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西方现代哲学发动了一场“语言学转向”的革命,从语言的角度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维特根斯坦说:“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这种转变深刻影响并启发了文学理论界。正如伊格尔顿所言:“语言,连同它的问题、秘密和含义,  相似文献   

2.
读·感悟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实验小说大师纳博科夫说:写作就是把文字玩弄于股掌之间。他的意思很明确,我们有口是为了说话的,我们有手是为了把想说的话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的,而写作就是要尽情展示我们最亮丽的语言。优美、创新、得体的语言就像一个人的服饰,整洁、得体、绚丽总会使观者赏心悦目,把我们最亮丽的语言展示给读者,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应该注意的是,语言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自创新语,而是通过平常的学习或引用诗文,或多用修辞,从而把我们的文章打造得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3.
语言·哲学·哲学语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哲学·哲学语言魏博辉20世纪的哲学虽已冲出了用“理性”去追求世界始基的传统哲学的古堡,但是整个哲学运动的流程并非镂尘吹影,而是以语言,确切地说,以“哲学语言”从一个方面标示出了哲学发展的阶段、历程。“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  相似文献   

4.
信·正·情·趣——谈班主任的语言形象金玉宝景国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同时他还指出,学校里出现的师生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语言...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成份,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思维借助语言实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非具备思维这个基本功不可。不会思维,读,有口无心;看,浮光掠影;说,不得要领;写,言之无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校中应致力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之在学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听、说、读、写整体训练原则是指在“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总体目标下,把听、说、读、写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语文基本训练的原则。 听、说、读、写整体训练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目的的集中性、内容的完整性、程序的阶梯性。  相似文献   

7.
<正>词汇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言交际与运用的前提,可以说,离开词汇的语言教学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发展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词汇教学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既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从初中生的心理年  相似文献   

8.
敢说·爱说·能说——关于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者训练需要早起步,可以说已成共识。但何时起步?又如何起步?才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我们尝试从一年级下学期起步,在低年级段以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为目标,按“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训练为序,构设为“集画·选画·说画·写画”的训练方式,进行作文早起步训练,效果良好,为中高年级段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语言礼貌研究虽已成为一门显学,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澄清和解决.受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和法国社会哲学家Pierre Bourdieu惯习观的启发,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语言礼貌扎根于人类的认知体验,具有身体基础,具有体验性;礼貌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言后之效,是个人以体验认知和惯习为基础,结合语言形式、语境、意图、情感等诸多复杂因素做出评价的结果.由于评价行为具有争议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仅仅凭借语言形式作出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不一定行得通.本文最后得出结论:认知评价应当成为语言礼貌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是综合运用语言的基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运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走进世界文学名作宝库,我们眼花缭乱,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各国文学大师们呕心沥血写就的一部部、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全人类文学爱好者的共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举凡名家名作中的语言,无不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其中有些饱蕴哲理、启迪世人的句子,更是广为流传。它们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财富,现从中采撷数例品析。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  相似文献   

13.
1.积累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毋容置疑。积累什么?只要翻翻那些作文辅导书,上面几乎是千篇一律地给你指点“迷津”:积累素材。不错,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一如砌楼,没有砖水泥钢筋之类,何以成楼?但我认为,语言的积累更为关键。学生平时作文,相同的材料一经不同的学生之手,好差却是那么悬殊。“语言痛苦”者的作文,淡而寡味;语言丰富者的作文,生动有趣。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在这时显露无遗。特级教师吴稷曾说:“语言和思维一直  相似文献   

14.
《春》是一篇精美的抒情散文 ,其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构思美……美无处不在 ,俯拾皆是。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春》之美 ,使学生的心在美中纯化 ,情在美中升华。语文新课标指出 :欣赏文学作品 ,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春》的语言优美、凝练 ,极富表现力。作者不但遣词造句精当无比 ,字词锤炼技法高明 ,而且善用精妙的比喻、形象生动的拟人、富于节奏的对称和排比、亲切自然的口语……使文章句句放射出美的光芒。可以说 ,作者用语言的艺术呈现出一个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的真切的春天。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也要实现从思想到语言。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句子的读说结合、说写结合训练,进行段落的仿写、补白、改写训练,进行篇章的构思、选材、组合训练,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21)意识:人脑的机能,语言的内容,事物的“记号”(22)认识:深刻,深刻,再深刻笔者现在看到“意识”一词两字的构形,立即想起哲学上说的意识的本质——“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为汉语“意识”一词的确反映了古人对意识本质的独特理解。先说“意...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写作文对他们来说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写一些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套话、空话交差了事,这种现象在中学生写作文时并不鲜见。而这种现象的产生,笔者认为是学生阅读太少而又不会摹仿的缘故。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问他儿子:“学《诗》乎?”儿子说:“末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认为不读《诗经》,说话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音乐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说,音乐和文学都是借助于有声语言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种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将音乐审美教育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时下的报刊上,金风、祝融、坤角这些词语时有出现。它们的文化含量颇高,如果运用得当,会使语言显得典雅脱俗,文采斐然。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答曰:它们渊源于五行八卦说,来历很不平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作文训练需要早起步,可以说已成共识,但何时起步,如何起步,才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我们尝试从一年级下学期起步,在低年级段以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为目标,按“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训练为序,构设了“集画·选画·说画·写画”的训练方式,进行作文早起步训练,效果良好,为中高年级段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