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是以产业结构为核心,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若产业结构合理,能够较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就会实现发展,资源配置效率自然也就会高。本文分析了新疆的产业结构,就优化新疆产业结构,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制定 ,一方面要站在全国的高度 ,充分认识云南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全国的位置 ;另一方面更要立足于云南的实际 ,正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 ,通过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认识云南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进行区域经济差异调控 ,对促进云南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也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必须根据该地区的地理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增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其次,分析了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同时,就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能利用灵活的信贷机制与功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玉溪市要完善现有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区域金融集团,优化信贷结构,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融合,支持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当前全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大背景,通过分析珠三角区域地市间差异的泰尔指数指标,考察珠三角区域地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提出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转化发展动力,必须依赖政府的有形之手加以干预,发挥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实现整体区域的临界发展;从政策上统筹规划,采取适当的协调政策,通过小平衡撬动大平衡,缩小区域差距,发挥扩散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转轨、区位利益驱动、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合理完善的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应的法律制约机制,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突出,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地区矛盾冲突等问题,妨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影响了各区域优势的发挥,使经济周期波动加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我们应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中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试从财税政策角度寻找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措施,以克服产业结构趋同带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针对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截取甘肃省14个市(州)作为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从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从甘肃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分别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甘肃省农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应细化河北的区域发展政策;要强化滨海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冀中南的集中连片慢速增长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货币,是中国经济实力从区域到全球范围不断强大的必然结果。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加大参与国际贸易结算、资本项目投资和作为国家财富储备数量的重要前提,是中国经济实力继续快速发展最强有力的引擎。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产业的调整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因为高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旨在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育区域产业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的关系,面对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如何才能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相融,这是现代高职学校改革的重心。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并探讨两者对接融合的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运动休闲产业在中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然而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运动休闲产业的构建与发展迎来了绝好的机会.从全国的角度看,构建跨地区的运动休闲产业大格局是促使该产业进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要积极利用地区间的资源差异与不平衡,把这种差异变成实现良性竞争和资源共享的优势,要把运动休闲企业及与其相关企业联系起来,实现具有完整产业链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力半径"与自然的"经济半径"之间存在差异,加上地方政府较多关注于本地区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的边界溢出效应下,地理空间上势必形成省区之间的空白区域。当官员更多考虑自身晋升时,经济溢出效应的增大会缩小政策效力半径,使边界效应增大。应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政府的主要投资方向,对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进行重新考虑和界定;还应完善上级对下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协调,同时加强监督和制约;进而避免因盲目追求利润和晋升而使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区域边界发展停滞,减少政府干预或不作为因素导致的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与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选取1997-2009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锡尔系数,对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内部差异对新疆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南疆内部差异是造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而南北疆地带间差异对新疆经济整体差异中贡献份额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南北疆地带间差异的扩大正逐渐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区域的一个重要城市,如何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势,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再上新台阶面临新挑战.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相关城市产业结构趋势,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需要加速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经济快速发展中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再认识出发,结合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历程,剖析高技能人才匮乏原因,并从宏观、微观层面初步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公共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协同发展的动力是高等教育能够为区域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高等学校具有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优势资源,而企业拥有科研所需的资金支持,两者合作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互惠互利;但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以及跨领域合作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严重阻碍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需要从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策略,横向上达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目标协同、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纵向上高等教育要在学科门类和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深度,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互补、符合社会综合利益原则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通过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均经济指标对比,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江苏省的具体情况,从历史原因、要素差异、思想观念、结构差异等方面分析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运用2008-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层次系数,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体育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两者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两者的增长除了受上一期自身发展的影响外,相互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体育产业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当体育产业受到冲击时,表现为“短期效应强,长期效应弱”;当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冲击时,表现为“短期效应弱,长期效应强”;二者的发展以自身内在驱动力为主,体育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对区域经济较强的依赖性,发展不平衡态势日益明显,通过分析我国各经济区域特有的人文、自然、经济等特点,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区域自身特点,进行体育产业不同项目的集群化开发;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各区域体育产业的相互辐射,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破解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供给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形式,解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等方面。2)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有: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发展战略固化体育产业结构、大众需求结构钢化体育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为: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发挥体育产业在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推进体育供需平衡,发挥体育产业在促进体育消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构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甚至指导区域社会不断趋于发展良性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构建中等、高等多层次相互衔接的,学历与非学历职业教育、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协调的多形式的、城乡一体化区的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能够实现桥梁和纽带作用、能够产生科技孵化作用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区域职业教育体系的途径: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根本,技术创新是关键,政策创新是保障,环境创新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