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E-G指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成熟的产业集聚度测算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基于测算方法的科学性,选择EG指数测算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二十个大类的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中等偏低,且呈现出很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现阶段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必须进行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2.
《滨州学院学报》2020,(1):55-61
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选取黄河流域九省区20个制造行业数据,利用动态集聚指数与区位商指数对制造产业集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资源依赖严重、技术优势薄弱是制约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瓶颈,提出着力发展烟酒茶食制造加工业、改造提升石化金属冶炼制造加工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思路,打造智慧互联绿色互融的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新生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筑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θ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考察台湾岛内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变化情况.θ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2009年,2012年台湾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总体下降,但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产业用机械设备维修及安装业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区位熵分析结果显示:中南部县市是台湾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集聚区域,拥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行业数量明显超过北部和东部地区.偏离份额分析结果显示:岛内北部地区一些传统制造业出现扩张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中南部地区扩散转移,中部地区业已成为台湾机械制造业和石化产业的核心基地,集聚效应凸显,竞争优势增强.鉴于台湾许多制造业,特别是石化工业、机械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业已显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两岸在这些制造业领域所开展的合作,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指向特定的集聚区域;另一方面,应考虑这些产业在两岸的空间布局,达成两岸集聚区域的双向互动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计算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指数对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皖江城市带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劣势;第二,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参差不齐,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的优势产业较明显,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滁州、巢湖、宣城和池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相似,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为提高竞争优势,皖江城市带各个地区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优势,建立城际协作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已经产生的大背景下,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以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工业增加值占比以及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和区位商等指标来测度中三角地区是否正在形成新一轮的产业集聚以及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类型的产业之间的集聚状况是否存在区别。结果表明:中三角地区正在形成新一轮的产业集聚;以食品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三角地区自2003年便呈加速的趋势进行集聚,而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并未产生集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湖南、湖北两省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湖北省的专业化生产地位正在丧失。  相似文献   

6.
作为天津的支柱产业之一,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天津市整体产业的发展格局。如何评价该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天津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2008~2011年的产业集聚程度的实证分析,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是阻碍该产业集聚程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快该产业在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方面的发展,以提高该产业整体的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21,(1):26-38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资源日趋衰竭、支柱产业衰退等问题困扰增速放缓,其主导和接续产业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成为必然。服务业集聚现象明显,运用区位商对衰退型资源城市的生产性、非生产性两大类服务业进行集聚测评,运用EG指数分别对两类服务业内各行业进行集聚程度测评,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对衰退型资源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原因进行探析,可以得出城市化水平和政府行为对整体集聚水平有显著性影响,而制造业集聚水平对整体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因此,加快衰退型资源城市服务业发展应通过服务业集聚协同发展复兴实体经济,带动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行供给侧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人才集聚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吸引和集聚人才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制造业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人才集聚的三种模式,即政策引导型、产业吸引型和收益吸引型,并提出了促进制造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如同产业集聚一样,高等教育空间集聚也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文章以省级行政区高等理工教育为研究对象,率先运用经济学中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这两种比较权威的产业集聚程度测算方法,辅之以其他数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方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测度和考察了1997—2013年我国省域高等理工教育的空间集聚情况及演变趋势,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集聚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而制造业集聚能否促进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攸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文章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测算绿色经济效率,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构造时空的工具变量精准识别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分解项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能够推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途径;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当人口密度、第二产业比重稳定在较高阶段时,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才得以发挥;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二者存在动态调整机制;在时空上,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空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地理集中度指数计算了2006-2010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但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没有随之提高,其中医药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地理集中度较低,但集聚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行业地理集中度较高,集聚程度却出现了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表现形式,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正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文以集聚经济理论为基础,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联性,提出构建包含创新表现、类型、实现路径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创新系统,从产业联动和集聚的视角提出塑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环境和集聚下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举措,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集聚绩效评价方法探析:集聚指数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人才的集聚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前提,而如何考量高校人才集聚的绩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运用统计指数相关方法编制了高校人才集聚指数作为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并进一步选择位于东北、西北、中部、东部和东南的5所“985”高校,对其2000年以来人才集聚指数进行测算,通过分析测算结果发现五所高校的人才流动均呈逐步优化的发展态势,且发展态势相对稳健,但高校间人才集聚绩效存在一定差异,而差异幅度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结合传统的统计方法与空间数据分析法,分别对台湾各产业集聚的整体情况,以及各地区具体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产业中,工商服务业成为集聚度最高的产业,已取代制造业成为台湾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而在各区域中,北部地区仍是各大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同时产业的空间集聚还呈现出由非大都会地区持续向大都会区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6-2012年福建省9个地市6大不同类别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指标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从6大行业层面考察,无论静态,还是动态,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总体较低且存在不同形态的发展态势;从9个地市层面考察,6大不同类别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地市间布局的差异化程度较大。进一步利用计量经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福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但贡献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产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态势,其特点表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专业化产业的逐步发生集聚态势,而与之配套的辅助产业在空间上仍然表现分散化的态势。生产要素的地区差异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区域新技术投入、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出口、原有的产业优势、产业外部联系等等因素以及规模经济因素是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真实原因。继续引导区域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的区域分工,促进区域以优势产品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才是提高长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的合理之路。  相似文献   

17.
《商洛学院学报》2022,(1):56-61
制造业省际转移导致产业扩散或集聚分布的空间格局演变是我国实施双循环战略的现实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与方法,对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产业省际转移所导致的产业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之后全国范围内制造业由北方向南方纵向转移的特征更加明显,省际层面的扩散与集聚同时存在,中西部区域内向个别省份集聚更为明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东西部转移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云南等边远省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东西部转移范围有限,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南北方转移更明显,集聚在东南沿海省份。  相似文献   

18.
基于EG指数研究了2003-2010期间中部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水平,分析了行政垄断因素与市场效率因素对中部制造业地理集聚水平的影响.结论表明:中部地区制造业整体上地理集聚水平长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提升速度缓慢;行政垄断因素与市场效率因素都会对中部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产生影响,但前者影响更为显著;一定条件下提高行政垄断程度可以促进某些行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市场效率水平的提升也会使得一些集聚程度过高行业部门回归到正常的地理集聚水平上.  相似文献   

19.
李泽扬 《大学教育》2023,(8):145-148
制造业创新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制造业创新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行业间,都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文章基于专利数据,从区域内空间集聚与城市内行业集聚两个视角总结了中国制造业创新集聚的典型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主要是研究中国工业的基尼系数与产业集聚程度。文中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制造业集聚呈上升态势,这说明中国产业分布的空间集中程度在提高,集聚和地方专业化呈增长趋势。中国工业区域化的决定因素则告诉我们,自然要素资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集聚,运输成本、市场规模仍然是决定行业区域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