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底并不平静,各种激流常在海底兴风作浪而形成凶猛的风暴潮。虽然这种爆发的海底风暴,是在部分海底存在,但它们十分强烈,破坏力甚大。这种海底风暴在北大西洋和南极洲尤为常见。海洋科学家乘坐全封闭的深潜器下潜至5~6千米的深海海底,观察海底风景的情景。在海底风暴袭来时,所经之处,无论是底栖生物,还是礁  相似文献   

2.
海底平顶山     
《金秋科苑》2012,(17):60-62
海底平顶山又称“盖奥特”。盖奥特是发现海底平项山的美国海洋地质学家H·赫斯于1942年10月为纪念他的瑞士地理老师而命名的。海底平顶山是位于大洋底部呈孤立分布的、顶部截平的、高出海底很大高度的圆锥形体。它的基底往往是过去的火山,上部是珊瑚礁体,礁体厚度可达1500米。平顶山大多分布在太平洋中,如瓦列里厄海底平顶山、约翰逊角海底平顶山、赫斯海底平顶山、林恩海底平顶山等。  相似文献   

3.
浩瀚的海洋中充满了神秘,而且越往海底,神秘感越强烈,这是因为人类对于海底的了解还很少。最近一些年来,随着深海探险的开展,科学家发现了海底的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在海底热泉附近存在着一些古怪的生物,它们不仅外形与我们熟悉的生物迥然不同,而且能够抵抗热泉的高温,形成了一种简单的生态系统。海底热泉生物仅仅是海底生  相似文献   

4.
正浩瀚无边的海底世界是一个奇异的宝库。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埋藏着无数人类世界的奇珍异宝。以下就是一些在海底发现的奇异生物以及从海底打捞出的奇异物体。1.古希腊的"计算机"古希腊的安提基瑟拉装置曾在海底沉睡数千年之久,1900年被打捞出来。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惊异的海底考古发现之  相似文献   

5.
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管道悬空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以钢管模拟海底管道的悬空状态,根据海上试验结果并结合地貌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海底管道悬空调查中,使声纳拖鱼至海底管道的发射声波与海底面的夹角θ保持在15°至20°之间,资料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海底电缆蓬勃发展,220k V及以下的XLPE绝缘交流海底电缆已取代进口。但高压直流海缆仍是一片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高压直流海底电缆从结构设计、传输功率和经济效益来看,比高压交流海底电缆较为有优势。因此在取得交流海底电缆研究经验积累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高压直流海缆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海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底管道失效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底管道作为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恶劣的工作条件使海底管道经常因腐蚀、波流冲刷、机械破坏等原因而失效,海底管道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对海底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从选线、设计等多方面提出了防止海底管道失效的对策,并对海底管道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海底并非死气沉沉的世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海底发现了喷涌热液的海底“烟囱”,在这些烟囱的周围,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有长管虫、蠕虫,以及像蛤类、贻贝类、蟹类、水母、藤壶等模样的动物。海底烟囱的形成要归因于地球的板块运动。由于海洋板块发生的扩张分离运动,在海底的某些位置,就会出现深入地幔的裂谷。海水渗入裂口后,在炽热的地幔处被加热,然后再涌出海底商,形成了所谓的烟囱。喷涌而出的热液携带了许多地下的化学物质,一些生物就以海底烟囱提供的热量和化学物质为生。  相似文献   

9.
<正>海底管道铺设在国际上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从1954年美国的墨西哥湾由Brown&Root海洋公司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管道以来,世界各海域成功铺设了无数条各种类型的海底管道。我国海洋工程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海洋工程发展越来越快,相应的装备与技术基本能实现自主可控,铺设的海底管道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底管道的设计寿命通常为30年左右,目前已有一部分海底管道达到了设计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0.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  相似文献   

11.
海底地震仪是放置于海底,能够采集到海底岩层的纵波信息和转换横波信息。广角、大炮检距的施工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地下岩层速度倒转而导致地震成像不清的情况。海底地震仪数据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地震波信息,对地下岩层构造有着更为精确反射。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海底地震仪探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海底管道在海洋环境下腐蚀机理,比较了锌基、铝基、镁基牺牲阳极用在海底管道阴极保护的优缺点,分析了铝阳极更适合海底管道牺牲阳极保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海底观测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底观测网是人类观测海洋的新型平台,可实现海洋由海底到海面的全天候、原位、长期、连续、实时、高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对海洋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欧洲各国凭借在海洋领域的先发优势,纷纷投入巨资构建海底观测网并成功运行。在现代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底光纤电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推动下,海底观测网呈现综合性立体观测、数据深度发掘、多种观测计划综合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孝文 《今日科苑》2012,(8):58-60
13年来,英国深海探险公司不断组织游客搭乘潜艇潜入大西洋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在"泰坦尼克"号发生海难100年后,这种探险已经接近尾声,让这艘著名沉船的残骸真正获得安宁,长眠于海底。在潜入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残骸时,就职于深海探险公司(曾将150人带到海底观赏残骸)的罗布-麦卡伦拍摄了  相似文献   

15.
以沫 《科技新时代》2007,(10):43-43
当海底地壳板块移动产生裂缝时,大量溶解了金属元素和硫化物的高温液体会从裂缝中喷出,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底热液活动。海底热液活动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海底热液活动区含有大量的铜、钴、锌等金属,可以在海底形成几千甚至上亿吨储量的矿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此外,其周围高温、高压、高毒性环境与地球早期环境很相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  相似文献   

17.
尔玉 《青海科技》2012,(4):93-95
那天,朋友发来墨西哥海底雕塑博物馆的幻灯片,看完之后,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丝悲凉。那些放到海底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塑家们非常了不起,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各种各样形态的人之形象鲜活地雕刻了出来。然而,当那些雕像沉入海底的时候,在我看来,就像是对人类这一族群的集体死亡悼念。人类是不能在海底生活的,除非是美人鱼。但那是传说。人类一旦沉入海底,就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07-I0008
<正>[导读]深埋在海底的电缆其实是全球化能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电缆将全世界都联系在一起,由于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因此这些海底电缆每年都在增长以维持科技的发展如今海底电缆已经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陆,只要南极洲还没有被开发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深埋在海底的电缆其实是全球化能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些电缆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IT技术已经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海洋促进了IT技术的发展,为IT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底是孕育信息社会的“温床”,海底传输着丰富的信息资源。  人们熟悉大海的波涛,然而数十年来,埋藏在海底的光缆却很少有人问津,许多人甚至对海底存在的光缆全然不知。现在让我们“拨开”海水,看一看埋藏在海底的光缆,了解一下这一人类通信史上的丰碑,它凝结着人类智慧,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是信息产业的一匹黑马。  海底光缆时代的来临  由若干根光纤组合在一起,放置于海底用于通信的光缆称为海…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热带风暴几乎每年都要光临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的地方房倒屋塌、大树连根拔起,电缆和通信设施被损毁,甚至有人在飓风中丧生。有人会想,人若是能生活在幽静的海底就好了,就不会遭受风暴的蹂躏了。但科学家会告诉你,海底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幽静,海底也有“风暴”,海底若刮起“风暴”甚至比飓风的威力都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