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形象是教师德、识、才、学、体等各种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化身,是青少年的榜样。教师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教师美好的形象不仅体现在教师外在的风度,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的内在道德。 一、教师的内在美主要体现在追求真理和规范道德两方面的品格。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真理的殿堂,自己必须首先具备追求真理的品德。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而抛开个人得失,敢于为求真知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  相似文献   

2.
形象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它是具体事物(群体、个人等)的精神实质的外在反映,是其本质特征的外在体现。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形象,这个形象是其气质、品格、学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教师形象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识的综合体现。教师作为创新知识、传递知识,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生存、做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历来受到社会公众的尊敬和爱戴。通常我们谈论一位老师的时候,会说这位老师基本功怎么样。专业素质怎么样,评价他的课的时候,也往往通过“授课、  相似文献   

3.
从审美的角度,教师形象指的是源自其内在品质,并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教师的形象无外乎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类.好的内在形象通常是指教师高尚的品格、真挚的情感、美的知识能力;好的外在形象一般是指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等.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我们的无形资本和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要自尊、自重、自爱,而对于教师来说这集中体现在形象的自我塑造上——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美好的形象,这可以说是教师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谈到形象的塑造,自然就会想到仪表、行为、语言,亦即风度、气质、口才这些塑造形象的重要依凭。很显然,形象的塑造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语言的作用更为突出。对于教师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教师的语言已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而是教师“行”的折射反映,是教师内在本质的外化形式,是教师学识、智慧和人品的一个综合表现: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在学生心目中。在形象塑造的诸因素中,语言可以弥补其它方面的不足。容貌不扬,穿着寒酸,举止拘谨的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显现出内在的高贵品格,渊博学识,出众才华,从而用自己内在的形象去赢得学生的钦佩和尊敬。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感染,是感动。艺术是形象,是活动。艺术又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在于教师的形象和活动对学生的感染和感动。艺术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艺术修养,英语教师的艺术修养体现在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上,体现在英语书写、朗读、口语讲解、练习之中。而这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因此,教师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之后才能使其教学富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李锦贤 《教育导刊》2004,(17):56-59
课堂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交往的过程。小学生在教学中交往,不单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和丰富的过程,还是其道德品质、良好品格形成的过程,由于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原因,课堂也必定是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的渠道。而”爱”在课堂中的意义是可见的,其所牵涉的内容是广泛的,既体现了教师的师德修养,也反映了学生的内在心态。学生正处在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身心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爱”的教育就像水对生命的意义一样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要具有良好师表形角的人格魅力 人格作为人的文化心态和社会行为的集合,凝聚着个人自身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现象的条件因素。根据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工作就是运用教育手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教师做人的品德,言行和作人的风范,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和进人科技领域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员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认识过程。一个人的气质、魅力是内在与外在的共同反映。作为教师,既要内涵丰富,还要注重外表形象,要与教师的职业相称。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验、实习等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形象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引起学生的感情等心理活动的姿态和内在的精神世界。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统一。仪表端庄、风度高雅是塑造教师良好形象的基础;品行卓越,为人师表是重要保证;学识渊博,思想深遂是核心;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塑教师良好形象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所谓教师文化的特性,就是立足于教师职业特点和群体特性,探讨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内在的文化特征。把握教师文化的内在特性,既是进行教师群体文化建设的前提要求,也是寻找教师群体文化形象塑造之内在依据的必然需要,并为学校教师文化品格的建构提供重要的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浪潮迅猛袭来的今天,教师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定是内外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养人才,其外在形象与内在素养共同构筑成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仪容、表情、举止、着装、谈吐给学生以精神感染,而高雅的内在知识修养、人格魅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审美愉悦的同时,给学生个体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课堂教学形象的主要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的外在形象教师的仪表行为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音容笑貌、服饰妆扮,无不打上教育的印迹,它代表了一个教师要以什么样的风范去影响、带动受教育者。教师所有的仪表行为都毫不夸张地参与了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为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形象要具有和善性;仪表形象要具有自然性;行为形象要具有真切性。2.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在形象教师的内涵就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内在形象。我们把教师形象中相对隐藏、外显性差的诸因素称为内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要塑造教师的内在形象,主…  相似文献   

12.
从审美的角度。教师形象指的是源自其内在品质,并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教师的形象无外乎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类。好的内在形象通常是指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好的外在形象一般是指优美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等。  相似文献   

13.
教师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做一名教师是光荣的事情。问题是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最光荣的,这涉及到教师的形象问题。形象它既包括人才的外在形象,又包括人的内在形象,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融合。如果单纯地抛开人的言行举止去论人的衣着长相,那么这不能算形象,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形象,其结果只会产生“徒有其表”的想法,或者给人留下“失之子羽”的遗憾。形象更应该是举手投足间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教养和素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呢?一、修师德师德,顾名思义,即教师的品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17,(3):5-12
当代社会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导致了教师教育信仰的迷失。教育信仰体现教师对教师应然价值的确信和职业人格的独立。教育信仰是教师教育自觉的内在根基、教学自由的精神动力和专业自我的理性表达,其终极诉求表现为教师真正"成为你自己",获得职业的独立品格、专业权力和幸福体验。教师的教育信仰依靠教育环境的外部支持和教师的主体建构而得以生发,最终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学生的良好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的角度,教师形象指的是源自其内在品质,并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整体感觉。教师的形象无外乎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大类。好的内在形象通常是指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处处地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形象、品格,以期影响学生,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仪表风范,实际上是其心灵的展示,对学生的暗示也就特别明显。教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常常通过仪表暗示给学生。一般情况下,不修边幅的教师,教出的学生通常会不拘小节,不明语言和不明行为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纪律性不强;衣着华丽,打扮入时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一般喜欢新潮,以时尚为荣,但适应能力不强,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差;衣着整洁大方,仪表端庄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注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且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不少学校对教师的仪表要求很严,除了是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外,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怕给学生造成负面暗示。因此,为了向学生提供积极的暗示,老师的仪表必须有所讲究。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明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重视教会学生做人道理、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直接影响了个体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影响到个体的社会生活质量。教师需基于陶行知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品格教育。文章主要论述品格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品格教育存在的问题,研讨有效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教师仿佛每天都是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测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他们把教师的言行与公共道德标准相对照,从而做出关于教师品格的评价,并不断接受其影响。教师的思想、语言、行为、仪表都承担着人格示范的职能,所以,作为教师,应特别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教师的形象一般由仪表形象、思想形象、语言形象、知识形象及其他方面的形象所组成,要塑造教师的完整形象.也、须从塑造上述形象做起。一、仪表形象的塑造契可夫曾经说过:人的一切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风是高校学生的学习风气,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外在体现;还是学生的精神风貌、意识形态及思想品格的内在体现。诚信则是一种根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人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