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所讲学式学堂,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侧。书院建于山沟中间,四周青山围绕,俯视似洞。唐代诗人李渤隐居在这"洞"中读书,养有一只白鹿,人称白鹿先生,故名白鹿洞。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规》成为后世700年的教育宗旨,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相似文献   

2.
明成化、弘治年间,余干之学的代表人物胡居仁、张元祯及其后学娄性等通过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立规、为书院撰记、推荐人才等多种方式,力图廓清书院与科举、书院与官学的关系,努力使书院回归讲求义理培育真儒的办学宗旨.余干之学诸儒是明代白鹿洞书院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在白鹿洞书院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一白鹿洞书院的史实诸问题来信说到白鹿洞书院的史实问题,就我所知,简复如后:(一)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或称白鹿洞书堂)曾三起三落。大约是开宝九年,即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江州地方人士于庐山国学的旧址建学馆,聚徒讲学。这是白鹿洞书院的开始。所以目前所能看到的白鹿洞书院志书均称:白鹿洞于“宋初是置书院”。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将此事奏告朝廷,并请求赐书。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驿送至洞”。这次兴起至太平兴国五年或七年就衰落了。为什么说五年或七年呢?因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讲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洞主明起将南唐庐山国学留下的学田献给当局,自己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好几种涉及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的书籍和文章,有《中国书院史话》、《中国教育史话》等等。拜读之后,感到其中对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史实的阐述尚有若干不敢苟同的地方,今择其尤者简述于后,并以求正。一、有关南唐庐山国学的性质及其职官等问题。首先是关于庐山国学的性质。《中国书院史话》说:“作为讲学授徒作育人才的书院,始于南唐昇元四年建立的白鹿洞学馆,  相似文献   

5.
宋初四书院     
书院为我国古代藏书与讲学之所。始于唐,盛于宋。宋初著名书院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李渤兄弟曾在此隐居读书,且养白鹿其间,故名之,南唐时建学馆,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庠。石鼓书院因建于湖南衡州石鼓山而得名。后唐李宽在此筑屋读书,宋太宗年间李士真在此建书院,授徒讲学。  相似文献   

6.
胡居仁是明初诸儒中恪守朱学之最醇者,一生"奋志圣贤之学",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受到晚明学者之尊崇,成为明代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之一.他绝意仕进,终生以讲学为业,创办南谷、礼吾、碧峰书院,并两次入主白鹿洞书院,主持白鹿洞书院讲席,制订了<续白鹿洞学规>,体现了理学家以道德修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德为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躬行实践、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白鹿洞书院,始于唐李勃隐读,盛于南宋朱熹复兴,明清继续发展,有千余年历史,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中流,景色秀美。唐代(公元618-907年)时白鹿洞书院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当时还没有书院名称。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由李善道为洞主,执掌教授,置田聚徒,成为讲学和藏书之所。“四方之士受业而…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开始于宋代。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学院。唐朝末年,战事频繁,许多学校荒废,不少学者前往白鹿洞教书讲学。到南唐升元中(公元937——942年),这里正式建为“庐山国学”。当时,哲学家与教育家朱熹镇守南康(今庐山脚下星子县),由于他的再三请求,最后经宋孝宗批准,创立了白鹿洞书院,时为公元1179年。它与“睢阳”、“石鼓”、“岳麓”(又说岳麓、应天、嵩阳或石鼓)并  相似文献   

9.
关于郭祥正与其所作《白鹿洞书堂记》的补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白鹿洞书院志书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初(1008),临江军新淦县人,直史馆孙冕请将白鹿洞为其“归老之地”。此事得到真宗赵恒的恩准。孙冕又在外游宦多年,他尚未到达白鹿洞就死了。他的后人只得将他的遗体埋葬在白鹿洞书院附近的山坡上。从此之后,白鹿洞成为孙氏私产。皇五年(1053)孙冕之子,比部郎中孙琛又重建白鹿洞书院。他建屋十间,以便子弟居住和读书,同时还接待前来求学的各地士子,供给膳食。孙琛将这里定名为:“白鹿洞之书堂”。当涂人郭祥正(1035-1113)为此写了一篇《白鹿洞书堂记》。这篇记文是白鹿洞书院历史上第一篇记文…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居重要地位,起过重大的作用。书院初为私人读书治学之地,而后才逐渐发展成为聚徒讲学的地方。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组织,一般认为是始于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所建的白鹿洞学馆。北宋初年,书院正式  相似文献   

