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8月20—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办,新疆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7年年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19-22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3.
2021年6月19-20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建党百年与源头活水"学术研讨会在线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线上网络云端同步盛大开幕.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筹委会主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相似文献   

4.
2021年6月19-20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建党百年与源头活水"学术研讨会在线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线上网络云端同步盛大开幕.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筹委会主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30日,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中宣部理论局、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北京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学会、省公共关系学会、省伦理学会、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省中共党史学会、当代安徽研究会、省民俗学会等发来贺电祝贺学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18—21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西南交通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承办,主题为“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来自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人民日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7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1.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积极推进唯物史观的当代创新有学者谈到,…  相似文献   

7.
2014年7月15-18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4年年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人·生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视域”,来自国内的百余位学者围绕着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文献学问题及文本内容再阐释、当代生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再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当代前沿问题研究等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继2006年南阳师范学院举办首届"冯友兰学术论坛"之后,2007年9月21日至22日,"冯友兰学术思想高层论坛"在南阳理工学院举行.此次论坛是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冯友兰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南阳理工学院冯友兰研究会主办.  相似文献   

9.
陈漠  马涛 《教学与研究》2021,(2):109-112
2020 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 200 周年、列宁诞辰 150 周年的重要年份,也是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启的一个全新历史起点.2020 年 10 月 16—18 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2020 年年会在贵阳孔学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恩格斯、列宁思想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立足建党百年新起点新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于2021年10月23日在厦门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厦门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哲学系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共同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18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参会,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22—27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主题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6年年会在兰州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各级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省市社会科学院、《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1.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园地,尽管苏联和东德学者使用过“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概念,但是,是中国学者首次明确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一学科方向。其中庄福龄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的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该学科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巨著;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立者之一,担任该学会会长长达28年;他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内史”)向“马克思主义史(“外史”)的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史“”论”关系的系统阐发,以及新的时代境遇下的进一步深化的构想等,对于在新的时代境遇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方法论上的特色是融会了“新理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哲学史三者的思想观点。在关于唯物唯心的区分上,冯友兰独特地采用了主客观关系,由此把哲学是人生的反思的思想引进哲学史,使之成为研究的元理论。他又通过“具体共相”的概念,沟通了作为精神生活的认识论和人生境界,使得对中国哲学史的评价就不再单纯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评价的唯物唯心问题,而同时也是或者说更主要的是关涉到人的安身立命的价值问题,从而真正切近了中国哲学的内容,解决了中国哲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也实现了对“新理学”的超越复归。这种复归是以理学为基础消融心学的问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境界说”作为元理论,使得《中国哲学史新编》超出了20世纪30年代两卷本《中国哲学史》的价值。由此言之,《中国哲学史新编》具有消化马克思主义、总结“新理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以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从总体上观照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趋势,直面现实问题,承担起理论创新的时代重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创新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离不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借鉴。在新世纪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回溯思想本源,夯实理论基础,扬弃脱离原著抽象探讨理论的研究方式,建立文本研究、哲学史研究和原理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其次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发展问题;要历史地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逻辑与传承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本刊推出年会的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14—17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教育部社政司和海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海南省委党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省社科联协办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深入的交流。现将会议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和建设工程 1…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之际,为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推动新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文献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湘潭大学、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6—9日在湘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庄福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研究员作大会报告,有林、侯树栋、沙健孙、梁柱、许全兴等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  相似文献   

17.
名中国哲学史专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石峻先生,不幸于1999年4月15日与世长辞,这是中国哲学界的一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合理内核,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孙伯鍨教授哲学思想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伯教授,1930年6月生于江苏泰兴。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国家社科规划哲学组成员。自1959年起,先后参加十余种哲学教材的编写,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和现状》、《卢卡奇与马克思》、《走近马克思》等十余部,学术论文60余篇。孙伯教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建树,特别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研究模式在方法论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术简历问(笔者,下同):孙先生,从您的简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教育》2007,(1):F0003-F0003
衣俊卿,1958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