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伪满洲国时期的戏剧文学从物质、制度、语言等多层面对殖民现代性景观的进行了书写与想象,展示出异质时空下作家以及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多种认知态度。对这一文学景观的梳理与审视,成为探究伪满时期戏剧以及文学整体风貌的一种独特视角,进而体察伪满戏剧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通俗文学变体发展,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逼仄空间中的新文学,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各种可能;附逆作品充斥文坛.这些文学经验的形成,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也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还有艰难时世中不甘堕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这些文学经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一部分,对其描述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将出现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状况,以及身处其中的文化人特殊的生活体验、精神感受和审美追求的研究,始终没有很好地呈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进入21世纪,这一情形有重要改观。一些研究者开始正视这一现代文学研究中长期被冷落的主题。这些研究涉及对伪满洲国文学整体的把握,对具体作家具体创作的分析,以及原始文献的系统搜集和整理。伪满洲文学研究在当前的突破值得关注,这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出现了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文学语境中的时空关系是一种含蕴在文学话语线性流程中的可创性艺术时空,在文学作品的组织结构、叙事方法、表现力度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学语境中的时空关系包括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两个方面,有两种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底本时空和语本时空。语本时空常使底本时空发生变形,这些变形在文学创作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本文从被淹没的文学史料入手,对伪满洲国时期大型文化综合杂志《新满洲》进行个案梳理和分析,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清理出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细说其刊载的文学作品的形态,以此来揭开那幽暗时空中的文学一角。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抢占文学领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时的文学几乎都是围绕各种意识形态进行生产和传播。即便是“讲究性灵,笔调,多谈风月,少谈或不谈政治”的消费性文学,因其疏离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在展示着自己的意识形态姿态;细心考察,其中也裹挟着民族国家的政治声音;同样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争斗场。本文以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忽略的伪满洲国的通俗文学为切入点,探讨那异态时空中通俗文学的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以此呈现日本侵略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地方经验之一种。  相似文献   

7.
延安文学在中国抗战文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特定地域特殊时空下,延安文学形成了自己的区域文学特色:在具有正确政治内容前提下,兼具通俗性、民间性特征的革命文学。本文试从历时性角度和共时性角度看延安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与重庆大后方文学的关系,并探讨其单一发展的合理性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事占领中国东北后,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文化上欲建构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新满洲、新国家、新国民,进行了系统的文化统治,这种文化统治的核心就是建构伪满洲国的国民意识。伪满洲国的文学活动表明,建构所谓的伪满洲国的国民意识只是当权者的一厢情愿而已,规训的文学活动,或者走向与当权者意愿无关的文学活动,或者离开了文学无法起到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爵青是伪满洲国受多方面关注的重要作家,文章提供爵青政治面貌、作品、言论等原始调查材料,并通过细致考察与分析,探讨伪满洲国时期该地域内中国本土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当时东北新文学发展状态,并讨论了殖民地知识分子相互矛盾行为背后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0.
邵璐  周以 《外国语文》2022,(1):10-19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下,将民族文学置于世界文学语境中考察促成了文学研究的"世界"转向.通过梳理美国出版余华作品的副文本材料,文章探讨了世界文学背景下美国出版方针对中国文学采取的副文本策略,以及相关策略下目标语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接受状况.企鹅兰登书屋主要采用了强调地域他者和诗学共性两种策略以呈现余华英译作品,使其参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守雪的《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一书,是根据他的博士论文整理而成,是第一部系统、深刻研究徐复观文学思想的专著。以徐复观的文学思想为题,回应时代问题,力图透过徐氏文学思想的力量来关注当代文学精神的发展,表现了作者对20世纪文学学术和思想史主要问题的通盘了解,也表现了作者的学识与愿力。也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当下的中国文学研究,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东北抗战14年(1931—1945),是东北多民族戮力同心、共同参与的全民抗战。东北14年的抗战文学也是由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共同构建、齐力熔铸的历史人文景观。在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民族危亡关头,作为不同民族文化养成者的东北汉族作家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做出了既非雷同而又相向而行的文化选择,这决定了抗战14年东北汉族作家文学与东北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可比性的客观存在。从此出发所做出的同中见异、异中存同的比较文学观照,将有助于认识中国东北抗战文学的多元文化景象与民族文学素养,更有助于打破一元化的、“大汉族中心主义”的传统抗战文学研究视角,树立“中华多民族抗战文学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激励下,学者们为文学史写作从理论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带动了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多样的文学史模式、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困境两个方面来总结现阶段文学史理论建构及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的“效应”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效果”、“反应”等平面概念。作为一个兼兼史兼哲的立体范畴,其特征至少有三:(一)它确指学本身四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向建构和共同生成;(二)它的运动体现出学作为历史所特有的、必然的“净化律”规范;(三)它的导向或理想化终端,便是哲学高度上的“人的实现”。通过如此考察,我们会发现:以“效应”的视角来切入学,学便具有了另种崭新的存在面貌。这基本可称作“效应的学观”的理论探讨,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学的全面、完整的认识,无疑有着积极的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我国学现代性学理研究话语主要揭示了学现代性提出和研究的历史背景,解读了现代性的一般意义和复杂内涵,阐发了学现代性的基本内容或特征,这就科学地确立了学现代性的理念,对进一步发展学现代性,建构现代性学理论,都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疆域     
文章梳理了“文学”一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古今演变,论证了关于文学的两种现代解答。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核心外延就是诗与小说。则以此为基点的文学理论建构,可能更接近艺术的规范,也不失为一条有益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河南大学女性文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二十余年的路大致上是沿着这样的顺序走过来的:资料搜集与与整理、进人高校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又提高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及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与女性文学研究人才,实现了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并以"文学间性"这样一个新的概念来界定从前各国学者所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国家文学与国家文学、语种文学与语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二是文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三是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四是文学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文章提出"文学间性"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的观点,是因为:首先,文学间性要求比较文学研究者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要有距离与空间;其次,文学间性要求我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不能只是同一个来源,而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来源;再次,"文学间性"要求要以文学或者文学性为中心,不能离开文学或文学性来从事所谓的比较文学研究。同时,笔者也认为:比较文学研究不能离开文学与文学性,离开了文学与文学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对于比较文学学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文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之中。文学的窘境是假象还是必然,大有探明其原因的必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学陷入如此窘境的社会原因,同时也明确指出文学表面的窘境蕴藏着文学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大众化的历史契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正发生着革命性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