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全国各地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将按照新大纲的规定,从初一到高三分别开设《公民》(初一)、《社会发展简史》(初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三)、《共产主义人生观》(高一)、《经济常识》(高二)、《政治常识》(高三)。这项改革实验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展开。我省有24所中学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初一和高一两个起始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和2006年高考政治考试范围中,经济常识中“银行和储蓄者”部分有“社会主义信用体系”这一考点,这体现了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特征;而哲学常识中“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有“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这一考点,要求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复习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把“诚信”和“信用”混为一谈。如2005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6题(辨析题):“诚信是利人不利己的行为”,此题没有规定答题的指向性,因此在答题时,考生既可用经济常识原理,也可用哲学常识…  相似文献   

3.
国内动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通知》,国家教委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设想汇报会上确定了改革实验课程设置方案:初一设《社会主义公民》、初二设《社会发展简史》、初三设《社会主义建设常识》、高一设《革命人生观》、高二设《经济常识》、高三设《政治常识》。11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的通知》,对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贵州等五省、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下达了委托实验的任务和要求。各实验单位按教委的部署,成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要完成“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三位一休的教学任务,这  相似文献   

5.
教政治的人更应该是“大写”的人监沂一中于润峰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6.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抓好“明理”、“激趣”、“导行”三个环节,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吃透教材,注重教法,让学生“明理”   道德认识是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使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  相似文献   

7.
一、设想 上海市初一卫生常识课本中的第七章《环境和健康》共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自然环境因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第三节“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要求,不断优化思想品德教学,进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缘起:思想政治教材的过频变动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过于频繁的变动,在新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一书的统计:建国后北京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变动共计有33次,其中10次发生在1976年以后。从全国范围看,仅1976年以后大的变动就有3次:(1)1976年以后各地陆续恢复“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等,取代文革教材;(2)1986年起,京、津、沪、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大(与人教社合作)编写了七套试验教材,由点到面在全国范围铺开,从初一至高三设置了“公比”、“社会发展简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科学人生观”、“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取代了原来的教材设置;(3)1992年秋,实验和试用了五年多的多套高中教材义被仓促统而为一,大多数省市初中教材也统而为一,作了较大的吸收、调整工作之后,名称亦统一为“思想政治”教材。与此相联系的是中学德育大纲的再次修订和“颁布”。除了这几次大的变革之外,小的修订和调整的次数远大于3次。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对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常识》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市场经济理论的传授,也要探讨市场运行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认为,弘扬传统美德,让灿烂悠久的传统化辐射经济常识,引领学生的道德走向,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对帮助初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思想品德课的设置是我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上)》2011,(11):158-159
继《书生傻气》之后,易中天近日为读者送上了《书生傻气》的姊妹作《公民心事》。易中天表示,撰写关于社会良知和公民责任的书并非说他就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没有做什么为民请命的事,他只不过是在讲常识罢了。在他看来,讲常识讲成个事,这本身是个“杯具”。  相似文献   

16.
杨丽 《天津教育》2001,(10):29-30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要完成这项工作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德育课,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学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把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总结了“读、讲、练”的三段教学法。读——抓住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读书,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教材进行粗读、细读、精读.精…  相似文献   

18.
王季尧,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一(15)班学生。刚升入初中的他,勤奋、聪明、宽容、善良,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扬州市十佳少先队员”、扬州市广陵区“十佳科技小博士”、扬州市“百星小公民”……  相似文献   

19.
初一政治课教学与素质教育●蓟县一中王桂珍初一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的课程。在新形势下,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使其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实验将由点到面、有步骤地展开。从今年秋季新学年度起,我省将有几十所中学在初一、高一两个起始年级开始改革实验,按照新大纲,选用新教材,分别开设《公民》和《共产主义人生观》课。从明年秋季起,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