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孩子初入幼稚园,"分离焦虑"、"陌生焦虑"接踵而至。他们的入园焦虑会有哪些?每个孩子的症状是否相似?有哪些特点?家里家外有哪些不同?在迎接新生幼儿入园之初,多是在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担忧中开始的。幼稚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集体生活的第  相似文献   

2.
东幼的愉快教育兰州市教育局段小雨秋田市的幼稚园,除秋田大学附属幼稚园外,其他35所全部是私立。全市在园儿童有6500多人。幼儿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入托费用根据幼稚园条件略有差别。收费分3种:一种是入园费,一次性交纳25000日元左右;第二种为月纳金,约...  相似文献   

3.
一、台湾幼教现况分析(一)幼教制度幼教机构包括幼稚园及托儿所,前者系学前教育的施教机构,后者则是以儿童福利为宗旨所设立的保育饥构。幼稚园分公立和私立。收托对象依规定为4~6岁幼儿,因而公立园大多设立中班和大班两段。但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迎接托班孩子入园我们为托班配备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室内设置了可供婴儿攀爬的大型轮船形状的玩具柜,并在墙面布置了孩子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了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入园前的生活状况,缓解孩子入托时的焦虑情绪,顺利地度过入园关,进入集体,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提前家访问卷调查为了让孩子入托前就认识老师,暑假期间,托班的两位老师走访了每个孩子的家庭。在家访前,先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在孩子及孩子父母都在家时上门。家访时亲切地与孩子交谈;请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07,(3):48-51
VI是“Visual Identity”的英缩写,中表示为“形象识别系统”。VI可将幼儿园经营管理理念、园化,包括该园的个性、目标、特征和相关信息等,视觉化、统一化、秩序化及系统化,以塑造具体的幼儿园形象。我认为在品牌时代的今天,幼儿园也需要有VI。 本期介绍上海世纪星幼稚园VI设计的部分实例。上海世纪星双语实验幼稚园和上海世纪星证大幼稚园是上海东方青少年培训中心附属的两所民办幼稚园。在2001年开办之初,确定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好种子,我们为种子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环境”这一办学理念。 世纪星的VI设计体现了该园的特征,它已是该园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按]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参观期间,有一所幼儿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可爱的人居住的美丽之家”——日本滨松市可美幼稚园。可美幼稚园是日本滨松市最大的公立园,已有40多年的历史,幼儿最多时达到367名。目前随着整个社会幼儿数量的减少,幼儿园现有165名幼儿。园内分级不分班,8名教师分管6个活动室。幼儿每天入园后,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幼儿入园年龄有明显降低趋势,今年我园2-3周岁幼儿入园人数明显增多,托班教育受到关注。托班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建立适当的规则势在必行,托班幼儿好模仿、好学习又为建立规则提供了条件,建立适当的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一日活动,愉快地过集体生活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关心子女的父、母,必定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大家都同意孩子是需要入学接受教育的,但是在什么年龄入学最适合呢?试看现时香港的学前教育服务:三岁的幼儿可以入读幼稚园的幼儿班,除了半日制,有些幼稚园亦提供全日制服务。两岁的幼儿可以入读幼  相似文献   

9.
度过入园初期,托班的孩子们适应了新环境,熟悉了老师和小朋友,开始真正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进程。在第二阶段入园中期,我们希望托班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从引发新需要入手,让游戏成为孩子融人群体的助手。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12,(1):27-29
香港学前服务是指幼稚园及幼儿中心提供的教育和照顾。幼稚园是向教育局注册,为三至六岁儿童开设.现时大部分的幼稚园只开办半日制课程,既有高班、低班及幼儿班,也有部分幼稚园同时开办全日制课程。幼儿中心包括育婴园和幼儿园两类服务机构是向劳工及福利局辖下的社会福利署注册.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不仅体现四、五十年代的社会福利照顾功能和六、七十年代的补偿功能,而更为突出地体现八、九十年代的教育功能。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国际学前教育机构大致情况如下。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名称繁多,有保育学校,前幼稚园,幼稚园;前初级学校;儿童保育中心;日间照顾中心;家庭式日间照顾;起头计划;家长儿童中心;后院团体;实验学校;游乐园等。其中以幼稚园和保育学校为主,普及率很高。各机构收托的儿童年龄和收托时间均按父母的需要,有半日制、全日制、计时制的,收托对象的领域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婴儿至入小学,也有从婴儿至17岁的。甚至还有夜间照顾中心,专为从事夜间工作的职业妇女服务的。瑞典除了日间托儿所、家庭托儿所、托儿所之  相似文献   

