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是面向学生的工作,而学生是有着各种需要的人.我们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手段都必须围绕人的发展规律和需要来进行.班主任要能认真仔细地调查研究学生的需要,既掌握学生的一般需要.也掌握学生的个体需要,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产生合理的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运用该理论了解学生在某个时期的需要.可以使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预测其行为表现,便于在管理中进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我们当代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切身地体会陈旧的教育模式给学生终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变传统的“一言堂”为学生需要、社会需要的“互动式”课堂.我们还要积极地行动起来:积极地旁观,细心且全面地了解我们的学生,同时认真观察课堂动态;给学生心理上的肯定与支持,因为现代高中生个性化更加突出,更需要别人对其自身能力的尊重和肯定;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意识,平等不代表随意,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还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者.要在课堂多样的活动中教会学生遵守纪律,同时善于合作.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商业领域,我们每个顾客都得到了上帝的礼遇.自选超市里,我们悠闲、惬意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商品,整个氛围和谐融洽.学生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消费者;而教师则理应提供给学生们需要的精神产品--商品.并且,要让学生主动地选取它们,享用它们,这整个氛围也应是和谐融洽的的.  相似文献   

4.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信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些努力.而要运用这些方式促进学生去自主探究性地、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则必须树立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理念,真正认识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也不能脱离生活,我们的英语教育也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那我们在数学课堂上靠什么去沟通呢?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数学呢?数学的教学需要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我们课堂上师生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下面笔者就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语言做几点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好,让学生有兴趣学,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还需要想方设法地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和物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如何去做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7.
课堂追问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有效的追问能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更好地去掌握、学习新知识.那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追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去思考、去抓住一瞬即逝的契机.追问要想成功的运用,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机智,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需要教师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判断,进行提醒、补充.  相似文献   

8.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它还反映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的问题.美国一位从事特殊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说:"孩子,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我还没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如果用心探究问题学生难以转化的原因,你会发现总有一个深层次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在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的爱心,还需要我们针对这一深层次因素,科学地、艺术地选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你的数学课让学生难忘?数学课只有难忘,学生才会记住课堂内容,让课堂内容潜藏在深层记忆.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把握好学生.一、教师需在课前充分地备课,将课本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易错点等详细地整理出来,做到有的放矢.二、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课本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地选择练习题,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肯定与鼓励.三、采用特色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多媒体教学、一题多解或同类通法,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千变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最大的强能,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我们的数学课“难忘”.  相似文献   

10.
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并没有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收获新知、展现自我的平台,也应该是师生共享的求知历程,是师生共创的真知体验.而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有多少次真正地站在了学生的位置,给他们留出适当的时间思考与探讨,让他们自己发现新知呢?又有多少次真正地为学生改变教学"航道",为学生做到真正的起飞呢?学生的学习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求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循循善诱中激励鼓舞,静待花开,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2.
尉霄 《华章》2011,(18)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教师可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石硕 《考试周刊》2008,(24):144
在设计色彩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色彩有良好的色彩感觉,我们需要主动地从有意识的角度观察色彩、感受色彩,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辨别能力,进而能够很好地使用和驾驭色彩.  相似文献   

14.
社会职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员工的需求、政治构架的特点以及现行国家对教育的定位,要求我们需要短周期培养底子相对弱的学生,并且让他们达到用人单位需要或近乎需要的水平,这就是我们职业教育目前在国内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那么,对于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来说,如何能系统地、有层次地教会学生,如何能用短短的几年让学生达到岗位需求标准,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我,而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尤其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多动脑筋,多下工夫,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方式、方法,比如声情并茂的讲读、演员般的即兴表演、精心的板书设计和工整的字体等等,从而把学生的心重新拉回到课堂,从而“唤起对创造性的表达和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学高、身正是老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师者亦师亦为范,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应该努力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良好的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只有我们的老师们都有了良好的师德,才能撑起教育的蓝天。教育的成功需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更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大力提倡师德、师风、师爱建设的今天,我们作老师的更应该努力完善自己。  相似文献   

17.
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兴旺、社会生活要丰富,都需要个性的存在,需要那些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虑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美术教育在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个性地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地发展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也给我们每位美术教师提出了一个永久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大学的文化功能大学不仅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更是国家民族精神的培养园地,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在精神、文化上都应走到社会最前端.为什么这么说?这要追溯到办大学的初衷.办大学的第一个初衷就是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知识、民族精神的深厚底蕴,需要延续,需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办大学的第二个初衷即是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不管是精神文化,还是技术知识,都需要不断地加以改造、改进,不断提高.在大学里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也正是紧紧围绕这两点来实施的:首先是传承.让学生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的国家是怎么成立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现在所学习的知识体系的由来及远景.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创新.为了向着发展目标前进,我们需要更多、更先进、更科学的知识文化,需要融合新时代的文化精神,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中学课堂,一般实行的是教师主导式的被动教学--而其中学生的主动性与自由、创造精神都被遮蔽或压制.所以,当前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激活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形成互动.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成为文化的课堂、人本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和互动的课堂.而在这样的"主体间性"课堂空间和"互文性"的师生关系指引和牵涉下,我们将会逐步构建出真正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也才能达到真正的课堂最优化绩效.  相似文献   

20.
张静 《文教资料》2008,(27):95-96
教育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我们的教育实际培养的人依然很不完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终身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教育的生态平衡,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学生全面发展人格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而,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大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