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专女生在体育课中不爱运动,往往显得消极与被动,给教学带来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中改革传统教法,培养学生体育课兴趣、激发她们上好体育课的主动性,进而提高中专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材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总之,是教材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兴趣。中学生生性活泼爱动,群体性欲望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3.
丁玲娣 《体育师友》2009,32(6):23-24
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学生违反教学常规,教师不加以制止,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教学细节,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本文结合日常体育课课堂常规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关注教学细节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讲,站队乱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让一年级新生快速步入正规体育课呢?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上好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室内体育课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体育课的有序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育课中严格的课堂常规,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体育课,其次讲解体育课都学些什么,另外讲解怎样上好体育课,即课堂常规要求,让学生对体育课有个初步理解,但是一年级课堂常规要求不能过多,主要对站队、服装、听讲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思想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二、教师素质课堂上所体现的教师的素质主要是教师的仪表、教态、体育基本功、组织能力,及广博的体育知识等,激发学生兴趣。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明确而具体。比如高中一年级背越式跳高的教学目标可定为:使学生建立背越式跳高完整的技术概念,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中讲解简明具体而生动,示范动作要表现出要点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 "一主多副"教学模式的产生与优点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上课出勤不出力,达不到锻炼的效果,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很多教师进行了大量尝试,他们结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和目标要求,对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一主多副"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主多副"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体育课堂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练的少的现象,突破了一节课一到两项练习内容的做法,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准备和组织管理,确保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一主多副"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学生的选择面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锻炼兴趣,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个性需求,有效促进了多种实用技能的掌握,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体育课着装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体育教师。着装没有统一要求,不仅学生的活动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对学生活动构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体育课学生着装的现状1.上课穿的服装和鞋根据调查,小学体育课服装没有严格的要求。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决定着学生穿什么质地和样式的服装。运动对鞋的要求比较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一个时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问:为什么似乎都异口同声地说:教材不符合学生的需要,不符合学生的兴趣。说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夸大其词说有些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必须敢于正视。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调查,有教材问题、教师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因此,把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一股脑地归罪于教材内容,是不够客观的,也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教材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在素质教…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提高排舞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的认识,进一步推广排舞运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对排舞运动在公共体育课中进行的34个学时的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排舞运动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查显示,55%的学生非常喜欢排舞运动,学校有12名教师可以进行排舞运动教学,排舞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低,学生都具有学习排舞运动的能力。因而,排舞运动完全可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院迎评教学督导、检查总结会议上,一位老教授非常严肃地指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准备活动”不符合体育教学常规要求,并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亲自带准备活动”。原因有三:一是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一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并亲自实施。二是准备活动是为基本部分作准备的,其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只有教师亲自掌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三是带准备活动是教师的份内事,让学生带准备活动,教师有“失职”之嫌。  相似文献   

11.
凡是体育教师上课时大都要求学生排队要整齐,这在一定时候是需要的,也是常规;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却要求一节课每时每刻都要队伍排整齐,我以为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对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体育课中离不开组织游戏教学和竞赛活动,这时的学生队伍就不一定要排整齐,因为此时的学生心理总想看看自己一方的情况,胜利(成功)了他们就会兴奋不已,队伍也不可能排得很整齐,如果我们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队伍排得很整齐,就会压抑学生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课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也许有人认为,体育课上学生队伍排得不整齐,教师会失去对学生控制。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只要组织管理得法,特别是什么时候该让学生队伍排整齐,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自由”一些,火候掌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参加一些青年体育教师的公开课、评优课、教学研讨课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站位不佳而影响教学效果。站位: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位置。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谈一点体育教学中教师站位的体会。一、讲解时的站位1.每节体育课教师都需要用讲解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师的站位就显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课中经常会出现场面乱、学生不听教师指挥等情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调控能力。课堂调控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教学事件有意识地把握、引导、调整和控制。课堂调控不是把课堂死死地控制在教师的手里,也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更不是让课堂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是要求教师要注意运用有效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刚 《体育师友》2011,34(2):51-52
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教师的错误认识、学生不喜爱体育课、改革进程过快和具体教学目标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而体育课改的本质就是解决阻碍体育教学的问题。在教师主动变革、积极工作的前提下,学生喜欢体育课,在课下乐于练习是课改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一、质量与任务过去按照老规矩来制订教案,总是把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强调了技术教学为主,而不注意研究如何锻炼身体,至于增强体质只是徒有虚名。80年代的体育课停滞在50年代的教学水平上,是不符合当今“四化”要求的,形势要求体育科学化,体育课的改革也必须与其相适应。在这次初步探索中,改变了陈旧的框框,定教案时把立足点放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把思想教育贯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中的最佳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互动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程学习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一、体育教学自身的特殊性1.体育教学的本体性特征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心理因素,都具有本体性。2.体育教学的适应性体育课从教学方法来讲,包括讲解、示范、练习、测验、考试(多人看一人表演);就场地而论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室内,有时室外,有时在操场,有时在18×9米的排球场地上等,这些都可成为体育课的教学场所。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对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中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是指在大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或任务要求,按照体育教学规律的特点,对体育课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2)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重要性。(3)大学体育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课堂、课外、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应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最忌学生注意力分散,因为它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出现课堂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训,我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几点: 一、一堂体育课从结构形式上要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这是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堂体育课最好能使学生始终处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具体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虽然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量化和具体化还没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者的足够重视,体育课的评价与要求,也都是粗线条的,大轮廓地提出体育课教学中对德育渗透的要求和评价:“从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学习表现,分析教师在课中是否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因素,向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美的情操。”这里只是粗线条的提出“观察”和“主观意识的分析”。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只是一笔带过,既没深度,也没量度,更不具体。在…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任务完成得好坏,受很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外在的,也有内心的。如绝大多数同学愿意参与有兴趣有内容的活动,这是因为少年儿童都有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学程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体育课的效果就会受影响。正因为如此,教师必须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把每一堂体育课都上得生动、活泼,符合学生们的“天然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