12.
建立正常的体检制度,可及时查出孩子中的各种疾病,以便及时治疗或采取补救措施。农村幼托园所,应该建立哪些体检制度呢? 一、入园(托)所前的体检制度:凡要入托、入园的婴幼儿必须进行全面、严格的体检。如果发现有严重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就必须待医治痊愈,出具医院证明后才能办理入托、入园手续。二、入园(托)后的定期检查制度:孩子入园(托)后,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一般每年两次。每次检查情况都要记录在孩子的健康卡片上,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治疗。对  相似文献   

13.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39):190-191
中文名:欣荻,英文名:Cindy,4岁,出生美国,美国国籍,美国上过托班,由于身体状况,在美国长期腹泻,确诊为水土不服,因此小班回到中国,入园我班,在班上年龄偏小,由于不合群、胆子小,入园以来,对老师的指令听不进去,对小朋友和老师的帮助总是拒绝,不愿意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喜欢一个人蜷缩在角落,拒绝参加一切活动,她一整天不会说一句话,遇到事情就大哭。  相似文献   

15.
日本从1991年起实施为期十年的第三个幼稚园教育计划,有计划地发展与改善幼稚园,要求在2001年前凡愿入园的三至五岁幼儿全都能入幼稚园。我国解放后幼教事业有很大的发展,但近年来一些省市关闭与停办了数。百计的幼儿园,有些幼儿园被改作招待所、旅馆、酒店、饭店、商店等。本文作者认为:日本重视幼教、积极支持幼教、有计划地发展幼教,其基本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研究》2006,(3):F0004-F0004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创建于1938年10月,原名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最早的幼儿园。该园现占地面积26397平方米,有教职工80名,教学班23个。可容纳700多名3—6岁幼儿入托。幼儿园现直属西安市教育局,是西安市一级幼儿园、陕西省示范幼儿园。 该园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院的方针,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观摩教学展示,以全新的设计、灵活多变的教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赢得了专家及同行的高度评价。该园教师在各级赛教和论文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幼儿园注重对外交流,1991年与日本千叶县柏幼稚园…  相似文献   

17.
梯度入园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但幼儿个体差异较显著,尤其表现在入园第一周与家长分离时。本研究以118名新入园的托班幼儿为被试,探讨不同焦虑类型幼儿的分离焦虑水平以及入园前的交往水平对幼儿入园焦虑类型的影响,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提供应对依据。结果发现:(1)各入园焦虑类型的幼儿按分离焦虑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缠人型、狂暴型、封闭型和一般型,前三种类型幼儿的分离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型幼儿。(2)幼儿与陌生成人的交往水平显著高于与同伴的交往水平,封闭型幼儿的两种交往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幼儿。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应根据不同类型幼儿的焦虑表现作不同的应对。关注入园前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在托班孩子刚入园的两个月里开展适宜、生动的活动,有利于孩子稳定情绪,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我们在孩子入园的第一  相似文献   

19.
孙铭勋(1905——1961),贵州平坝人,出身农民家庭,贵阳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正式入晓庄学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民主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孙铭勋成为最坚决的“生活教育”理想的坚持者之一。他先后参加晓庄纽稚园、迈皋桥幼稚园、新安幼稚园、上海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的创建,参加《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曾在社会大学任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澳门的北区是一个新移民聚居区,居民大部分属于劳工阶层,子女较多,知识水平不高。我们明爱幼稚园就坐落在该区,园舍是一座两层高的建筑物。全园总面积(包括活动空间)1323平方米,其中游戏区占800平方米。明爱幼椎园于1994年建立,是由政府批地兴建而交由私人机构管理的一所幼稚园。幼稚园成立初期,困难很多。由于最先的建筑设计并不是用来办幼稚园的,因此最伤脑筋的是如何将一些面积较小的房间改建成适用的房间。到最后,除了六间课室外,我们还设计了波波池、沙池、小型游泳池及供幼儿煮食简单食物的小食尝试室等。幼稚园选用香港出版的教材,但需要根据澳门的实际情况作出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