11.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南宋江西婺源人。他于19岁中进士后,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做过十年的地方官,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他的学说与思想影响了后世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并波及海内外,至今未已。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冬,他重修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子,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早在唐代九江就出现了书院的最初形态,民间讲学授徒、传播文化的活动已相当活跃。白鹿洞原是唐代李渤隐居求学之地。…  相似文献   

12.
南宋时期,书院大盛。这个时期的书院有两大特点,其一,书院与理学家讲学发生了密切关系,如白鹿洞书院是朱熹讲学之地,象山书院是陆九渊讲学之地;其二,若干书院除进行讲习外,还成为纪念理学大师的所在。例如婺源的紫阳书院是纪念朱熹的,鹅湖书院的建立则是为了纪念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陆九龄等人的“鹅湖之会”。 鹅湖书院建在铅山县的鹅湖山麓。鹅湖山距县城十五里左右,它东望怀玉、西瞰象山,风景秀丽。山上有湖,相传晋朝有一位姓龚的人曾经在此养鹅。因此,后人名之为鹅湖山。 “鹅湖之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当时南宋统治者面临着民族的危机和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向统治者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3.
书院教学,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聚徒讲学为目的的书院始于南唐升元四年(940)李渤建立的白鹿洞学馆,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诏令废除书院制度为止,共历961年.由于一部分层次较高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结构成份,我们在追溯中国古代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时,应该对书院藏书进行专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初始动机是要将其办成官学,①这既与理学书院长期在野讲学得不到朝廷政治认可有关,更与有宋书院官学化的"主动"特征相关联。文章以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为蓝本,分析了朱熹将书院主动"官学化"的政治因素和政体原因。得出了追寻政治上的"教化权力"与"治统"、"道统"形式上分立,本质上却高度和合的政体文化背景是宋朝书院官学化和朱熹欲将白鹿书院"官学化"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明代著名理学家、书院教育家胡居仁曾两任白鹿洞书院洞主,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白鹿洞书院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胡居仁首任白鹿洞书院洞主的时间各种论著意见不一,以成化三年和成化四年为多。从胡居仁的父亲于成化二年辞世,成化三年胡居仁尚在丁忧守制的史实来看,胡居仁首任白鹿洞书院洞主的时间应为成化四年,十三年后(成化十六年)他再次担任白鹿洞书院洞主一职。  相似文献   

16.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应天府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因其成立较早,为州县置学之始,居"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时期的后晋。商丘虞城学者杨悫,热心教育,聚徒讲学  相似文献   

17.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宋初,其时曾得到朝廷敕赐,但规模尚小,生徒不多,办学时间甚短,影响亦有限。白鹿洞书院成为海内最著名书院,实自朱熹兴复始。一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三月朱熹以秘书郎差知南康军来南康,不久即出榜征询有关白鹿洞书院遗址等情。同年秋,朱熹亲自察看了长期废坏的白鹿洞书院遗址,决定加以修复。随即发谍分派军学教授和星子知县筹措兴复诸事。  相似文献   

18.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白鹿洞书院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具有如下特点:升堂讲学的教学方法,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精研细读、切己体察)。这些经验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江西余干籍右丞相赵汝愚及其从弟赵汝靓创办的东山书院,在赵汝愚好友朱熹的亲临讲学与大力协助下,文风日盛,培养和熏陶了诸如柴元裕、饶鲁、谢枋得、胡居仁等一代又一代的理学名人与乡贤。东山书院虽曾多次遭毁,但始终发展并延续了下来,成为齐名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的江西古代著名书院。虽然近现代其关注度和影响力不及这三所书院,但其曾经的辉煌却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