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明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很好。老师对小明的妈妈说:让小明参加绘画班吧,他会画得更好。”小明的妈妈却说:小明画得好,就别再学画画儿了。他算术不好,我想让他多学学算术。”您觉得老师和家长谁的意见对呢?应该发展孩子的强项还是弥补孩子的弱项呢?教育孩子时,究竟要“扬长”还是“补短”呢?(河北刘小丫)顺应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到底要发展他们的强项还是弥补他们的弱项呢?我想把我的亲身感受告诉小明的妈妈,也许她能从中受到启发。上初二时,我的作文《我和我的同桌》得了我平生以来作文的最高成绩—…  相似文献   

2.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3.
邻居家有个读四年级的小学生,酷爱美术,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可是,其母坚决不准孩子画画,非让孩子学弹琴。孩子学不好,母亲又是骂又是打。老师发现后开导这位母亲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位母亲却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就是‘泥人张’手里的那团泥,大人想捏个啥样就捏个啥样。孩子懂啥?难道家长还会给孩子亏吃?”“孩子是家长手中的一团泥”,正是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的一些家长的共同想法,也是这些家长教子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孩子是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4.
王金战 《成才之路》2011,(17):11-I0006
近日,一份名为“想得美”的课程表走红网络,在这份由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的课表中,“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该课程表在汉网上贴出后,一时引发众多网友热烈讨论。教育专家王金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尽情地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快乐的。然而,有几个家长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几个家长不让孩子在童年时就去学“珠心算”“新概念英语”?是否学了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5.
三四岁的孩子本能地喜欢在一切能涂鸦的地方涂鸦,在他们心中这种涂鸦的行为不是画画,而是一种喜欢的动作或游戏,也可以把这种行动称之为表达。大人看到孩子经常作画,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有天赋,认为在专业老师那里学画画,有了同班同学的相互学习及老师的指导,在画室浓厚的绘画氛围下,孩子的绘画水平会进步得很快。同时家长也会观察孩子自己在家画画的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反映这样的问题:回家给孩子找来笔和纸,希望他能把学校里学的东西再画一遍,这时候往往会发现一个糟糕的问题,孩子在学校画得很好很漂亮,在家里却画不出来甚至不愿意画。部分家长因此担心孩子是否真的“学到”。关于上述现象,本文将深入探析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6.
德龙 《家长》2001,(Z2)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常常会因紧张、困惑等而产生心理压力。问题是,他们往往无法顺利、正确地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呢?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许多家长让孩子业余时间学画画、学唱歌、学外语、学电脑等等,这些活动大量占据了孩子的课余时间,孩子会感到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独处,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家长不要去干预。  相似文献   

7.
“我想让小孩多学些东西”,这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让孩子学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在幼儿园的家长中,老师们发现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的倾向:让孩子知识丰富,脑袋里“拥有”很多知识——实用的具体的知识,如识字、数数、说英语、操作电...  相似文献   

8.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两位母亲,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学画画,老师对两位家长说:“你们的孩子在绘画方面都是很有天赋的”。于是这两位家长信心百倍地陪着孩子学画画。其中一位家长总是把孩子画好的每一幅画都拿到老师那里,请老师细细  相似文献   

9.
朱株 《湖南教育》2014,(12):58-59
“我们究竟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这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质问所有家长和教师的一句话。现实中,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都会不自觉地强调父母多么正确且充满先见之明,而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样的言行其实透露给了孩子一种信息:“你什么都不懂”“你千万不能自己行动”“小孩子总是错误和愚蠢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给幼儿上多种兴趣班的风潮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有的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甚至把2岁左右、路都还未走稳的孩子送去学舞蹈:有的家长则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的孩子多么能干:3岁学画画,4岁学跳舞,5岁学珠心算……年幼孩子到底该  相似文献   

11.
每到招生季节,给孩子选择学校就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就近入学,免费上家门口的优质公办学校,还是舍近求远。花钱上招生名额有限的热点民办学校?是填报普通高中志愿,还是填报职业学校志愿?亲戚朋友众说纷纭,各种观点扑朔迷离,着实让很多家长大伤脑筋,无所适从。如何走出盲目择校的怪圈,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选择,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界有识之士指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家长们给孩子报很多班的原因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个观念有待纠正。你要孩子在起跑后跑哪个跑道?是400米、800米,还是马拉松?不能所有的跑道都要跑。把孩子时间塞得满满的,这是没有系统规划的行为,因为家长没有明确自己的着力点要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又到开学季,孩子们的学习又成了头等大事。很多家长反映说,自己没少下功夫,可孩子却不领情,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怎么才能改变这一情况,让孩子变得爱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常常为记不住学过的东西而苦恼,回到家总是说:“明明学过的东西,怎么那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孩子为什么很快就遗忘学过的内容,这是什么原因呢?许多家长说得对,就是因为学过之后,没有进行科学的复习,孩子们没有掌握与遗忘作斗争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告诉孩子与遗忘作斗争呢?  相似文献   

15.
孩子考了100分的好成绩,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家长,准备与家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可是家长却抑制住自己的喜悦反复地问孩子:“班上还有多少同学得了100分?”“你下一次考试还能不能再得100分?”家长唯恐班上得100分的同学太多,致使自己孩子的满分变得特别廉价。结果,孩子战战兢兢,老是担心自己下次考试得不到满分,本来很自信的孩...  相似文献   

16.
“早学多学”并不是一条适宜每个孩子的捷径 萧:许多中国家长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沿用了让孩子“早学多学”的家教传统。您是旅美教育专家。根据您的经验和教育新理念,您赞同国内家长的“早学多学”的传统吗?  相似文献   

17.
《母婴世界》2011,(8):102-103
随着李娜法网夺冠,“娜旋风”掀起的网球热席卷而来,很多家长都萌生了让孩子学网球的想法,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半。面对这扑面而来的网球狂潮,家长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去学网球呢?  相似文献   

18.
朱妹 《教育文汇》2008,(5):16-18
“我们夫妻俩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五年级女儿的数学我们现在已经没办法辅导了”;“我儿子上小学,我感觉他的课本难度都赶上我们那个时候的初中了”。现在不少家长都在抱怨孩子的课本越来越难,比他们当年上学时难多了。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孩子要学的知识多了,还是教材越编越深了呢?孩子有必要学得那么深吗?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学吃苦”在幼儿期有必要吗?读者朋友,1997年的家教话题到这一期就结束了。今年,我们共组织了5期话题,它们是:拿了压岁钱,怎么花?双休日,怎么过?孩子吵架,家长怎么办?在幼儿期,究竟应该教给孩子点什么?“让孩子学吃苦”在幼儿期有必要吗?一年来...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第一线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哎,这种类似的题目已经讲过好几遍,学生还是不会”,老师抱怨。学生也苦恼:“为什么做的时候自己不会,老师一讲就能听懂呢?”家长更纳闷:“孩子学得很苦,为什么成绩还是不理想呢?”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题目要求建立及时而准确的联系,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那么,如何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使学生逐渐生成历史知识迁移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