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中,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与社交方式。应用型院校学生既是互联网与自媒体社交软件的主要用户群体,也是"微时代"社会的主要代表群体。"微时代"自媒体社交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教育信息传播与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也给现代教育管理,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针对"微时代"背景下面临的学生教育管理问题,应用型院校应当转变教育管理理念,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强化教育管理队伍,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微媒体"其具体指的是一些自媒体,就像是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媒体,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微媒体"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显现,而本文主要是对"微媒体"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微信等众多新兴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并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快速到来。立德树人是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特点是危伟并存,既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深刻挑战,也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要做好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微媒介,树立微观念;必须应对微挑战,融入微生活;必须构建微体系,汇聚微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信息化。类似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宣告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进入了“微信息时代”。本文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和微信使用模式进行研究,对微信息时代下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影响以及微信息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的工作开展进行讨论,认为微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应不断地改革创新,了解学生的所想所爱,多角度做好舆情工作。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微信和微博等社交方式流传度的扩大,成为大学生最愿意使用的信息获取媒介;但是,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微时代"利用微媒体获取正面信息的同时也会接触到一些负面新闻。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负面信息不可避免带给他们价值观方面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微时代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的同时,也剖析了带来的挑战,以期更好地指导教育工作者利用微媒体开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正逐渐演变成大学生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校"微平台"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微平台"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提出高校要组建"微平台"运营团队,形成微传播矩阵;打造高校微博名师,扩大高校美誉度;注重个性化定制,让高校"微平台"深入人心;重视"微平台"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等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作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媒介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泼洒式"的传播,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提供了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互动机制,实现了信息快捷有效的广泛传播。高校作为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传承引领之地,理应积极主动抓住机遇,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正确、恰当、有效地使用官方微博传播先进文化,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结合对北京高校官方微博的调研,对微博是否能够成为高校宣传的利器,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高校官微的运营模式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微媒体主要指以微博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为代表的媒体。从微博、微信到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事物满足了大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使大家在有意无意间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这类媒体呈现出以短小精炼、多手段、多方式的表达形式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乃至进行情感沟通的特征,信息量大,信息内容以几何增长的速度快速传播,具有超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微媒体的诞生,给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迅速崛起,宣告了微时代的到来.“微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风靡学校,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媒介.针对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通过分析微媒体概念、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微媒体开展各项工作,从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微博与微信等微传播平台的普及,昭示着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微时代到来。教育环境的变革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微"特点。本文以微传播为研究对象,对微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呈现出的信息传播特点,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媒介素养要求。提高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辅导员提升综合素养、应对突发事件、走职业化和专家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其提升途径包括加强辅导员思想认识、提供媒介素养培训、加入微媒体工作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社交的兴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读者的信息需求也随之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零散化等特征,微服务理念也应运而生。图书馆微服务是在微信、微博等微事物不断出现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服务。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国内图书馆服务领域时在普及程度、服务形式与服务内容等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微媒体的勃兴塑造了强大的微文化场域,成为当下思想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舆论信息的放大器。高校大学生作为微文化场域的特殊力量,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微传播"方式成为这一群体主流的信息渠道,舆情的研究视野随之发生转移。研究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演化规律和舆情干预机制,是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核心的“微时代”已悄然到来,其具有信息量大、受众广、传播时效强等特点,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冲击。文章从开辟德育新阵地、弘扬主流价值观、主客体相互提升等角度,对发挥微时代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背景下产生更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新兴媒体而言,大学生是最大的受众群体之一,而且新兴媒体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这无疑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影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浩 《文教资料》2013,(12):183-184
随着当今微时代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人人等微媒体发展迅速,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作者以微信为例,将新兴的微媒体与高校校园英语环境建设结合,对课堂环境建设、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建设等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阐述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甄别更难,地方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面临新的挑战。但社交媒体"消费者即生产者""用户生产内容"的特性也为地方高校主动建构与塑造自身形象提供了机遇。提出通过构筑媒介信息环境、借势、造势等方法进行矫形和塑形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来临,对高校的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洞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在新闻发布的时效、新闻媒体的运用、新闻语言的选择以及新闻内容的创新等方面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促进新旧媒体的有机融合和联动,在"微时代"来临之际,更好地进行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获取上的便捷性、时效性、丰富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媒体,也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也具有碎片化、片面化等特性,甚至国外的一些思潮也通过新媒体在国内落地生根.这对于新媒体用户来说,具有重大影响.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使用者,也是新思想的接受者,由于其思想意识和思辨能力正处于成长阶段,缺乏对一些负面信息的识别判断能力,容易被新媒体平台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所误导,造成其思想混乱.这既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实践,也不利于凝心聚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话语和管理,就成为当前高校需要探索研究的问题.对此,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刘秉亚老师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2017年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微时代"这一新媒体演进的时代特征出发,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进行了论述.不仅分析了当前微媒介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局面、新形势、新变革,也研究了以微博为代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新门户、以微话语为代表的新变革和以微平台进行的新管理,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交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融入大学生社交网络,保持对舆情的敏感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客观预估社交网络辐射力,方能做好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