

16.
年画间的相互影响介子平东昌府年画清雍正年间,苏州桃花坞年画作坊的画工、刻工、印工将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移植上海,形成了小校场年画。之后,随着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和国际都市,小校场的年画制作有了长足进步,于是又反过来开始影响桃花坞年画的制作。金元时期的平阳(...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与全国最负盛名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合称“四大年画之乡”。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滩头年画的制作始于唐代初年,其作品色彩艳丽、润泽,造型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从手工造纸到年画成品  相似文献   

18.
杨晓兰 《出版广角》2015,(15):58-59
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一种形式,木版年画起源于隋唐时期,宋代,民俗文艺的活跃,也让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高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包括木版年画在内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本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对木版年画的出版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弘扬木版年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古代大众传播媒介的稀少、题材广泛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南北年画产地的形成等因素,使年画成为农耕社会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年画的伦理教化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不同题材类型的年画反映出不同层面的伦理教化功能,维系着农耕社会的传承秩序。  相似文献   

20.
张丽 《大观周刊》2012,(28):54-54
本文从绛州木版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入手,由浅入深,着重分析了年画的装饰特点以及形成这种装饰风格的原因,最后对绛州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